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追求“利益”的客观性 很多学者谈到高校哲学理论公共课程发生教学“困难”的原因首先从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认为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人的社会关系逐渐商品化。正如人们所言, 这是一个“物化的时代”,“‘经世致用’的时代”,“量化了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 里个人的成功与否最终完全可以用“物”即“财富”来衡量,个人可以通过商品交换 和在利润追求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人们会将更多的时 间和精力投人到如何增加物质财富。这符合时代的需求,也顺应个人的发展。而 在学校的学习也是与将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长远“利 益”,站在学生当前面临的“利益角度”分析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社 会环境,人在校阶段的学习不能忽略其“目的性”。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个人在学习 过程中追求“目的”这一客观因素。比如我们现在的在校学生追求的就是“高分数”。
高分数可以升人好的中学、好的大学;高分数可以选择好的专业,好的专业就会 有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就是工作环境好、工资收人高,生活质量高等等。学生通 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身价值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那么高校大学生忽视“高高在 上”的哲学课,讲求生活实际,注重专业课和利于求职的课程,中学生“重理轻文”,“重实证科学轻人文科学”就应该被充分理解和认可。
但是,立足于长远利益的角度,我们现在急于求成所获得的那些利益 反而阻碍了哲学对我们终身利益的影响。哲学本来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它是 人之为人的特殊恩惠,爱智慧是人类与生倶来的天性。哲学的智慧在于追求真理, 而不在于占有真理。哲学启迪着人们的思路,引领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生活。
多数同学埋头做自己的事,老师一人在讲台上自顾自说,是大学哲学 理论公共课堂上常见的情形。诚然,我们非常明白,学好哲学公共课程并不影响 学生的专业学习。但是,在“功利主义”面前,学生们纵然明白这一点,却也一直 为哲学“教学困难”添砖加瓦。大学哲学理论公共课一直被利益主体排在最末的位 置。高校大学生习惯了在期末考试来临前夕突击复习,以求顺利通过,对于一学 期来真正学到了什么却漠不关心,甚至都不曾意识到这种纯粹追求学分,拿到大 学毕业证的行为是多么“不划算”。魏博辉在《哲学理论公共课程发生教学“困难” 的原因探析》一文中谈到: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实用”心态更为强烈。
崇高的哲学遭受冷遇,社会出现浮躁之风,急功近利,哲学自然是“高处不胜寒”, “爱智慧”之学陷人危机。姬立玲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一 文中也写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向经济生活以及同 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读书时功利心较重,较之从前更加看重能直接带来效 益的实用学科的学习,而对与本专业学习和毕业求职似乎关系不那么直接的哲学 课敬而远之。当前正处于一个“实践的时代”,而不是“理性的时代”,在精神上显 现出的是“空疏浅薄”。在这样的时代,学生也难逃被量化尺度丈量的命运。一个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无疑可以用成绩来衡量的,但是过分注重成绩就容易成为知 识的工具。知识可能掌握了,但是思考的能力却丢了。一些学生的爱好、兴趣、 创造力被列人了“非主流”领域,认为那是没用的。相反,那些只会考高分的同学 在主流领域得到强烈的认可。正像黑格尔所言,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 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 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 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 所以他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另外,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较广,海量的信息的传输与高中之前教 师“填鸭式”的教育所接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考人理想的大学,高中教师 都会研读考试大纲,教同学们与高考直接相关的知识,同学们无需分辨这些要考 察的知识是否符合伦理道德、人类发展等。进人大学,脱离了班主任和家长“严 格把关”的环境,同学们一方面得到了更多自由发展、充实自我的空间;另一方面 正游离于学校和社会之间,这就更多的感受到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变化。同学们既 羡慕国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制,又必须面对自己学校的专业情况的现状;既想 不顾那些分数,凭自己的能力变成佼佼者,又想在分数上下功夫得到社会和学校 的认可;
由于没有真正步人社会,当同学们被置于理想的至高点和生活现实之间, 内心一般都将现实的种种不理想排斥在校园的围墙之外。一旦进人哲学课堂,就 会在潜意识里用心底的不满来排斥课本上那些华丽的道理。心理上产生“那些为 政治服务的大道理与我无关”、“这些道理尽是大话”、、尽是说得好听”的反对之 声。这切实体现出在我们转型期的社会,没有及时给同学们补上这一课。在转型 的过程中,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正在逐渐被瓦解,而新的符合时代的价值观和 道德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行为失去了规范,显得无序和浮躁。这使得 我们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坚持什么该反对什么,没有了明确的好与坏的标准, 没有了道德的束缚,也就没有了行为的方向,因此必然对人生感到迷茫。
