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教师节 > 医学院校 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研究

医学院校 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研究

来源:教师节 时间:2019-10-27 07:58:07 点击:

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研究

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研究 医学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探索 新时期做好医学生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从源头抓起,为医德 医风建设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摘 要:
医学生;
德育;
医德医风 无德不成医,医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医技 再精湛也不能称其为良医[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明确指出,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学 生作为医疗战线的后备军,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医 德医风的好坏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健康、关乎国家卫生 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找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 的着力点,从医学生抓起,努力做好医德医风教育。努力使 医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养成高尚的医德 修养,这是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 构建全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一、积极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医学学习周期长、医学知识专业性强且枯燥单调,可能 诱发学生产生心理困惑,精神焦虑,适应不良等诸多心理问 题。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格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有对学生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才能真正使德育工作达到较好效果。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应该 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整个德育过程中。搭建一个课内与课外、服务与咨询、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 育平台,针对医学生的实际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帮 助他们处理学习成才、就业创业、感情生活中遇到的种问题,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

二、大力开展富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 径,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生动形式和重要 内容。医学院校应该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富有 医学特色的实践活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实 践活动,另一方面要着重开展如社区卫生志愿服务、暑期医 疗下乡、医疗法规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等一系列结合医学生 实际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零距离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树立关 爱病人、尊重病患的理念,深切体会医疗服务事业的神圣与 崇高,从而提高他们的医德修养与奉献精神,集体主义和团 队合作精神,让医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与社会的互 动中感悟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自己肩负的责任[2]。

三、建设具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隐性德育功能,探索建设具有医学 特色的校园文化,寓医德医风教育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成 为当前医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一) 打造医学特色校园物质文化。校园文化存在于 校园的物质空间中,因此医学院校环境建设应该突出医学教育的特色,要充分挖掘包括 校园建筑甚至校园一草一木等各种空间资源,布置名医雕塑、 张贴医家名言,营造圣洁的医学殿堂氛围。还可以通过宣传 橱窗、网站、校报等载体立体展示医药特色校园文化。

(二) 营造医学特色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 文化的核心所在。它包括师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行为 准则和精神风貌等等。医学院校可以通过校史校训、医学生 宣誓、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等途径营造具有医学特色的校园 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医从医的热情,教育他们牢记使命, 树立救死扶伤、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

四、注重利用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增强德育工作时效性 近年来一些波及面广、扩散迅猛、危及公众生命健康的 重大卫生事件如非典(SARS)、禽流感、甲流(H1N1)等频 频突发。面对传染性极强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肆虐病毒,许 多医务人员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坚守在救死扶 伤的第一线。体现出爱岗敬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崇高 医德风范。

五、强化多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 要充分挖掘和强化多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政治理论课 和思想品德课是当代医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医学专业教育也 要把道育贯穿其中,授医学之业,传医德之道。医学伦理学 要充分发挥伦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优势引导医学生从伦 理学层面更深刻地理解医德医风的内涵。此外要通过美育培养医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身美化、塑造 完美人格和提升自我人文素质的目的。总之做好医学生的德 育工作,需要多个学科从多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渗透。政 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医学专业课、医学伦理学、卫生法 学、美学、艺术学、文学、音乐等等学科与课程都应参与到 德育中来。

[1]钟茜.关于医科大学生加强医德教育的思考[ J ].卫 生职业教育, 2005,17 (9):7-8. [2]冯萱.社会实践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 ].医 学教育, 2001,4(2):11-12. 参考文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