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教师节 > 溥来熙现况 [中国体校生的就业现况及期望调查分析]

溥来熙现况 [中国体校生的就业现况及期望调查分析]

来源:教师节 时间:2019-11-03 08:00:30 点击:

中国体校生的就业现况及期望调查分析

中国体校生的就业现况及期望调查分析 中国体校生的就业现况及期望调查分析范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是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 的焦点之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 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计划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双 向选择”和“自主择业”[1]。据统计,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 至今,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每年增幅在10%以 上,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

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情况下,大量的毕业生人数涌入求 职市场,势必导致就业压力逐年的增大。体育专业人才市场 供大于求的现象更为严重,仅是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 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名最后[2,3]。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 专业中唯一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其它专业既有其 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就业期望与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影响体育教育专 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宏观调控、 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和江西等11 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2007届302人(男243, 女59)、2008届315人(男238,女77)和2009届321人(男261,女60)共计938人,以及广东、上海、北京、江西、湖北、湖南、 山东、浙江、广西、海南等10个省市的105个用人单位作为 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 文件、专著、论文、报道等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力求从中得 到启发和借鉴。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两份问卷,每份调查指标25项,经专业评价筛选, 第一份发给毕业生的问卷设立21项指标,第二份发给用人单 位的问卷设立19项指标作为调查内容。第一份问卷共发放 1000份,回收966份,有效问卷938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第二份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问卷779份,有效问卷734份, 有效回收率为91•75%。

1•2•3访谈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个人专访、人才招聘会、电话 了解华东地区部分人事部门负责人,获取相关信息100余条。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 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就业状况2•1•1社会需求现状 把近三年对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主要来源有来电来函, 省、校供需见面会、招聘会上的需求信息)作尽可能完整的 统计(图1),图1显示,从整个就业行业来看,教育系统仍然是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 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在经济转型与市场 转轨的宏观背景下,建立在经济发展平台之上的新兴交叉学 科体育教育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就全国中小 学体育教师缺口而言,与广大城镇和农村中小学不同,城市 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饱和。相对于公务员和选调、选聘而言, 中小企业的门槛要比公务员和选调、选聘低,岗位要求的种 类多,总需求量大。加上近几年有些单位不公开对外招聘,仅 限招聘本地生源。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农村和 基层中小学校、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相对比较旺盛, 尤其对于师范类体育教育毕业生而言,主要需求为中小学体 育师资,学校需求量最大,是接受毕业生的主要渠道。

2•1•2毕业生的就业期望 为了了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我们列出了 可供毕业生选择的5种就业目标,每个学生将自己期望从事 的职业按期望高低顺序排列(图2)。从图2可以看出,毕业生 最想从事前3类的就业目标分别为:公务员和选调、选聘及学 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虽然是为中小学校培养体育师 资,但毕业生并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牢固地定位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其就业期望呈多元化趋势,排在第1位、第2位的公 务员和选调、选聘,由于其丰厚的职业报酬和受传统观念“铁 饭碗”稳定的影响,不少毕业生将其定为自己就业期望的首 选。学校体育教师的报酬虽然并不比企业职员丰厚,但绝大 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了学校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主要是因为 学校待遇收入相对稳定,工作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收入有保 障,而且国家的政策也在对教育行业倾斜,从长远看来其职 业前景要比在企业好且专业对口,学有所用也是其考虑的因 素。

2•1•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 在人才招聘会上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用人单位都希望 招聘到“德才兼备”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生的敬业 精神是被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他们理解的“敬业精 神”,就是要看这个人坐不坐得住,静不静下心干事业,再有 能力、再有水平的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情又浮躁,什么事 情也干不好。其次,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踏实肯干、刻 苦勤奋、甘于奉献的精神。再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看重的 是“业务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两方面决 定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业绩和表现。

2•1•4初次就业状况 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即载止6月底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 位签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一般而言,学校对 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以初次就业为准。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初次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30%~50%为就业 困难,50%~70%为基本正常,70%以上属于正常[3,4]。近三年 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6•82%、 70•16%、60•75%(表1),平均为69•24%,就业形势属于基本 正常,但近三届的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2009届毕业生初次 就业率最低,处在70%以下。从统计数据看,2009届毕业生初 次就业率已经很低了,但实际上可能还会比统计数据低,这 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预计2010届华东地区体 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将更低,毕业生将承受更大的 就业压力。

