知荣明耻的最终目标,是要塑造健康理想的人格,培养人们 的高尚道德。因此,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现实有效的途 径就是以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结合我国 当前社会人格道德状况的实际,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抓起, 在人们的心中打好引领社会积极向上的人格道德基础。
2人格基础教育 所谓人格,指的是人们作为独立主体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与综合本质。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理解为由人的 心理、气质、生活习惯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德育 为人格之本和中坚。人格与人的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也与特 定的文化民族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 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 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人格既有先天性,更有后天性。既有 统一性和稳定性,又有分化性和可变性。
荣辱观是人们进行人格道德约束和评判的重要手段和 标准。“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等知荣明耻的人格道德格言,在 提高人们的人格道德修养和人格道德素质,维护社会道德秩 序和社会稳定方面,世世代代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知荣明 耻既是维护道德的防线,也是一种精神动力。欧阳修认为,廉 耻是“立人之大节。”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永无耻矣;
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陈寅恪说:“士大夫无耻,是为国 耻”。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之 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 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永远没有办法治理他们, 那么天下一定大乱”。人格基础教育与养成,一般包括这样 几方面内容:一是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日常行 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 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是对养 成良好习惯的要求,它通常表现出人的外观魅力。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这是中国国格、中华民族风格的魅力。“西 方立国在宗教,东方立国在人伦”,西方人敬畏上帝,中国人 敬畏历史。前者的敬畏感由宗教意识维系,后者的敬畏感由 历史意识维系。
民族耻辱感还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基本动力之 一,历史上的无数仁人志士,能够在国难当头时以身殉国,就 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耻辱感的表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等 等,这就是孔子讲的“知耻近乎勇”;二是生活方式的养成。
包括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要求等。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 成是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应当教育人们养成 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 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健康向上同样体现出人 格的特质。“东亚病夫”是对中国国格、中华民族风格以及 中国人人格的贬抑;三是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 向心理的养成问题。一般说来,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 事物,但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 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 倾向教育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在 心理倾向上,还要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 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 合起来;四是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 的人际关系,更不是所谓的“关系学”,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也就是不 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 可分为和谐习性和对抗习性两种,和谐习性主要表现是善于 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对抗习性主要表现是 争夺、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一 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目标, 对抗只能是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我们在主 张张扬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共性,多了些自负,少了些 宽容。任何力量都只有在此消彼长下才能融合,只有在互相 谦让中才能得到交流。
3道德基础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一直强调道德教化。这种“德性文化”同 专制政治结为一体衍生出一套伦理规范,使人面对的不是一 个与他平等的人,而是一组一组的人伦关系。至于个人的道 德修养,则诉诸向内自省,并谋求自我净化。关于道德,历来 有各种定义和认识,但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即道德是一种 关涉人世的、与每个人的人生相关的范畴。通俗说来,就是 如何做人的道理。道德教育历来是中国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只要人的形成、发展作为一种过程事实存在,只要“为人之 事”无法缺失地存在,道德教育就必定存在。从这个角度上 讲,道德与道德教育属于人类生活的永恒范畴。孔子曾经多 次强调:“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风必偃”的说法,意在强调领导者的德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实践证明,“上行下效”;“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 “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 则利克义”,“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 可见,只有上上下下共同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才能促 成健康向上、知荣明耻社会风气的形成。当前道德基础教育 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
