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少年读书于长白山僧舍的时候,范仲淹每天只 熬一锅粥。待到第二天粥凝固成饼后,他便用刀将“粥饼”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 块,就着十数根咸菜,权当饭食。范仲淹幼时发奋于贫穷中的这段经历,不仅给 后人留下一个“断齑画粥”的故事,也使范仲淹终生体恤穷人的疾苦。
身居高官之后,范仲淹虽然薪俸丰厚,却依然勤俭。他把自己积攒下 的大量家财拿出来,在家乡苏州郊外的吴、长两县购买土地近千亩,以地力所得 救济当地的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这千亩田地因此被人们誉为“义田”。
当地凡有人家婚丧嫁娶,范仲淹都会拿出钱来资助。对于鳏寡孤独之人,范仲淹 还会定期给予周济。范仲淹的家乡因而也被人们称作“义庄”。
除了扶贫济困,范仲淹还非常热心于赞助苏州的教育事业。《范文正 公全集》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苏州南园购得 一处草木葱茏,溪水环绕的好地。原本范仲淹是想在此建设自家的住宅。当房屋 建好后,范仲淹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先生探查了一番,连夸此地风水好,称若久 居此处“必踵生公卿”,也就是说范家住在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显贵。范仲淹 听后却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我家独享此 处的富贵,不如让普天下的人都能来这里读书,这岂不是能出更多的贵人)。于 是范仲淹毫不犹豫的将房地献出,奏请朝廷批准设立了苏州学文庙,以期培养出 更多的人才。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当地富户纷纷效仿。
据说“吴学”日后的兴盛即得益于此,并有了“苏学天下第一”的说法。
古代爱心故事 乞讨兴学,瑰行奇节:武训 武训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颂的乞丐,他曾用乞讨兴学的义举, 为后世留下了又一个有关中国仁善精神的传奇。武训,原名武七,清末山东堂邑人,自小家境贫穷,三岁丧父,故幼 时起便以乞讨度日。每次讨来食物,武七都先侍奉母亲,因而被称为“孝乞”。七 岁的时候,武七的母亲也去世了。此后,武七便一边乞讨一边为富人家做工。由 于不识字,武七曾被一个雇主骗去工钱。这让武七决心兴办义学。为了积攒办学 的费用,武七白天在街市上乞讨时不惜以丑态哗众以获施舍,晚上则为人纺织麻 线挣取佣金。
几年过后,武七攒够了六千文钱。一天,他来到当地一个富人家,跪 在门外要见主人。这家主人让仆人用钱把武七打发走,不料武七却说:“若见不 到主人,我就在这里长跪不起。”主人无奈,只好来见武七。武七说:“乞丐武七 有求于贵人,请您一定答应我!”主人问:“你是想要钱吗”武七答道:“不,我不是 想向您讨钱,而是有钱要送到您这里!”这个富人感到非常奇怪。武七接着说:“我 现在有六千文钱,想存到您这样的富贵人家里,由您经营,日后希望您能给我些 利息。”这家主人见钱并不多,便答应了武七的请求。此后,武七每攒够一千文 钱都存到这家,而他由此所获的息金也随之增加,本息积累终至白银几百两。
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七出资四千余吊在堂邑柳林庄办起了第一座 义塾。他高薪聘请塾师授课,并到穷人家去跪求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免费读书。
开学那天,武七拜见了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并摆下丰盛的酒宴款待他们。武七自 觉身份卑微,不便入座,所以就请来了当地有声望的名人陪席。而武七本人则怀 孕┎懈 7埂F饺丈峡危 淦咭捕嗟揭遨尤ヌ绞樱 嚼鲜η诜苁诳危 愎虻 匕菪唬 羰怯龅桔邮π傅』蜓 巴妫 淦呔统す虿黄穑 骼崛捌淝诿恪Jι 虼 硕级晕淦叻浅>次范 桓依辽ⅰ 后来,武七又靠乞讨所得兴办了陶馆、临清两所义塾。山东巡抚张曜 得知武七乞讨兴学的义举后,赐名为“训”,并奏请朝廷赐武训“乐善好施”匾。据 说光绪帝甚至还赏武训穿黄马褂,以行表彰。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十九岁的武训在为家乡留下三座学堂后, 长辞于临清义塾中。据《清史稿》记载,武训在弥留之际,还在听着学童们的诵 读之声,直至含笑离去。近现代的很多名人,如梁启超、冯玉祥、陶行知等,都 曾为武训撰文,讲述一个义丐乞讨兴学的感人故事,赞誉长传于世尚善尚仁的民 族精神。
古代爱心故事 三散千金的文财神:范蠡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在有关范蠡的故事里, 他的名字似乎更多地是与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 的政治、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然而历史上的范蠡其实还是一位非常富有并广布 善举的慈善家。
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 官引退,游走各国。范蠡颇具经商才干。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 从事商业买卖。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齐王得知范蠡 的才能,便拜他为相。然而,手执相印的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 姓。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了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陶地位 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 贸易必可致富。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 获其利,家产第二次累至千金。但是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于是 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据说范蠡在十九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至千 金”。他的才干使他几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 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在布施财富之余,范蠡还不忘传授人们经商 获利的方法,希望借此为穷人找到致富的门路。
尽管史家已在典籍中将范蠡赞为“富好行其德者”─—一个与人们通常 印象中“为富者必不仁”截然相反的评价,后世百姓还是以独特的方式在民间纪念 着慈善家陶朱公─—在范蠡身后,人们已将他奉为文财神,以此企盼哪一天陶朱 公也将财富和经商智慧散至自己的家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