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医学范式的构建是医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医学,作为人类文明 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的抗争过程中孕育诞生。公元前5世纪前后,《黄 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构建的东西方生命之学,成为中西医学发展史上 两座不朽的丰碑。公元2世纪,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张仲 景与盖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确立了理法方 药系统的中医辨证体系;盖伦以解剖生理、观察实验为基础,著出堪称系统的百 科全书,发端了分析还原的西方实验医学科技方法。中西方开辟了医学发展的不 同路径。随着地理大发现,特别是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挟裹下,西方医学作为强势 文化的一部分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医学交流史。
1.中西医汇通:“折衷归于一是”的梦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 学东渐,西医学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人们不得不思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关系。
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医家提出“中西医汇通” 的主张,形成了“汇通派”。代表医家有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等。唐 容川第一次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朱沛文著《中西脏腑图象合纂》,强调 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
恽铁樵指出“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 医”。“汇通派”站在中医的立场上,从不同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 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与优劣,并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中医学理论,希冀通过“折 衷归于一是”,保存和发展中医学。由于时代局限,汇通派没有、也不可能寻找 到一条中西医学“汇通”的有效途径,但是其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中西医学共同发展的新方向。
2.中医科学化:“整理中医”的单向尝试 20世纪20年代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科学”观念深入人心,成为 检验中国学术的唯一标尺,“中医科学化”思潮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下应运而 生。丁福保最早提出“中医科学化”的口号,认为“沟通中西医应自中医科学化始, 撷采彼长,以补吾短,适为保存国粹之唯一途径。”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何 云鹤、陆渊雷、谭次仲、时逸人、施今墨等,他们主张借西方医学来整理中医, 去除中医理论中的“玄理”,实现中医学的确切性和实证性。
中医科学化提出了科学整理中医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工业化时期对 医学发展方向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其尝试简单地运用西医理论 来“整理”中医的方法,显然具有狭隘性。同样,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学, 也难免走入死胡同。
3.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的双向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与政府站在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提出了 “中西医并重”的口号。1956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 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他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 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指示明确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 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如“病证结合”诊疗模式、“菌毒并治”防治方法、肿瘤治疗的中国模式等,均得到 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但是,中西医结合却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尴尬,即现行的 中西医结合,主要停留在中西医治疗上的配合阶段,即中西医两法治病,只是一 种低层次的结合,没有打破各自理论体系,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
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与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 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 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 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讲话对于校正长期以来在中西医 结合方面,以西医学为基准的方向有着战略性指导意义,也促进我们不得不站在 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西医结合,去思考更高层次的中西医融合问题。从“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到“中西医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相遇后 大致的三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立场和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诉 求:那就是希望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长处,并能够融通结合。尽管这种有机融合 尚待时日,但这一历史逻辑的指向却是清晰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更深程度、更 高层次的融合已经成为可能,“中国医学”的诞生已呼之欲出。
二、现代科学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 现代科学发展促进了医学发展,同时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随 着纳米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医学必须高度重视 这些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是宏观文明和微观文明并进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以宏观见长的中医学,与以微观见著的西医学的高度融合寻 找到了契合点。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医理论“不谋而合”。由于中西医理论基础的差异, 长期以来中医学理论被认为不“科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秘” 的中医理论揭开了面纱,呈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的“不谋而合”状态。如,细 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等理论印证了中医外邪致病理论;现代 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 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医情志致病的理论;现代时间生物学、气 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 群患病有不同的规律性,堪称是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