二、生活实践缺失的客观性 我国正在经历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从思想到制度的转折期。处于这 一过程的同学们既要遵守原来的教育制度的延续,又在内心渴望新的制度代替, 内心充满着挣扎。而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高考几乎是教师和学生的唯一目的,也 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相反,如果学习不好,也就是分 数不高,那么你将在很多方面受阻,分数无形之中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在这样的 情况下,升人大学的同学们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在大学哲学理论公共课中难免会 觉得空洞无味。包国祥教授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一文 中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空洞的理论说教,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问题, 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脱离社会实践的问题。事实上,学生们也存在学习、生活脱离 社会实践的问题。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分析:第一,住宿生活导致的远离生活实践的客观性。谈到对哲学的学习, 我们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这也就是有的老师提到的学习哲学理论不能与实践相脱 离。我们想要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就必须问问,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把 理论和实践脱离呢?我们难道不愿意结合实践来学习吗?当然不是,这一代学生 埋头在象牙塔里一直为得高分奋斗着,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活实践去感知课堂或 者是书本上的哲学道理。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在这样的话:满腹经纶的哲学家未必 真的就懂哲学,而那些连字都不识的乡下老人说得话却句句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 理。年老的人经历了实践了的人生,验证了“实践出真知”、‘‘生活决定意识”的道 理。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出于考出好成绩的需要,努力学习;
另一 方面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哲学的奥妙和伟大。但是从中学时代,有的同学可能更早, 从人小学开始就读寄宿学校。寄宿的校园生活确实带来了方便,但是学习不是人 成长的全部。家庭里父母的言传身教,爷爷奶奶的人生阅历的渗透,周围邻里街 坊的日常生活这样丰富的生活题材一旦严重忽略,我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无疑进人 了的知识的神圣殿堂。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对于哲学的学习,不是从内心的 感知和结合生活阅历的感悟,反而变成了条条框框的东西,靠背诵、记忆就可以 拿到高分,这样便渐渐丢掉了真正的哲学,丢掉了思考,丢掉了想要进行哲学思 考的源泉,在高考的任务面前成为了得高分的机器,纯粹把哲学当成了知识。孙 富江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价值》一文中说到:哲学教育不是知识教育, 哲学教育的目的本身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个体掌握相应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知 识,它需要对象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地信心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所以说,公共课并不单单是在上大学形成的。这样的课堂表现是之前 教育“后遗症”的体现。
第二,好奇心的丢失。回顾我们的成长:好奇心是我们每个人与生倶 来的可贵品质,在一个特殊的成长期里,人会不自觉的拿起手边的东西丢在地上, 使家里的一些东西遭殃,这就是好奇心的开始。而每一个阶段的好奇心如果没有 发挥的余地,直接扼杀在摇篮里,渐渐地便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了,以为那些熟 知的东西就是真知,但其实恰恰熟知未必就是真知。记忆中,多数父母会因为孩 子的“好奇”“、淘气”、”追问”而责骂过孩子。只有少数会因势利导引导孩子的兴 趣,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开动孩子的大脑。孩子喜欢问问题,有些问题还很“傻”,但无论孩子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不要嫌孩子烦,更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 性,而应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考虑 问题的答案,让孩子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家长的过度关爱剥夺了我们的思考权利。现在很多家长,习惯 于给孩子指路和包办。孩子养成了依赖家长的习惯,就不知道什么是思考,也不 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只会人云亦云。如果孩子拥有独立思 考的能力,就会善于发现问题,拥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品质,就比其他人有更多 的机遇,更容易拥有成功的生活和事业。
第四,现代生活远离实践,高科技懒于思考。现代化的教育无疑是教 育改革的一个全新的突破,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但是,科 技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执着于快节奏的猎取知识,忽略了放 慢节奏进行必要的思索。这不只是我们大学哲学领域教学困难要进行的探讨,而 是全民现代生活的一个现象。与读课外书和听广播习惯相比,孩子业余时间的主 要活动是看动画片或者是玩电脑游戏。能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孩子也使用洗衣机、 微波炉、吸尘器等设备,孩子们觉得做家务很简单,就连削铅笔也是“自动化” 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需要孩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机会确实不多。都市人成 长杂志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孩子们懒得动脑筋的一大原因,是高科技时代的生活 让一切都变得轻松,减少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机会。而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动画 与电子游戏,也因为声、光、色彩、图像的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想象的空 间。
