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被边缘化甚至异化后,延续传统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而难以为继。
当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时,传统又受到重视。传承, 是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主旋律。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科学,临床实践经验是其奠基石。学术造诣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家的 学术继承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学术传承方法的研究,在方法上有所 创新,提高学术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学术传承方式 1.1 师承授受 中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传统科学,在其漫长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师承。一直以来,中医学就是以师承方式为主,通过 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将前代理论及经验延续至今。虽然唐代政府便设立“太医 署”,担任医疗单位和医学教育机构的角色,有的州还建立了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 一直到清朝“太医院”,中央政府的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扩大。但这些教育机构并没 有成为中医教育的主流模式,主要的中医教育还是在民间以家传和师带徒的师承 形式或自学等方式进行。
所谓“古之学者必有师”,我国历史上的名医绝大多是通过这一途径造 就的。如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金代名医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有 张从正、葛雍等。wWW.133229.cOM清朝有资料记载的有拜师或授徒经历的名 医更是数不胜数。仅拿一县来讲,《孝义县志》记载:“全县中医师承方式有二, 一是祖辈相传,一是师徒相授,间有自学成医者。祖辈相传,在境内著名者有沈士廉 (梧桐人),从清道光三十年(1850)其高祖沈作极始,至其子沈鸿仪,六代相传;
张正元 (下堡人)五代相传;
冯芝馥(石像村人)四代相传,田春龙(田家庄人)、刘天栋(岭北 村人)三代相传。这些中医世家代代在前辈的指导下,饱览家藏医学经籍,悟领医中 妙绝,在中医医术方面各树一帜。师徒相授:清末至民国初,境内有10多位名老中 医收带徒弟,如李映官(司马村人)儒士出身,自学成医,慕名求学者甚多。他精选医 学典籍,制定教规,依他所编医学入门三十六字歌诀(先读汤头药性,继学脉诀针灸, 余读内经注释,再学诸医细究,着意修行斯道,潜心细下功夫)而施教。名中医赵明瑞是其高徒之一,并著有《金匮发挥》一书。”[1]一个县中有记载的祖传或授徒医家 就如此之多,可见师承教育的确非常兴盛。
1.2 学校教育 我国医学教育的端倪见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的《脉法》开篇即称“以脉法明教下”。《脉法》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当 时尚无医学官学教育的记载,而且在春秋时期,官学教育由于王权衰落而逐渐趋于 衰落,文教官员流于四方,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的现象。这部《脉法》当为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私学教材,或可以推论当时已有学校性质的医学教育。
公元443年,南北朝刘宋王朝皇帝刘义隆采纳名医秦承祖“置医学,以广 教授”的建议,创办医学教育机构,这是我国最早由国家创办中医学教育的开始。唐 朝在公元624年正式设立“太医署”,包括行政、教育、医疗、药学四科,明确规定组 织编制、医学分科、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制度,这种由国家创办、太常寺 领导、太医署管理的中医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比欧洲意大利 于公元872年创立的萨勒诺医学校早200多年。
我国医学教育在宋朝逐渐成熟。北宋继承唐朝医学教育制度,设置专 门的医药教育机构“太医局”,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并开展实验教学。据《元丰备对》 记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大方脉一百二十人,风科八十人,小方脉二十人, 眼科二十人,疮肿兼折疡二十人,产科十人,口齿兼咽喉科十人,针灸科十人,金镞兼 书禁科十人。”明清时代,由太医院兼管国家医学教育,主要是为太医院培养医药专 门人才。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在明清时代设置较为普遍,各府州县均设“医学”,主管 地方各级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纵观古代官方医学教育,因其办学规模小、医学 生数量少,始终未能在医学教育传承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 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近代中医学校的创办开始于1885年陈虬在浙江温州创办的利济堂学 校,该校的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都已初具近代学校规模。进入20世纪以来,据不完 全统计,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发生,前后创办的中医学校多达80余所,比较著名 的有丁甘仁1917年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丁济万、秦伯未、章次公、 程门雪、黄文东等一大批名医。建国以来,195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 成都建立4所中医学院,并将南京中医学校改为南京中医学院。以后,由于党和政府 的重视,中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市成立,中医药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1.3 家传 《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见,中国的世家医学由来 已久。在“官守其学”的时代,医学知识可能就是由一些世袭家族来世代掌握并传 承的。
