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国庆节 > 素质教育理念是什么_教育理念决定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是什么_教育理念决定素质教育

来源:国庆节 时间:2019-10-15 07:47:26 点击:

教育理念决定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决定素质教育 1.正确认识和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了许多关键性的指导文件,1985 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以文 件的方式把“素质”与“教育”联系起来,指出“在整个教 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 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 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在 文件中第一次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应起来。1997 年,原国家教委下达的《关于目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 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对“素质教育” 作出了规范性表达,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 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 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 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需要,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 态度和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 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999年1月,国务院转发的《面 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素质教育列为重要的跨 世纪工程,同年6月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表达了中央对素质 教育的重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 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一种教育。概括起来讲,就“五会”:
即教育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

明确向素质转变的目标,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素 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 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是与教育永存的。只要有教育, 就离不开应试教育。现在我们存在两种不正确的看法,一是 认为取消考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认为一谈应试教育就 是搞考试。之所以说这两种看法不正确,就在于它们把考试 不是当作一种测验手段来掌握,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来贯 彻。用考试来指挥教育教学,不是学什么,考什么,而是考 什么,学什么,不是学了考出整体水平,而是为了筛选出尖 子:不是作为教育的一个过程.而是作为教育的终结,一锤 定音。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的教育思想和错误的教 育行为。

我们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对考试作研究, 充分显现考试的科学性,发挥考试的合理功能。利用考试这 个手段来检测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使学生全面发展。事实 上,素质教育开展得好的地方,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健康, 求知欲强,学习积极主动,热情高涨,不怕考,能吃苦,会 动手,善创造。说考考得出来,说做做得彻底,个性特长明显。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根本的区别在于指导思想不同,素 质教育重在面向整体、全面。应试教育重在尖子,面向少数。

应试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就在于它丢掉了大多数学生,丢掉 了一个学生的大多数素质的培养。视考试为法宝,分数为命 根。这显然不符合教育规律。而要培养高质量人才,就必须 推行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不但注意整体学生,而且注意 了一个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符合教育规律。我们要正确认识 “全面”和“整体”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是说素质教育就 不要质量。不但要,而且要全面提高。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克服片面的办学思想。

片面抓升学,抓考试,抓分数,不能算抓教育质量,而只能 算作体现教育质量的指标内容之一。如果不把它看作指标内 容,而把它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坚持,其结果就会损伤大多数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应该是体现 教育内涵的各个方面。注重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 素质教育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有 利于抓教育质量,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成学校 百花盛开,春色满园的局面。

3.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中小学 校长和教师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教 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 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 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 和艰巨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 结合当地实际,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素质 教育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明确的改革目标, 使城乡每所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达 到“规范化”:校长、教师队伍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 合理,相对稳定:中小学走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 展的办学轨道。为达到这一目标,当前各地要切实加强薄弱 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要在普及初中 教育的地方,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 学校不招收高费择校生:建立并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 程、教材体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构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 目标的督导评估制度和教育质量监控制度;
建设一支高素质 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当地政府应做好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 提供条件保障,使改革落到实处,争取在几年内初见成效。

要处理好宏观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改革的关 系。它们相关,但不能相互代替。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战 场在一所所中小学,犹如经济体制改革最终要落实到企业改 革,唯有把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才能出现新的发展局面。

尤其在今天,素质教育要成功,必须把重心下降到以学校为单位的综合、整体改革,不能停留于自上而下地推行教育的 单项改革。目前,中小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没有落实,教育 宏观改革中要尽快出台《学校教育法》和支持学校教育改革 的政策。要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和领导学校综合改革的责任 心与能力。唯有学校成为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支撑,教育改 革才能真正实现。只有激发学校教育改革的活力,素质教育 才会出现新局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不 断提高教师的素养。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 业知识,更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忠于社会主义 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重教,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 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要改革对中小学生的考试和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应符合 教育方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积极 提倡小学阶段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用正面鼓励的评语 激励学生进步。中学可以进行学分制的试验工作。要坚决摒 弃仅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以及损害学生人格的 错误做法。评价工作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生动活泼发展的和谐环境。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全面关心, 并通过评价鼓励他们走向成功。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涉及教育方向、教育 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一场重大转变,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自我完善。高举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十一五大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将使基础教育以新的姿态 进入21世纪。

参考文献 [1] 崔相录《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济南:山东教育 出版社 [2] 孙云晓《唤醒巨人一成功教育启示录》.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