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国庆节 > 建构理念_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建构理念价值与实施

建构理念_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建构理念价值与实施

来源:国庆节 时间:2019-10-14 07:46:36 点击:

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建构理念价值与实施

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建构理念价值与实施 课程作为教学生活的文化实践,既与一般的教学内容相 关,同时又有自身独特的意蕴。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与共 生的背景下,传统实体思维的重视学科、经验或结构的“单 向度”课程范式已不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考量“如何是”, 以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过程—关系”视角重新审视课程的内 涵和意义,涉及理念更迭、价值转向及模式创新等一系列问 题,意图从静态的课程文本走向动态的、立体之维的课程建 构,不仅关注课程中的知识、人及课程环境的本体样态,更 以“整合、生成、转变”的观念,探究课程作为动态系统的 存在价值。

一、过程哲学视域下课程建构的理念逻辑 所谓理念逻辑,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内在本质进行抽象思 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课程呈现的过程属性、课程内容中凸显 的关系向度以及课程实施中的实践诉求等方面进行抽象概 括,以把握过程哲学视域下课程范式的精髓,从理念层面彰 显其与传统课程痼疾的迥异。

(一)过程:课程呈现的本质属性 “过程”是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核心范畴,他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际存在物的生成;
实际存 在物是如何生成的构成了这个实际存在物是什么,因而‘存 在’是由它的‘生成’构成的,这就是‘过程原理’”。① 过程是事物存在的方式,离开了过程,事物不可能存在,也 不可能有任何变化和发展。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 活动,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以过程的方式展开……过程属 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②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中介,自然 也不是僵化孤立的文本,而应被定性为“过程性”的存在, 以“事件”、“一段旅程”以及“不断生成的文本”彰显其 活动性的、转变性的气质。

怀特海在其《相对论原理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中指 出:“自然界的终级事实就是事件,用相关性进行认识的本 质就是借助时间和空间来详细说明事件的能力。”③于是, 事件成为构成宇宙的终级实在物。将课程视为事件,其魅力 在于以事件的转变、创生、摄入等特征复演人类的生活,使 课程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课程事件”(curriculum events)一词最早由伊尔巴 兹(Elbaz)提出,他认为课程不仅以文本的形式存在,而且 还可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学者 Nelson认为“事件”涉及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按照目标行动 以取得一定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④。因此,在事件中,既有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的存在, 同时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人的情感与社会性。

在课程作为事件的思维中,学科课程的知识目标已不是唯一, 强调人的主体性活动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价值。课程成为过程 ——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
教 师成为一种转变性的角色;
学习成为一种意义创造的探险历 程。将课程视为事件而存在,强调的是“事件”,是师生在 课堂中对人类生活的复演、再现和思考。课程作为事件的观 点使得过程与结果有了较为完美的结合,课程起于问题情境,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终结于反思与创造,它普遍 存在于师生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

“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初源于古拉丁语"currere", 即“跑道”(race course),延伸意义为“学习之道”。“跑 道”因其固定的起点、终点、线路而不能规避其静止、封闭、 单一的特性,不同学科课程犹如跑道中预先规制的轨道,并 行不悖、互不干涉。至小威廉姆·E.多尔,“课程不再被视 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 ⑤强调其生成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通道不再是规范的跑 道,它有可能是羊肠小道,也可能是阳光大道,可并行、可 交叉,亦可融合。面对“通道”隐喻的课程,学生有了更多 选择的自由,但仍回避不了强烈的目的意蕴以及起始和终点 的预设性,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少享受生命自由的乐趣。作为“旅程”的课程隐含了一种美好和享受的意蕴。可 以是一个人的旅程、也可以是你我的,或者是你、我、他共 同的旅程;
实在的过程之旅中同时存在着心灵之旅;
预先设 计的线路并非一成不变,永远存在偶然事件的发生和他者的 出现;
旅程中存在友好、互助的物质及精神交流,而非“跑 道”上的竞争关系或“通道”中的彼此间的淡漠平行关系。

