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实际上,长期以来, 我们并没有让分数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它的作用,一般我们只 关注高考、中考、期末考试以及单元测试的结果,而忽视了 学生平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 工。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教学起来 就会得心应手,教学质量就会提高。
能不能也用分数来引导、约束学生平时的行为,促进学 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教育规划纲要》第三十三条讲 到:“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评 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对此,笔者在2013年秋季学期对所教班级的评价标准上做了 一个大胆的尝试。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笔者发现,原来让 老师头疼的班级不见了,原来老师们都怕接这个班,因为这 个班的学生基础差、多数学生不爱交作业、即使交也是敷衍, 经常有人迟到、旷课,学习完全没有主动性。自从实行评价 试改以来,没有哪次作业交不齐的,早上学生一到学校就会 主动拿书来早读,中午学生自己会安排时间来学习,每次作 业都能认真完成,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班集体完全变了样。
在这个学期里,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日积月累悬赏激励卡耐基金言:“要做成事的办法,是激起竞争,不是勾 心斗角的竞争,而是互相取胜的欲望。” 自古以来,激起竞争的办法离不开奖励。在此,我们打 破了只看期终考试成绩而颁奖的常规,规定了学期学习奖的 颁发办法是:用平时的总积分加上期末考试得分,然后用总 分排名,总分排在前几位的学生可以获奖。那么,平时有哪 些积分项目呢?都是一些教学的常规训练,比如:数学练习、 早读情况、数学作业等等。我们规定:每人每天有一分的基 础分,迟到减一分;
不早读减一分;
不按时交数学作业减一 分;
数学作业不及格减一分。答对一个练习题加一分;
数学 作业全对加一分;
数学单元测验不及格减一分;
80——89加 一分;
90以上加二分。每个星期我都会发给班长一张《日常 积分表》,每次加减分都由班长一个人操作。如此一来,成 绩好的学生平时就不敢怠慢了,必定会分毫必争。
但是,这样做只能是激励到基础好的那部分学生,基础 差的学生会想:“无论怎么努力,我都不会获奖的,何苦呢?” 二、利益捆绑团结协作 为了能够激起每个学生的竞争意识,打消一部分学生的 消极思想,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实力差不多。把 小组里每个学生的总积分加起来,就是小组总积分,我们对 总积分最高的小组要予以奖励。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认 真、按时地完成每一次作业,因为自己一个人加一分等于是 给小组争得一分,自己减一分等于是给小组丢掉一分。以前,笔者常常因为那些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 生焦头烂额,少不了严厉的批评,批评多了,反而觉得自己 与学生越来越疏远了。这下好了,把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能给自己的小组争得一分而奋进。无论怎 么样,老师的批评没有同学间的批评更具亲和力,老师的表 扬没有同学间的表扬更具鼓动性。
自从实施该改革以来,基本上每次作业都交齐,每次作 业的质量也很高。这样一来,既鞭策了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 又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借分还分鞭策进步 为了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笔者还建立了借分、 还分制度。
制度规定:测验不及格的同学可以向本组同学借分,使 自己的分数能够及格,以至于自己的积分不被扣,但是必须 在下次测验要把分数还给人家,同时自己不能再借,所借分 数不能超过5分。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为了使自己的小组总积分能够战胜 其他小组而努力。如果哪个学生的分数不及格,就被扣掉一 分,就意味着自己的小组被扣掉一分,为了使自己的小组不 被扣分,可向本组里分数高的同学借分。借分之后,为了能 在下次测验中把分数还清,就只能更加发奋学习。
符合“借分资格”的情况是:卷面分距及格分数5分以 内的可以借分,卷面分距80分和90分在5分以内的也可以借分。这是看了苏军著的《一个记者的教育视野》当中说的上 海蓬二小学的“借分制”突发的灵感。
反思这一评价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
1、教师与高度责任感。因为,分数已经细化,加分和 减分都要有一定的标准。教师要不厌其烦,每一分都不能有 半点马虎。
2、教师一定要说话算话,只有教师说话讲信用,学生 才把评价体制改革当回事,才会认真对待,“商鞅变法”就 是一个例子。
3、教师要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差生跟上集体,不 要让差生有消极思想,这样会影响改革的效率,我们可以针 对性的开展一些活动,给差生加分,也可以用加进步分的办 法激励他们等等。
4、教师要勤快。每过一个星期,要把个人和小组的积 分情况公布,让学生心里有个底,知道自己的差距,教师要 及时表扬积分高的学生和小组,帮助学生找原因。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深感肩负重任,我们要奋发图强,为教育领域开创一片新天地,不负国家和人民寄予的 厚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