三、中西文化根基不同的客观性——努斯和逻各斯精神的缺乏 高中的政治课中我们才开始正式接触西方哲学,这里的西方哲学其实 主要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我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 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详细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来源,更谈不上来追述西 方思想的根源。尤其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下,理科的同学把哲学课作为“副科”大致 了解,而文科的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考取更高的分数只能走“捷径”。于是乎,我们的哲学是有关“背”的学习,谁背的多,谁背的快,谁应用答题模板最好, 谁就获得了“成果”。这样,我们就把哲学当成了一条条知识点,忽略了真正的哲 学,从而“误解了”哲学,而大学哲学公共课堂面对的学生群体既有理科的同学, 又有文科的同学,既有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也有对哲学不太了解的同学。造成 了大学哲学理论公共课教育的进一步困难。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哲学教育在此阶 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涂尔干在《教育与社会学》这部著作中谈到:所谓教育 无非就是一种代际关系的变化模式。他对教育所提出的几种定义莫不如此:”教育 若想成为教育,就必须有成年人和年轻人这两代人的互动,有成年人对青年人的 影响。”“教育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今 天我们在讨论有关哲学课的问题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我们在哲学教育中是否有代 际互动的意识和行为。我们的成年人,既家长们在代际互动方面有何作为?我们 的互动多数是在讨论学习成绩高低的互动,讨论谁家孩子上的名牌大学、谁家的 工作好、谁家的房子大、谁家的汽车贵的互动,讨论如何在商品社会中获取更多 的利益的互动。这些讨论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有极大地关系,因为我们整个 社会生活的教育起点就是我们学习的起点。当我们有的放矢的探讨哲学教学困难 的时候,其实也反映出我国公众的哲学认知。
于是,我们不得不把问题转向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哲学认识的普遍的问 题上来。邓晓芒教授在《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20世 纪初许多西方思想传人我国,引起了国内思想和实践领域的新变化。开始在思想 上接受的西方哲学,是用中国传统本根论的形而上学来阐释的。这种形而上学发 端于周易,张扬于老子,完成于宋明理学。因此,国人最初用程朱陆王的心性心 学的眼光去接受西方哲学的。”他进一步指出:根据当代解释学的文化传播和接 受原理,这也是只能如此,必须如此的,否则是无法接受的。在实践领域我们开 始就看中的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而且是在不了解或不很了解马克思哲学的 来源的情况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只是在后来,人们才开始对马克思思想的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甚有渊源,其中古希腊哲学可以视为黑格尔辩证法的源头。这个最初的原始形态就是古希腊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明显是从古希腊的辩证法发展而来的,而且还与古希腊人的生活 方式、政治体制、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这样广阔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邓晓芒教授从对黑格尔的研究人手来阐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西方 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个是体现为能动的自我否定的努斯精神,另一个是 体现为反思方法的逻各斯精神。而这种忽视的根源,是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中恰好 缺乏这两种基因,既缺乏主体能动性的动力,又缺乏逻辑反思的要求。这种文化 基因上的缺陷就使得我们在理解黑格尔辩证法,以至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时, 带来一种不自觉的遮蔽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我们只能在一个相当表面、相 当肤浅的层次,在这里那里随意选取一些适合自己固有思维框架的观点加以解释, 这些解释不仅毫无内在关联和逻辑,而且由于它们往往基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本身就是误解。这样一来,辩证法这种原本是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思维方法, 竟变成了一条一条僵硬刻板的教条,或成为了某些人戏弄群众、玩弄权术的诡辩 术。
在学习西方哲学的时候从立足文化超越的角度,排除我们固有的传统 文化偏见,将一种原版的西方学术思想作一种更确切的介绍,以便发现和衬托出 我们视野中的盲点是我们今后哲学理论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邓教授也提 出:我们在进行任何西方思想的研究时,都应当注意其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要 尽可能的还原西方哲学的内涵,并且通过照镜子的方式,从外来文化中汲取我们 超越自身的动力。哲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一个时代的哲学文化反映着时代的灵 魂和文化的进步。大学哲学理论公共课堂的反思也正是我们当今时代的反思。这 是基于这种反思,我们才能在高校哲学理论课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未来的发展 中不断超越自身。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