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类药物种类 1.1天然青霉素: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V,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菌属。
1.2氨基青霉素类: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巴氨西林、匹氨西林 等。这一组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菌以及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 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流感杆菌等。
1.3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包括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苯唑西林、氟 氯西林、甲氧西林、萘夫西林等。本组青霉素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属亦有良 好作用。
1.4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包括羧苄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替 卡西林等。本组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天然青霉素或氨基青霉素为差,但对 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活性。
2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性机制 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性有三种主要机制:①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使青霉素类水解灭活;
②细菌体内青霉素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发生改 变;
③细胞壁对青霉素类的渗透性减低。其中以第一种机制最为常见,也最重要。
青霉素类抗生素水溶性好,半衰期大多不超过2h,主要经肾排出,多 数品种可经血液透析清除。各种品种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于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 有重要参考价值[2]。按我国卫生部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 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3放置时间对药物的影响 青霉素类抗生素应现配现用。青霉素类在不稳定的水溶液中可加速分 解,放置时间过久,还易产生致敏物质,导致变态反应,是极不安全的[3]。
另外有许多微生物对青霉素类不敏感,并产生青霉素酶破坏青霉素,导致药效降 低。故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要现用现配。
4青霉素类做到分次配制,分次输入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杀菌性抗生素,它在细菌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 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较明显,而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较小, 所以应用时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高血药浓度,对于这类药物,长 时间维持一定药浓度是不必要的,而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则对治疗有利, 使用时,应将日用量分3~4次加入少量液体中做间歇快速滴注。但临床上仍为每 日1次,将1日用量溶于较多量的液体中做缓慢滴注。
5溶媒的选择 青霉素G最适pH值是6.0~6.5。5%或10%葡萄糖溶液pH为3.2~5.5;
0.9%氯化钠或林格液pH为4.7~7.0。实验证明,将1g氨苄青霉素分别溶于500ml 的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中,在同样条件下测得残存效价分别为86.5%、 99.6%。故青霉素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较稳定,有效期大于8h,可见0.9%氯化 钠溶液应为首选溶媒。
6与其他药物的不合理联用 6.1与氨基糖苷类联用:青霉素类与庆大霉素虽在药物上是协同作用, 但青霉素类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与庆大霉素分子中的糖氨基发生联系,生成无活 性的氨基酰胺化合物,使庆大霉素的半衰期缩短和血药浓度降低[4],而在更 多情况下,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则由于不必要地联用链霉素引起。此外青 霉素类与庆大霉素、链霉素联用,还可增加其毒性,故在临床上一般不宜联用。
6.2与碱性药物合用:因为青霉素为不稳定的酸,在碱性溶液中可加 速其分解,致使药效减弱或消失。
6.3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及磺胺类等抑菌药同用:因青霉素是杀菌剂,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及磺胺类合用会降低 药效甚至无效。
6.4与维生素C配用:因维生素C是还原剂,易将青霉素分解而致失效。
7不良反应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变态反 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常见者为皮肤反应,表现 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 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 亡。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用药,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才能实现用药 的真正目的,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治疗作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