系统生命科学促进中西医疗法的“不期而遇”。“辨证论治”个性化诊疗 是中医学的特色。近几十年以来,西医无差别化医疗模式遭遇湍流,以“单一疾 病一单一靶标——以一概全”的观念正向个体化医疗转变,利用多种治疗药物, 并将营养、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考虑在治疗方案内,尤其有助于在一些慢性疾 病的治疗上达到最佳效果。医疗实践上的这种转变需要以系统科学一系统生物 学为基础。旨在了解动态和非线性系统内的彼此相互独立的两者之间 的联系及相关性,及其出现在某些组织水平的性能。这个系统概念与我们的中医 学理论是相通的。因此最近几年,科学领域中出现一个新兴的“健康”概念,而长 期以来这个概念都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健康理论为核心。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 学、代谢组学、草本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中西医“个性化”疗法 的汇合。现代科技推进中西药物研究“殊途同归”。中西不同的医学体系形成了 不同的药物研发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医疗实践中。20世纪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 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西药物研发模式的交叉。如中药砒霜(化学成分是三氧化 二砷)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和他的团队,以“以毒攻 毒”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取得的成效 让世界刮目相看。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另一个例证是获得2011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的 中国科学家屠吻吻,表彰她在青高素(artemisinin)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 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 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三氧化二 砷和青蒿素都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这两项工作用事实表明了中药的巨大潜力。
他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都是现代科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这两项成就打开了药 物研究的视野,促使更多的研究者从中医经典中寻找研究灵感,用现代科技方法 使传统药物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三、中国医学范式的特征优势 所谓“中国医学”,即传承中医学精髓,中西两个医学体系交叉融合, 体现现代科学发展水平与方向,具有世界推广价值的当代医学新范式。它以发挥 中国传统医学整体观、个性化的优势为基点;在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思维、辨治模 式、处方用药等方面集中西医学之大成,中西医相互融合协同的全新医学范式。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医学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融合与协同两个方面。融 合:中医学的向内用功与西医学向外探索的融合;中医的自然观、生命观、健康 观与西医学的科学观、人体观、疾病观融通;中医的生命时空变动之道与现代医 学的人体结构功能之学融通;既具中国传统原创,又兼具国际现代融通。
协同即在方法论上,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的协同;在认知方式上, 中医察同与西医察异的协同;在思维方式上,中医直觉思维和西医逻辑思维的协 同;在研究方法上,中医主观经验和西医客观实验的协同;在诊疗方式上,中医辨 机辨证与西医辨病辨症的协同;在治疗理念上,中医针对人的“调理”观与西医针 对病的“修理”观的协同;在治疗方法上,整体与靶点的结合,体内过程与体外表 征的观照,复方与单体的选择性运用协同。
中国医学为集中西医学大成的全新的医学体系,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和先进性。中国科技自古领先于世界,进入近代以后却被西方甩到了后面。经过100多年的追赶,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医学的整 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更为罕见。但是,通过积极开 发我国宝贵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医学资源,以独特发展视角构建中国医学新范式, 形成具有中国原创性的集成优势。可以在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 医学率先取得领先地位。
理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中国医学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优势。它吸 收了当前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形成具有 多元医学内容兼容并蓄的当代医学整体的知识论模式,符合人类医学发展趋势。
其将构建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平台,既可以在理论与方 法上为当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在生命科学发展的若千 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反过来也使得传统的中医学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
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中国医学的优势,体现在临床的高效上和对 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上。比如扩大了诊断视野;用新的理论分析、揭示疾病的内在 规律;将疾病发生、演变、转归同立法处方用药紧密相连;将生理、病理、医理和 药理连贯思考等。将局部的病理变化和人体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动态变化相结 合,两种理论融会贯通,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提供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创造出 新理论、新药物。并且对疗效的评价,将打破目前以单一指标为评价标准的局限 性,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使命 引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肩负 起知识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历史重任。中国医学以传承中医学精髓为核 心,融合中西医学为基础,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担负起引领中国医学发展方 向的历史责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动物模型、临床 研究等多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下,产生出一批可以统 摄、涵盖、交融两种医学思想和医学知识的术语,打破中医科研是单纯“以西解 中”的局面,形成一批可以阐释中医、也可以阐释西医并且能够有效表达人体和 疾病的复杂现象的新的术语群;将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相结合,把中医的藏象研 究与西医的解剖形态研究结合,促进医学新的发展;在药物研发上,研究具有多 靶点优势的药物,开发出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药品种。
提升中国健康事业的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千意见》。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中国医学的特点,秉承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 辨证施治的诊疗思想,药物及非药物千预等养生方法,融合西医学优势,不断提 升维护健康、千预亚健康到疾病的防治能力与水平,从而提升中国健康事业的水 平。
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医学是既具中国传统医学原创、又具国 际现代医学融通的当代医学体系。新医学范式的出现必将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 命,同时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将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带动中国医学体 系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担当的首要使命就是创新中医人才 培养模式,为中国医学培养合格人才。为此,我们既着眼于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 前沿,充分借鉴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长处;又承继师承制教育模式的“合理内核”, 将民族医药教育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打造全新的中国医学教育模式,构建具有 鲜明民族性的中国医学全球教育平台,促进中医医学教育模式现代性与传统性、 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有机结合。
总而言之,中国医学是一种有着深厚学科发展基础、光明前景的正在 构建中的医学范式。它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孤立的,需要多学科的推 动,需要管理、科研、临床、教育的大力协同。中国医学的构建,将是中国文化、 中国科技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将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增光添彩。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