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趋势 综观近13年间翻译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发现其总成 果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从总体上看,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2001年-2004间,翻译心理学研究增长缓慢且不 稳定,13年期间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6篇;2004年后则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期,研究成果量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国内研 究者越来越关注翻译心理学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我国的翻译主题研究近十年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尽管 这些成果尚无法与翻译客体(即译品研究)媲美,但是它们却 预示了未来翻译研究的新趋向。结合笔者在CNKI中检索到的 近十几年的学术成果来看,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归纳为两个 方面:(1)翻译心理学理论模式研究;(2)翻译过程中译者的 思维活动研究。1.翻译心理学理论模式研究肖辉指出翻译 过程不是线性的过程,译者可从下一个阶段向前一个阶段推 进。Nida的翻译模式没有涉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Bell则更进一步把翻译模式理论涉及到了思维方面的探索。
而王军在对Bell的翻译模式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 Bell视图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描述翻译的思维过程,但缺少操 作性,没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许钧更进一步提出对翻译过程 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转换层面的具体过程,而且涉及到人类 理解行为的基本倾向和伦理原则。宋德生突破性地提出一贯 讲究从认知看待翻译,也会忽略了认知可能会限制翻译。他 们的研究无疑从宏观的角度对翻译心理学作出一定的规范 和引导。同时,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也被引入,其中包括认知 心理学,心理学视觉误差,格式塔意象模式,心理空间理论 等,这就使研究的理论依据得到了加强。2.翻译过程中译 者的思维活动研究谭业升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探讨了译者双语表征的认知特征及视觉化翻译等,强调了学生在翻 译教学中的主体认知建构。这也表明了培养译者的主体意识 开始引起了关注。金明在承认前人对翻译主体认知建构的重 要性的基础上,还建设性地提出了译学研究应当把科学方法 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倡导了译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这 些研究无疑从对译者的理念、修养上做了宏观定位。而从译 者具体的思维层面上,肖坤学否定了传统翻译理论把词汇层 面的翻译看成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问题,从译者认知的角度 探讨了词语的翻译问题,有助于纠正译者的传统符号思维。
张晓雪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将心理学和语言学认知相 结合,尝试对翻译过程及其间译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发展作出 全新的阐释。邓志辉取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视角,将 TAPs定性研究与量化问卷的定量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结果在 一定程度上为更清晰地认识译者进行单字翻译的过程因素 提供了有益的实证研究资料,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王湘玲基于口译过程模式和翻译能力理论,通过刺激回忆、 问卷、笔记和访谈四种方法,针对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认知 心理因素对其口译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影 响译员的认知心理因素。
(三)研究方法 在整个翻译心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架构中,刘绍龙提出应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实 验研究和其他研究。根据对收集的这36篇论文的统计,国内的翻译心理学研究中基于统计数据的描写性和实证性研究 的文章共有2篇,只占论文总量的5%,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 流地位,其研究量占95%,而且主要集中在最近两年内。这 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四)未来翻译心理学的前瞻 翻译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国内外对翻译的心 理研究还没有十分系统的论述,对译者的再创造过程中的心 理还没有形成体系,对译者的个性气质与翻译的关系还有待 进一步探究。加强翻译学与心理学学科间交流与合作,加强 实证性研究,以史为鉴,对历史进行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定 会带动翻译心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及翻译事业的繁荣。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