将课程视为一段“旅程”可以为教学生活带来完全不同的心 灵体验和视觉享受,更容易对课程现象、教学对象、教学环 境保持一种持久的新鲜感和神秘感。“旅程”具有不可复制 之美,不同角度、不同心情可以赋予“景色”新的内涵,从 而更易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将课程 视为一段“旅程”是课程研究领域的“返魅”,呈现的是一 种动态的、开放的、生态的、阐释的局面,师生在课程发展 中直面自我成长,在培养问题意识、拓展问题深度,探求问 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并进一步“认识自己”。因此,“旅程” 式课程更好地诠释了课程的过程本质。

传统实体思维视域下,知识僵化为“在那儿的事实”, 课程成为线性且封闭的物质载体。而相对地,过程哲学视域 下的课程是不断生成的文本,它“基于课程的生成性品质而 存在,是在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多种因素互动中所建 构生成的一种非预期的、超越于原有预设性课程且富有教育价值的经验体系”⑥。

课程文本的生成性来自于师生对课程文本的创造性解 读。这种解读使文本走向一种异质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文 化理解和文本解释,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教学可能性。课程 文本的生成性品质使课程具有了广泛的活力。师生充分发挥 主动性,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成为师生在已有 知识信息基础上的启发和调动,是新知生成、建构和创造的 过程。因此,课程文本应该来源于生活并指向生活,应与生 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也是奠定课程文本的生成性特征的最广 泛资源。

(二)关系:课程思维的向度 传统实体思维从实体本体论出发诠释一切,认为本质和 规律作为真理是绝对且确定的存在,事物之间是一种静止、 封闭且彼此孤立的关系,反映在课程思想中,课程成为学科 专家、教师、学校及社会公众共同选择的一种“文本信息”;

具体知识的教和学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的阿基米德点;
对考试 分数的追求成为隐藏在日常教学生活背后的始终如一的原 初动力。而以强调“人本、关系、过程、整合”等元素的后 现代过程思维审视课程,课程建构及实施不仅仅是师生之间 以及师生与课程文本的对立关系,而应融合与“他者”、与自然和社会的复杂性联系。

第三种关系可称之为“自我反思性关系”,即师生作为 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之间的关系。“教育就其本质 而言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⑧,在这种实践活动中, 师生以课程为媒介、以交往为手段,对各自的思想和已有经 验进行反思与理解,正如后现代教育学者史密斯教授 (D.G.Smith)所言:“自我理解的真正提高是四重行为的不 断递进:即向他人开放、与他人交流、自我更新、自我反省 重新与他人交流”⑨,在这种层层递进的自我与“非我”的 反思中获得成长。因此,课程中存在师、生、课程文本及“镜 中我”的多层次、多向度关系,在这种复杂关系中课程文本 的意义和价值被进一步理解和阐释。

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以社会本位取向的学 科课程为主,极端分化的分科课程使师生陷于具体知识的桎 梏而与生活世界背离,与自然及社会脱离的课程使师生的生 活愈加苍白;
在工具性的功利主义课程体系中,算度的是知 识的经济价值,知识成为获取成功和进步的手段。

基于过程思维的课程应反映社会、教师、人类美好文化 的需要和期望,应体现对师生个体生命的关注,重视知识的生成性以及知识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指课 程资源开发及课程主题选择的自然与社会向度,另一方面亦 指课程场景即教学环境的变化,从校园内固定的某个教室移 至大自然或社区中,使师生在与自然及社会密切接触的过程 中萌发对自然和社会的亲近感,潜移默化地感知生命的乐趣, 从而产生生命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课程学习可以在教室 中发生,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自然产生,如在家里的阳台或花 圃里种花的时候,在河边写生或在社区劳作的时候,在到各 地游历欣赏风土人情、品鉴特产资源的过程中,教育在不经 意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学习的效果也许不能被精 确地、可量化地去衡量,但是却直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具 有不可亵渎的生命力。

(三)整合:课程实施的实践诉求 整合(integration)“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 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 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⑩,不同于综合之“不同 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的意义,整合更具融合 及一体化的涵义。

怀特海主张“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 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而是教他们代数、几何、科学……;

我们让孩子们学两三种语言,但他们却从没有真正掌握…… 这些能代表生活吗?”(11)真正有意义的“整合”应从价值 层面着手,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