2•1•5年终就业状况 年终就业是从根本上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准确指标。

对2007-2009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得知,在学校就 业的三届毕业生分别为60•27%、50•79%、42•06%(表2), 平均超过50%以上,位于年终就业率之首位,这主要是因为教 师职业收入有保障,工作环境较好,压力较小,是较多毕业生 青睐的职业。而年终就业选择在企业的三届毕业生平均达22 •04%,是因为企业职位多、工种多,用工方式灵活,发展空间 也大,待遇相对教师职业来说也不错,所以再次择业选择企 业的人数相对较多。在其他领域就业的毕业生要超过公务员 和选调、选聘,则是因为公务员每年招考的人数和条件有限 制,门槛高,难度也大,所以进的人数非常有限,而选调、选聘 的招聘工作在当年6月底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已结束,因此,在年终就业率与初次就业率统计表中选调、选聘的数据没有变 化。

2•1•62007-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者对职业的满意 程度 2009届的毕业生对初次就业选择的职业满意程度要低 于2008届、2007届的毕业生(表3)。可见,不同届毕业生对初 次就业选择的职业的总体满意程度呈现出很大差异。从教育 部对2007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统计数据来 看,三年增加了116万人,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增长。随着毕业 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可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 位呈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由于选择余地的不断增大,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当前就业市 场为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绝大部分毕业生只能从实际出发, 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牺牲自己的理想。

2•2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落差的因素 2•2•1毕业生自我期望值过高,就业目标意识茫然目 前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不费吹 灰之力,轻而易举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 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教育 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 位,很少考虑亟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盲目追求公务员 和选调、选聘等热门职业,而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农村和基层 等偏远地区学校却不屑一顾,“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致使就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有专家通过调查 得出社会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为:农村→城镇→城市需求值逐 级减少,且小学→中学→大学需求值也呈同一趋势,需求值 分别为0•81、0•51、0•16,从中反映出城市学校对体育教 师的需求已近饱和,城镇学校也日趋饱和,而农村及偏远地 区学校尚处“空缺”或“待补”状态[5,6]。

2•2•2就业市场不规范,人才需求信息不畅通宽松的 就业市场和畅通的就业信息服务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和 保证[7]。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 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还很滞后。如:建立相应的各项配套措施 和制度,减少就业中的不正之风,从政策上为毕业生求职择 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条件;针对就业工作存在的 问题,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就业法规建设,把 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 资源;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排除 不正之风对毕业生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竞争体制和就业氛围 等,这些就业市场运作机制,目前尚未健全,导致毕业生就业 面狭窄,人才需求信息不畅通,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顺利就 业。

2•2•3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偏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高等体育教育 体制弊端,也日益凸现出来。我国体育院系的课程体系导致 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 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毕业生择业时的困难 处境。任海教授曾指出:目前,体育院系的课程体系中,在课 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表现为一般 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窄。现行课程结构要素配置的特征是:重 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 的竞技运动项目轻非竞技类的体育项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 培养,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重课程深度轻广度,重必修课 轻选修课[8]。教育以及社会的需求使得许多体育专业大学 生不能走自己的体育专业的道路,而是从事别的行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 增长,许多综合性大学以前没有体育专业,现在也开设了体 育专业,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基数过大,这是体育专业毕业 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受传统就业思想观念的影响, 未能适时调整就业目标,就业期望仍然过高,盲目追求就职 于大城市、机关事业部门,而面向农村和基层中小学校、中 小企业意识较为薄弱,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3)劳动人事部门的就业制度不健全,用人单位的市场就 业机制不完善,以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办学质量不高,导致毕业生总体质量下降,是削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3•2建议 1)加强对毕业生的全程就业指导。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 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 同任务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 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培养;三年 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四 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 体系。

2)鼓励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随着 我国创业环境的日益成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理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 业。同时,有关部门要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鼓励、帮 助和扶持自主创业,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开拓新途径。

3)必要的就业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目前, 农村和基层学校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不是很好,政府可 采取倾斜政策,优待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及西 部等偏远地区就业,从宏观上进行政策引导,发挥调控作用, 则可以大大改善就业难的现状。

4)健全就业市场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人力资源效率。

要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效运行,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 络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建立学校―――城市人才交流中 心―――用人单位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缩短求职时间,拓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畅通渠道。

5)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建议体育院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时,应注重学生的知 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加强课程建设,增设一些应 用型课程,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全面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体育 人才的需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