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分制;
选课制;
本科班导师;
1、引言 实行学分制起源于选课机制,而选课机制又是学分制的 核心中的核心。学分制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实施理论、实验、 实践相结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推素质教育教学 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实施。
2、选课机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受到传统的学年制因素的影响,当代先进的教 学观念和针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高标准创新型人才的功能, 并并没有得完全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有:
2.1选课自由自由空间纯在局限性,学生不能做到完整 意义上的个性化选课,束缚了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没有足够的 课程科目提供给学生来选择,尤其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实 验、实践的选修课程明显不够充足。于此同时,还受到传统 的教学计划所限定的排课、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生个性化选课的灵活度降低。2.2对于学生角度来讲,传统的选课缺乏合理的指导机 制,学生大部分选课存在着盲目性,限定了学生个性化选课 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大量学生产生避难就易、避 繁就简、避深就浅的心理,出现了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为了 达到学分要求,拼凑了很多体育课程来达到学分要求。从选 择教师角度来讲,由于学生很大可能选择那些对于教学质量 宽松、对于教学不负责任"的教师讲授的课程,这违背了治 学从严、教学从精、认真负责的原则。对于好的教师也造成 了打击。这是缺乏合理的引导机制造成的。
2.3教学资源不足,无法保证开出数量足够,教师资源, 教室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部分个性化课程无法安排,所以导 致课程多元化、个性化的效果无法达到要求。
3、改进并完善选课机制的方法及策略 3.1完善班导师制,对学生选课实行科学合理的选课指 导。一是加强专业选修课班导师本身的学习工作,要求班导 师本身要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掌握和细致的研究,并能做 到及时为学生做到科学的选课指导。二是委托各个教学单位, 构建一支责任心强、经验足、有梯队的选修课教师队伍,在 选课前组织专场选课指导宣讲会,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 点和个人的兴趣及爱好,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选课,指 导好学生学习进程。班导师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 理能力,还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个性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导师的科学、专业、合理的指导下发挥 作用,从而尽量避免学生处理选课中存在的问题【1】。
3.2加强师资力量大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的扩充课程 数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的不足,从而严重 影响了选课制实施,须充分探索、合理的发挥现有教师资源 的可用性。一在数量上要保证有足够的教师、开出足够的课 程【2】。可以采取各种科学的方法引进校内外优秀人材充 实教材队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知名学者走进讲堂。二鼓 励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多了解与 自己相关专业和交叉专业的课程。选课制在更高的水平上对 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要有所 突破和创新,同时教师也要掌握所授课程的前沿知识和相关 专业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再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 活动和继续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 质量【4】。
3.3建立完整的学生选择教师机制,在提高选修课程的 教学质量前提下,使学生对教师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 其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的评价,给教师之间造成了两性的竞 争机制,潜移默化的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
这种竞争带来压力的大环境将传递给每一个教师,很大程度 上促进教师转变"不负责、不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不管成果 好坏的"的思想观念,提倡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考试出题的十道题,由全班每 人出一道题中抽取的一部分,这样提高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 学习的能力,也带来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3.4改进和完善选课制管理办法,为学生选课提供实时 高校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在选课机制管理过程当中,采用选课 系统对学生选课及选课信息的处理,学生选课过程的各个阶 段控制、统计出选课人数,分析出选课结果,超过选课上限 要求时产生随机条件,然学生抽签减少了手工劳动的工作量 大,时限要求高等难度【3】。为保网络选课工作顺利进行, 除加选课系统功能拓展外,还可尝试采取权重选课制或三轮 选课制。权重选课制,即选课前由系统发放一定的选课点, 学生可任选三门,并按照意愿强烈程度给予选课点,按选课 点多少完成选课。第一轮为筛选,任何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 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无名额限制,无先后顺序;
第二轮采用 优先制,第一轮未选上或落选的学生,在本轮继续完成选课, 先选先得,学生也可以第一轮所选课程进行调整【4】。
3.5逐步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方教学管理权限,实 行高校共同体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政策,按学分收费、提前 修满应修学分后提前办理毕业证等相关优等政策,要进一步 确立开放式办学意识,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来充实办学力量, 积极研究和探讨合理的学科课程平台,使学生有更多选择优 质教育资源来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1]林玉华.高校选修制存在的问题目与对策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 [2]孙百鸣,郭清兰,等.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 学管理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