当然,世家医学的鼎盛还是在六朝时期,即所谓“门阀的医家”。其中最 为显赫者当属东海徐氏。徐氏医学始自徐熙,传至八代,亦医亦仕,史传皆有载,至元、 明时犹有余绪,唯不及先世之显。六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极重,几乎垄断了大部分 的政治权力与社会资源。而世医在这一时期达到最盛,也正是当时的社会形势在 医学史中的一个反映。
1.4 文仕通医 范仲淹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句名言折射出古代读书人选 择生活道路的两个不同取向。历代士大夫阶层本来就有留心医药的传统,正统儒 家思想也将医药知识视作“养生奉亲”之术,对这一风气也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认 为其符合“孝道”,所谓“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北史·许智藏 传》)。因此,古代士人大多对医药知识有所接触和了解,有些人还会因兴趣所致, 深入研读医书,并取得相当的造诣。
自唐代实行科举取士以后,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被打破,随着官员的 构成发生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被不断削弱,大批出身寒门庶族的士子们踏上了 “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与此同时,那些科场失意或无意仕进的读书人往往因迫于 生计或兴趣所在,选择混迹于医卜之流,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书籍也变 得越来越普及,也为这些人能够通过读书来自学医学提供了便利。读书士子习医 业医的风气在宋代以后变得更为普遍,从而形成了新的“儒医”传统。医学史上,此 类“儒医”不胜枚举,远如晋代皇甫谧,金代刘完素、张元素树文仕通医之典范,近如 近代章太炎鸿儒而通医、岳美中大医亦大儒等。文仕通医一方面提高了医学领域 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利于医学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儒家“尊经法古”研究思想被 移用于对中医学的研究,在注疏发挥经典著作的同时,束缚了中医学的创新,对中 医学理论的发展有消极作用。
2 中医学术传承的特点 2.1 包容性中医学在其创始形成的过程中就吸收、融合了天下四方的治疗实践, 从而充实、完善了自己的学术体系,也使中医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丰富多样、异 彩纷呈。在与外来医学的交流中,中医学也表现出积极吸纳、充分包容的态势。
如南朝梁代陶弘景增补葛洪《肘后百一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 孙思邀《千金要方》等著作中都引用了随佛教传入的“四大”致病之说,《千金方》 中也载有印度传入的药方(如曹婆万病丸、阿迎陀丸之类)。印度的眼科学对于中 医眼科学更是影响甚巨,“五轮学说”与“金针拔障术”皆传自印度[3]。五代李殉《海 药本草》、元代《回回药方》等均记载有大量的波斯、阿拉伯医药学知识。许多 由域外传入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苏合香、诃子、胡椒、胡芦巴、藏红花、马 钱子等,也在中医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
2.2 累积性 中医历史上有很多的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也在争鸣中不断推陈出新,与 时俱进。如东汉时出现的《难经》,就表现出对医经家中扁鹊、黄帝两派理论的 调和。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方面撰用医经家的《素问》、《九卷》等,一 方面增广经方家的《汤液经法》,呈现出医经与经方的融合。元代朱丹溪的学术 本身就有调和金元以来河间、易水两派的倾向。至其后学明代的王纶更明确提出 了“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医杂著·仲景东垣河间 丹溪诸书孰优》)的会通立场。清代伤寒、温病两派的学术争鸣,最终结出的却是“寒 温融合”、“寒温统一”的果实。正因为中医学这种包容性和累积性特征,才使得中 医学的知识能够日积月累,随时代推移不断丰富,成为一个蕴藏无尽智慧的伟大宝 库。
2.3 变通性 《易传·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医学的发展正是遵 循了自然而然、又不得不然的脉络轨迹。无论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汉书· 艺文志》),分别医经与经方,还是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融合医经与经方;
无论是皇甫谧合《素问》、《针经》、《明堂经》为一,还是杨上善分《太素》、 《明堂》为二;
无论是金元四家各立门户,还是寒温两派分庭抗礼;
无论是时时 感叹“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时方派,还是死死抱定“仲景方为万世之规矩法度”的经 方派,其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一个自然变通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医学的变通,其根 本就在于合乎自然之道,纵有万变,亦不离其宗。
3 中医学术传承的新趋势3.1 由争鸣走向融合 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中医学术不断由争鸣走向融合,理 论(“学”)与技术(“术”)在交互影响中相互促进并结合。
从传说时代开始,中医学术就有东方伏羲(针灸、脉学)与西方神农(药 学)的分立,以及其后黄帝岐伯“拟于二皇”的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则有东方齐派医 学(卢医)与西方秦派医学(秦医)的分立和对抗,以及后来在《汉志》“医经七家”中 的融合。两汉时期,有“医经”与“经方”的分立,以及汉末张仲景对两者的融合。宋 金元时期,又有河间、易水两派的分立与争鸣,以及后来朱丹溪吸收河间“火热论” 和东垣“内伤论”而对两家的融合。在明代,滋阴学派与温补学派的争鸣继续推动 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两家大致各承丹溪与东垣之遗绪,既彼此交锋,又相互吸收。如 温补学派的“命门”学说就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丹溪学派的“相火”理论。至清代,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争鸣进一步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叶天士的“养胃阴”理 论既是对仲景“存津液”与丹溪“滋阴降火”学说的发挥,也是对东垣“补脾升阳”学 说的补充,两家最终也走向了新的融合。晚清以来直到今日,整个中医学面临着与 西方医学的竞争。“中西汇通”与“中西结合”又成为几代中医学者为之努力奋斗的 方向。
