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建党节 > 言文言【言文合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之突破口】

言文言【言文合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之突破口】

来源:建党节 时间:2019-10-20 07:56:50 点击:

言文合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之突破口

言文合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之突破口 “言”和“文”在一篇文章当中并不是两个孤立的部分, 偏重于任何一方的教学都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即使是在所 谓的“板块式”教学中,把“言”和“文”作为先后的两个 教学板块,也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言”和“文”要有机 融合,不偏废,不割裂,共同存在于文本教学的整体之中。

一、以“言”“文”合一为指引,找准“言”“文”合 一教学的突破口 想要真正在教学中落实“言”“文”合一,那么就必须 要找到“言”和“文”的交汇点。教学时,教师要找到这个 交汇点,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言”入手, 进而体会“文”之精彩。我们在《口技》这一课的教学实践 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每一种艺术有每一种艺术凭借的手段,也诉诸人不同的 感觉器官。比如,绘画运用的是线条和光线,诉诸人的视觉;

音乐运用的是音色和频率等,诉诸的是人的听觉。那么口技 也无疑应该是声音的艺术。但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清代,有人 却用语言文字记录了声音,实现了艺术手段之间的转化。

同时,在这场表演当中,同样不可忽略的是,整场表演 当中的道具仅仅是“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最简单的表演道具,如果说“最繁复的演出内容”是对口 技艺人表演的一种正面描写,“最丰富的观众反应”是对口 技艺人表演的侧面描写,那么对演出中所用的道具的交代就无疑是一种反面的衬托了,也就是说,之前的那么多声音就 凭艺人的一张嘴,那么他“善”口技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以“言”“文”合一为指南,品味文言文的语言 我们所倡导的“言”“文”合一教学中,对“言”的要 求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提倡抓住和“文”的要求密切相关 的那些“言”。比如,在《橘逾淮为枳》这一短文中就有三 处“言”和文章所要塑造的“晏子”形象密不可分。

第一处,出现在楚王实施计谋的过程中。晏子要代表齐 国出使楚国,楚王和谋臣决定设计羞辱晏子。然而在设计和 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发现两处的不同体现在“酒 酣”上,“酒酣”的意思是酒喝到正高兴的时候,好像没有 什么问题,但细究一下,楚王为什么要在“酒酣”时突然发 问?这里就关乎文章的人物形象了。楚王等到“酒酣”时, 等到晏子酒喝到正高兴,最不设防的时候,才实施他的羞辱 计划,可见其处心积虑,然而晏子在“酒酣”的情况下,仍 然能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足以反衬其足智多谋。

第二处,是抓了一个齐国小偷之后,楚王当晏子的面问 “齐人固善盗乎?”其中一个“固”字,是“本来”的意思, 这个“本来”是指齐国人在齐国的时候,楚王不怀好意地把 楚国撇得一干二净。一个“善”字,“善于”“擅长”的意 思,按照常规后面应该跟一个褒义词,但这里,楚王有意把 它和“盗”这个带有浓重贬义色彩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以达 到讽刺齐人,为难晏子的目的。这两处,三个实词的使用,事实上在行文过程中是一种 蓄势,它们把楚王对晏子的刁难推到极致。从而引出晏子的 三句话,以表现其不屈不挠的“圣人”姿态。

第一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不急不躁,荡开一笔,不急 着回答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问题,而是描述一个事实:
橘逾淮为枳。第二句,晏子用一个设问句“所以然者何?水 土异也。”既引起楚王对“橘逾淮为枳”这一现象的思考, 又巧妙地利用“类比”,引出下一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揭示橘之生长要水 土,人之成长要社会风气的道理,“得无”两个字,和“岂 非”相比,都是反问,但“得无”语带商量和揣测,没有“岂 非”语气强硬,这种商量和揣测中又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像太极推手一样,把齐人偷盗的原因又归结为楚国民风不好。

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晏子、一个有礼有节的外交官形象就这 样跃然纸上。

通过这样的课堂研读,学生不仅掌握了“酣”“固”“善” 三个实词,更了解了类比说理的巧妙,一个类比,一个设问, 一个反问,它们共同指向了晏子的“足智多谋”,而这个足 智多谋的背后,是晏子作为一个齐国使者的爱国情怀和外交 风度。

所以,我们所要的“言”“文”合一是这样的“言”“文” 合一,“言”要为“文”所用,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文”要有“言”支撑,“言”之有据,不是随意贴人物标签喊口 号。唯其如此,“言”“文”合一的课堂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三、以“言”“文”合一为指向,设计学生“学”的活 动 “言”“文”合一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要活起来,我们就 想办法要让学生动起来,即设计学生活动。在《为学》一课 的教学中,我们以“言”为抓手,通过让学生点标点,说理 由的方法,厘清“文”的层次和说理的方式。

【活动一】文章的第一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 难者亦易矣①不为,则易者亦难矣②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 之,则难者亦易矣③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第①处不仅要点出分号,还要让学生说说理由。

学生:因为并列关系所以点分号。

这时教师追问:是怎样的并列关系? 学生:是一个事情的“难”和“易”两个方面。

这时,学生才会精确到第一句讲的是“难易互相转化” 的道理。而难易之所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为”与“不为”。

第一句讲清楚后将它与第二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就轻 而易举了。

【活动二】请学生读一读并思考第一个设问和第二个设 问,即“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 易者亦难矣。”和“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 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之间是什么关系?因为语言形式上的一致性,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并列关系。

教师:既然是并列关系,那么我们把第一个设问句和第 二个设问句颠倒一下读一读,看看可以吗? 【活动三】对两处“子何恃而往”的朗读和标点,在朗 读和标点,说说理由的过程中,理解“蜀鄙二僧”的故事, 并总结

以上三则“言”“文”合一的课堂教学案例,突破了长 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偏重字词教学而忽略文本内涵的 功利化教学模式,赋予乏味的文言字词记忆以更多深厚的文 化内涵。

“言”“文”合一的教学,将“言”与“文”两者内在 的逻辑联系有机地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用 “言”“文”合一的方式来思考、理解、甚至自行解读其他 浅易的课外文言文文本。用“言”“文”合一的课堂教学设 计,沟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联系,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文 本中来,而不会给学生造成文言文离自己很遥远的疏离感。

真正使学生“亲近”文言文,“走进”文言文。能使学生更 好地认识我国古代文学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更好地阅 读和读懂古代文学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 的亲近感。

【参考文献】 [1]周素颖.言文并重,言文合一[J].语文教学通讯, 2013(Z2).[2]王文彩.“品味语言”为视角的初中文言文文本解 读策略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