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以活动为导向涵括知识的实际运 用。师生应当为了应用、为了了解而鼓励多方面的合作和交 流,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民主过程,重视结构模糊问题更甚 于结构完善问题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再以分数驱动、鞭策 学生,非为将来的升学和考试做准备,而以探究过程的形成、 知识的灵活运用、创造力人格的培养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导向。

强调师生个体自我的认知、情感、动机、需要、兴趣和 意志等方面的整合。以教师为例,课程实施是教师的本我与 “镜中我”彼此接受并进一步融合的过程,因为“教学和教 师的内心世界相连”(12),这种个人化的探求过程不仅仅是 单纯的学术性或认知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理智、情感、 精神、态度和情绪的整合过程。

二、过程哲学视域下课程建构的价值诉求 继现代性的开启,人的价值被窄化于对物质的征服与攫 取,个体的存在和认同被参照于与他人的竞争。各种竞争和挑战虽不可避免,但这并不能成为人性消逝和教育秩序“无 限竞争”的理由。教育应着重培养人的创造力,激发个体对 生活本身、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力以及以此为根底的 道德心性、艺术的感知力和社会意识。这正是基于过程视域 的课程建构的价值诉求。

(一)以结构、内容之美奠定课程的审美价值 过程思想重视其价值范畴中的美学思想,在怀特海看来, 美在现实层面是对现实事态之“和谐”状态的追求,是一个 经验事态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13)过程视域中的课程 实质是历程性的,过程之外无具体目标,于学习者而言,过 程中的经验、经历、情感关系的挖掘和人格的提升比知识本 身更有价值,或者可以说求知的过程较之于知识本身更彰显 课程的意义。因此,情感化、人格化、经验化作为一种审美 体验蕴含在课程之中。课程之美集中体现在课程结构之美、 课程内容之美等方面,以课程结构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和课 程目标的生成性解决长期存在于课程结构中的学科取向、结 构单一封闭等问题。在课程内容穿插、课程结构设计、问题 的设置等方面匠心独运,充分发挥和挖掘学习者的直觉思维 和想象力,调动学习者在视觉、听觉方面的审美体验,借助 情境设置及他人情感的分享体悟课程中美的内涵,将知识学 习的探索过程与智力活动的审美体验相结合,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美的愉悦。

课程的审美价值还在于课程中渗透的“和谐”之美。在 过程思维中课程已走出确定性、唯一性的线性思维,课程内 涵和意义可从多维度去阐释和理解,承载着不同课程人的思 想及观点的释放。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关注不同课 程人之间以及课程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鼓励不同见解及研 究主题之间的碰撞和交融,在不确定中谋求课程知识和经验 最大的教育教学可能性。同时,课程学习者在“和谐”关系 的构筑中充分彰显其主体参与和个性张扬之美。

(二)以“创造性转换”实现课程的创新价值 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 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14)。卡西尔 也把创新称作为“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的标示” (15)。怀特海曾说:“存在的直接性处于流变之中,生命的 生动性寓于转化之中”(16)。这种存在观影响着我们的教育 观和课程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独 立地发现新知、挑战知识并生成智慧,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 师生的创造性转换是基础,课程和教学是完成师生创造性转 换的关键载体。过程哲学家亨利·尼尔森(Henry Nelson)认为,创造性 转换包括:对世界的明确意识;
对新旧理念、知识和价值的 整合能力、对他人及世界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在理解和欣赏 他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得以深化的共同体内部的关联性。

(17)过程视域教学生活中的师、生、课程、事件具有密切的 相关性,课程与教学正是在这种相关性中实现创造性转换。

这种相关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一方面以整合的视角 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看待世界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整合视阈。

以人文课程——“我看世界”为例,选取艺术欣赏、音乐、 文学、哲学及宗教等课程的老师共同授课。从课程本身来说, 需要整合5个领域的知识,从教师的教学分析,需要老师们 彼此欣赏和接纳,以形成密切联系的教学共同体。这种课程 内容及教学力量的整合即师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过程。课程 学习成为学生在多种体验中不断建构自己生活历程的过程, 有机会接触周围世界,学会用整合的、关系性的视角看待他 人,学会欣赏和接纳不同的观点,个体发展不再局限于“自 我”的狭小视域内而走向一种关系性的彼此接纳和欣赏,这 些都是创造性转换的具体表现。从课程内容的变化到学习方 式的转变,进而臻至人生转换的目的。