无论未来中医学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多远,这一思路与构 想都充分体现出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不断由争鸣走向融合的基本规律,而这一规律 也是“和”这一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的彰显。
3.2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传承研究主要集中在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 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学相结合被用来研究专家系统,如电子计算机模拟路志 正老中医治疗眩晕经验专家系统、电子计算机模拟赵金铎老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 头痛经验专家系统等,这些系统主要研究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示、推理和解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门新兴技术——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技术。数据挖掘是kdd的一个处理过程,但却是kdd最重 要的环节。数据挖掘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藏 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挖掘的知识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 等形式。数据挖掘以融合多个学科、汇总多种方法、处理海量数据、挖掘重要信息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用之整理和挖掘老中医临床经验,采用统一标准的、结构 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平台,实时、客观、全面采集老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的 信息,形成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库,用数据挖掘方法提炼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 疗规则,并通过老中医的反馈、验证,从而将专家经验转化成了可供年轻医师随时 参考的有价值的知识,加速人才成长。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利用在线分析处理(olap)技术,对名老中 临床经验中病-证、病-药、病-方、方-证、症-药等规律实时在线分析与展示。借 助建立的通用分析工具,通过老中医名、首诊、复诊、年龄、性别,或症-证-病-方- 药的任何方面或他们之间的关联等维度的选择,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 和展示[4]。平台的建成使海量数据全部在临床医生的掌控之下,便于临床科研人 员随时分析挖掘,使名老中医经验得以展示,年轻医生方便地学习与继承,进而促 进中医总体疗效的提高。
4 问题与展望 师授和家传一直是古代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这种方式还有以下几个 优点:师承既有利于发挥师徒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继承老师 独特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使中医丰富的学术流派代有传人,延绵发展,形成人才链, 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书本上所无法学到的知识;
家 传教育的优势主要是习医者从小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父教 子毫无保留,使其尽得家传秘术。
当然,师承教育也有不足之处,即这种教育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日益 增长的医疗需求,且缺乏开拓性与竞争性;
另外,师傅的个人言行和思想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师傅知识和思想的局限性,对学生视野仍会有负面 影响。不过,作为经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建国以来,中医院校大量出现,成为中医教育的主要方式,培养了大量 的专业人才,在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方面作用巨大,但学校教育以系统化和标准化 为特点,医学生缺乏名家的口传心授,成才速度慢。笔者认为,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 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培养合格中医人才、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有效 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和研究生培养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把名老中医经 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中医研究生参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 工作,既有利于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的有效开 展。总之,理想的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应当在规模教育基础上满足特色教育。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技术等研究老中医学术经验,揭示名老中 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建立中医临床经验的新模式和切实可行的新 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全面继承,而且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 使中医药学在优良的传承方式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