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国庆节 > 生态和谐及乡土归属对农村教育影响_乡土生态教材

生态和谐及乡土归属对农村教育影响_乡土生态教材

来源:国庆节 时间:2019-12-03 07:48:06 点击:

生态和谐及乡土归属对农村教育影响

生态和谐及乡土归属对农村教育影响 生态和谐及乡土归属对农村教育影响范文 中国的农村教育发展道路可以用探索―创立―繁荣― 重新调整来形容。尤其受后现代批判思潮的影响,农村教育 的价值取向备受质疑。在辉煌的教育发展背后是人们对教育 的困惑。农村学子淡化土地的归属感,追逐城市的繁荣。城 镇居民淡化了对故乡的思念,文学作品中的“乡愁”失去了 以往的韵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千篇一律。学校 标准化,人才培养统一化,学校硬件现代化。“离农”化趋 向日趋严重,农村的空壳化加剧,农村生活失去活力,民间 文化生产和传承能力式微。此种情况与20世纪初的美国相类 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与吸收美国农村教育改革 中的有益成分,是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生态主义关照下的农村教育 生态主义的乡村教育观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代 表人物有大卫•奥尔、温德尔•拜瑞、卡明斯。该理论认为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有其生存权利,他们彼此分工、相互依 存、和谐共生;
鼓励学生和地球以及居于其上的生命建立亲 密联系,这样,我们可以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保持文化和 生态的多样性。乡村教育的理念是生态和谐而非效益至上。

乡村教育的目的把今天的“过客”和“寄居者”变为“居民”, 把对向上流动的关注变为对本土的留心,把无家可归变成重 建家园。重塑农村居民的乡土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以相互联系的视角去理解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关注人类行为的长期效应;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过 健康和幸福的生活,进而给社区和生态体系带来福祉,增进 教育主体的幸福感与参与本土建设的热情。生态主义的乡村 教育哲学认识到了农村教育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偏颇认识与 实践,重新发掘和强调以前深藏在农村居民精神深处的生态 意识和乡土归属理念。这两者恰恰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面临 的主要问题。

2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农村地区的教育与生活出现了割裂 教育为何?潘光旦先生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似乎 寻找到了答案。“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教育作为生命 的一部分,它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 人得到位育。”位育思想的实质即强调人与其固有的环境发 生的固有联系。然而在“现代化”、“城镇化”、“城乡一 体化”的美好愿景之下,农村的教育所塑造的农村景象却是 农村地区到处可见386199部队;
乡村传统伦理及人际关系的 破坏、年复一年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像候鸟般迁来迁去的成千 上万打工农民、大量没有父母监管的辍学少年等等。“农村 教育比较有志气的分子不断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 省的向首都与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珍萃,试问,地 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农村的教育似 乎与农村的生活失去了联系,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农村的居民“跳出龙门”安身城市,即使是“北漂”、“蚁族”也 心安理得。

2.2农村教育主体地位客体化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价值的中心应该是围绕 “人”而展开。但是实践的结果恰恰相反。农村教育发挥着 与社会其他部门相似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农村及 社会经济增长的“助长器”,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以不同形 式在各个历史阶段得以充分施展,成为教育价值的中心,而 农村教育的本体价值则被淹没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换言 之,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工具化倾向,农村教 育不以“成人”为目的,而以经济、政治等工具功能为导向, 作为教育对象和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遭到冷落,农村教育价 值取向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状况。借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观 点,工具化的农村教育,一是失掉了教育本应有的主动性, 农村教育失去了尊严;
二是人成了物质和经济的奴隶,结果 人类的尊严也丧失;
三是造成农村社会以追求经济为目的单 极增长,容易滋生各种危害。农村教育在获得“城市利益” 的同时,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却在“城市的阴影”中衰落下 去。同时,农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仅限于“学有所用”“, 学有所长”就感觉满足,这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只将眼光停留 在农村经济或农村成员个人眼前利益上,极易形成农村教育 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封闭与滞后。

2.3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淡化人的存在与其生长生活的生态具有共生性,人与生态是 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人,具有不同方式 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性格。农村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形式,是 一种完全不同于城市生态的特质。产于农村生态基础上的农 村教育应与城市生态基础上产生教育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然而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农村教育不可避免地脱离农村生 态而走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只重经济利益,不顾生态 维护,造成农村的生态在国家的改革中遭受严重的破坏,传 统乡村美好的生活美景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中国农村教育 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面对国 家转型期出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的农村教育需进行重 新审视。

3促进农村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3.1关注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重新树立和谐共生的教 育理念 关注主体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农村教育作为 农村地区居民社会化的主要手段,这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即是关注农村发展之所需,关注居民发 展之所求。首先是普及必要的文化知识,教授现代农业之所 需的基本技能。其次是增设生态与农业、农村、农民和谐发 展关系的相关知识。其三以恢复农村和谐的生态为己任,重 组、改造以工具理性为主的农村教育体系,致力于转变人们 头脑中重效益不顾生态的错误观念,修复和维护农村生态的独特性和多元化,创造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美景。

3.2发掘、传承和保护农村文化,提高农村人民的幸福 感 “传统”的维持与“现代”的进行在当下时常处于对峙 的状态,非此即彼的逻辑左右社会的选择。教育作为社会的 子系统,自然不能例外。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的工具,传承文 化是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村教育作为传统根深蒂固的场 域,对维系农村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深刻的影响。关于这点 可以在当下的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得 到印证。通过教育使人幸福,这是教育的目的,故此,农村 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保护农村传统的文化,包括农村物质文 化与农村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秀美的田园、古朴魅力的 村庄等等景象。精神文化有劳动号子、社火、唱大戏等等民 间文艺活动和祭祀活动。朴素的农民意识,只要求五谷丰登、 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就是古民所要求的幸福。但是随着 时代的变迁,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农村几千年形成的古朴 文化逐渐地面临消亡。农民精神赖以生存的文化面临消亡, 难免会造成农民精神空虚。生态区域主义乡村教育哲学主张 乡村教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个体的幸福及本土的文化和生 态的完善,这符合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现代的农村教育,首 先需具有发掘现代农村生活需要的文化的功能,丰富农民的 农余文化生活;
其次是深入农村生活,传承优秀的农村传统, 积极改造陈旧的生活陋习;
再次是努力保护处于消亡边缘的农村文化;
最后是在发掘、传承、保护农村文化的同时,积 极培养具有农村文化意识的建设者。

3.3增强农村人民的乡土感情,强化回归建设新家园意 识 把“过客”和“寄居者”变为“居民”,把对向上流动 的关注变为对本土的留心,把无家可归变成重建家园。主张 农村教育要强化外出人员的回归意识和本土情结。目前,受 经济利益的趋势和“城市中心”导向,进城务工是农民的主 要选择。面对饱受无家可归的空虚和无奈的农民工群体,现 代的农村教育应做好两件工作:其一,引导寄宿城市的农民 形成正确的择业意识,强化他们的乡土观念,树立乡土自豪 感,引导他们的回归。其二,积极应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做好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同时开发积极的乡土教材配合培 养,养成应有的乡土观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