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 “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 德”。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与经济改革并行而面 临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道德领域的尖锐挑战,亟待解决 的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道德 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最基本的第一层面是以“诚实守信” 为核心的“为人之德”。这是每个人终生都应坚守的基本道 德规范。自古以来“诚”与“信”一直是中国公认的道德信 条。之所以把其放在“为人之德”的基础核心地位,一是从 社会层面看,在经济体制转型尚不完全到位的背景下,种种 为求高利、图暴富的违法、缺德行为大量滋生。道德失范最 普遍的手段是欺骗,道德感的丧失最突出的表现是信用感的 丧失,信用是以历史为载体的,是有历史品格的。二是从个人 角度看,诚实守信,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它是孕育 其他道德行为并融入社会的基础,是预防邪恶私欲恶性膨胀的“保护神”。诚实,是对他人人格的信任,是平等待人、人 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
守信,是对自己承诺的践行,也是约定、协议能否转换为 行为、实践的开端;道德基础教育核心内容的第二个层面是 “责任心”,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行事”之德。如果说诚 信作为一种坚守的道德力量,那么“负责”就是一种生产性 的道德力量。在这种负责行事过程中,也就提升了人的社会 意识;道德基础教育核心内容的第三个层面是“爱国”。虽 然属于“处世”的范畴,但从更高的视角看,它一方面反映了 个体与民族、与国家的生存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公民的 起码道德;道德基础教育核心内容的第四个层面是追求自我 完善的“立身”之德。人作为有意识和逐渐生成自我意识的 生命体,又时时要做出如何生的抉择。在教育中,善待生命, 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应成为“善”的教育的始端, 是“立身”之德的下限。人格与道德是统一的主客体,是密 切相关的孪生并体。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
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人格状态与道德状态 是原始和成熟阶段性的表现,又是创造道德的主体,二者的 取向完全一致,浑然一体。
4人格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创新 关于人格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创新,总的趋势是在择优继 承的基础上,加大赋予时代新意的创新力度。其中包括上至 伦理哲学中的新的儒家学派,下至为青少年编制新的“三字经”,其中也涵盖着忠孝,并赋予新的理解。在文化市场上, 曾国藩家书、朱熹治家格言等历史名人的道德言教等古训通 俗读本,阐述老、庄、孔、孟、佛、道等有关人生哲学著作 的不断出版,其实也是对新儒家学派思潮的呼应。儒家的价 值观念,在中国人文精神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这种价值观念 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为主导(儒家),以功利(墨 家)和权力(法家)为两翼,以自然取向(道家)为补充,以群己 和谐、天人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的多元取向体系。主要表现 在:人贵于物,德高于智,理贵于俗,大公无私。中华传统美德 具有生生不息、历史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 源。岳飞、文天祥、屈原等尽忠报国的事迹,充满忠君色彩。
皇帝及其神圣感早已不复存在,可当代人为什么还为之感动 不已呢?就是因为从忠君意识中领悟到另一种与时俱进的崇 高精神,存在着一个超越皇权的“道”。关键是能否引导人 们冲出封建传统视野,结合时代特色而真正理解人格道德的 新意。贴近传统易于长者接受,贴近时代易于少者吸纳。应 当指出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画蛇 添足,而是画龙点睛。一讲荣辱观就误认为要回归古代的儒 家思想,把“义”当作区别荣辱观的唯一标准,或者要搞一个 “新儒学”的荣辱观,这是不对的。荣辱观是社会价值的导 向,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同性质社会的荣辱 观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 他自己的荣辱观。”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就指出:“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反映,不同的阶级有 不同的道德观,这就是我们的善恶论。”(《毛泽东选集》第 三卷第84页)。金钱的占有及其数量的多寡,决定了人的社会 地位的高低,这是资本主义荣辱观的标准。
与此根本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是否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以是否符合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要求, 作为衡量人民群众、特别是共产党员荣辱观的标准。改革开 放以来,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客观上不由 使人格道德由精神追求向“物质利益”倾斜,其合理之处在 于反映了社会世俗化的走向,也是大众文化在人格道德领域 中的折射。把人格道德的基础过分集中于经济与利益上,既 具有“矫枉”的价值,又含有“过正”的危险。尽管从总体 上说经济人格社会比政治人格社会是一个进步,但伴其而生 的与基本人格道德准则相悖离的种种恶端也影响了社会的 稳定和发展,对经济本身也导致了交换障碍和道德败坏。当 前人格道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以德性和德行为标志 的“义荣”,一定要打垮以财富和地位为标志的“势荣”。
“势者升官,利者发财”是庸俗人的价值追求。儒家也并非 一概反对追求富贵,而是反对牺牲人格的价值而追求富贵的 行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 •里人》)。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道德的价值、人格的价值远远高于世间富贵的价值。荣辱观的倒置必 然带来社会心态的失衡,这将给青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偏 重工具性文化素质,轻视观念性文化素质。突出表现为能力 追求、成绩追求与德行追求之间的失衡。返本开新,是当代 新儒家学派叫得最响的一个口号。用现代语言表述,即由返 回道德修养开出社会的现代化。由传统到现代是一个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一般分为常德、美德、盛德三个层次。
常德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必须和应当遵守的 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或者说是社会公德,属于道德体系中的 低层次,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通用性。常德的含义可以用“利 人利己,互惠互利”来概括;美德是常德的提高,属于道德体 系中的中间层次。美德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道德状况的主 流、主体。美德的含义,可以用“先人后己”、“先公后私” 来概括;盛德是美德的升华,属于道德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它 的含义可以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概括。这种盛德是 带有共产主义道德萌芽的通向未来社会的崇高道德规范,具 有导向的性质,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必须用盛德的标准要求 自己。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迁。人格意识和道德规范必须 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舍弃、调整与创新。当然,这并不是用同 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是要求每个人在认识今日 之不足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 人格道德基础教育就在于不断地有效地提升人格道德的层 次,用发展性的生命去创造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 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 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 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常抓不懈,锲而不舍,使社会主义 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