(三)以“全人教育”唤醒课程的伦理价值 “全人教育”思想源于人类一直以来对完整人性化思想的追求,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个体的多样性,尊重不 同个体间以及个体自我与内心世界的合作与联结,与后现代 过程哲学的机体理论、事件理论中的整体思维、互依联结的 观点相契合,这种观点投射于课程领域,充分彰显其完整人 培养的伦理价值。

其一,以整合和互依的观点看待课程和课程中的人。强 调以整体、协调统一的视角看待课程,教育呈现于学生面前 的不是一种游离于生活实践之外的由多个科目组成的目录 单,“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18);

知识的传授不在于对外在生活的把握,更不能成为压抑学生 生活的工具,而应是包含复杂情感和精神交流的转变——对 话的过程;
课程中的人是身心统一的人,关注个体知识、智 慧、精神、心灵的统整和愉悦享受。

其二,以课程的自组织性和不确定性发展个体的创造性。

后现代课程专家多尔认为:课程的艺术在于创造不确定的状 态,并通过各种积极的“干扰”,激发其自组织的活力而使 课程成为开放的系统和个体转变的过程(19)。这种不确定状 态和自组织过程造就了具备开放理念的教师,同时,学生在 生疑解惑的过程中生成一些“异想天开”,培养创新的理念 和能力。其三,基于过程的课程强调学习者的生活体验且唤醒个 体的德性生命。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坦言:“目录单 似的课程可能会使学习者掌握大量关于太阳的知识,但他们 却始终看不到日落的光辉,体味不到生命的辉煌。”(20)将 课程视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事件”、一段旅程、一种不断 生成的文本,内含个体发展所需的间接经验,更重视个体在 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直接体验,这使得课程的生命力走出“知 识学习”和“德性成长”两极对立的矛盾,“德性生命”的 生长成为个体全面发展的根底。

三、过程哲学视域下的课程实施方略 基于过程思维的课程实施要求师生及所有相关者以生 成性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全面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及 应秉承的原则,创新课程实施的模式。“过程”既是核心, 也是目的和手段;
既是标准,也是尺度。

(一)厘清课程实施的分析框架 从实体思维看课程实施,其过程被异化、分裂为安排课 程表、确定教学任务、设计学习活动、选择教学模式、组织 并开展教学活动、对结果进行评价等一个个线性发展的环节。

这种封闭跑道式的课程实施忽略了人之灵性的培养,师生在线性流程的规训下成为“一团行动着的习惯”。基于过程的 课程实施以过程之美统整各活动因子,从过程性、全局性的 视角分析课程文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课程专家、 社区人、家长、学校文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自然环境 等多种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共同体,笔者在此将这 些因子从文本、环境、人物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统整,形成影 响课程实施的分析框架。

基于过程的课程文本提倡其整体性和建构性,从“过程 ——发展、对话、探究、转变的角度,而不是从内容或材料 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21),课程文本并非局限于固定的 教材,或一系列制度性的、指令性的文件,亦不是某种固定 不变的诸如规律、本质之类的意义符号,而是基于基础的指 导性文件,通过参与者自发或自觉的行为及相互作用建构生 成的意义网络,是隐匿着的无限的、开放的、不断扩展和生 成的“隐喻”。

在实体哲学看来,环境是由主体的人拨弄并利用的客体 世界,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摆脱实体思维走 出二元对立桎梏的课程环境,是指围绕课程本身及课程的实 施,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课 程本身是一种环境因子,同时处于各种外围环境之中,可以 从内部及外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多层次多维度去考量,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个体及群体心理等各 方面,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合作的、相互依存的、整体且生态的课程环境,共同影响课 程的实施过程。

经历课程改革,课程作为“公共话题”愈来愈被所谓“课 程人”思考和讨论,“课程人”被定义为“围绕课程改革的 公共论题发表主张和意见的专业人员或是大众媒体人员。” (22)包括与课程实施密切联系的课程直接承接者——教师, 课程管理者——校长和教研员,以及与课程决策、编写及标 准的解读直接相关的——课程或学科专家。除此以外,需特 别关注作为特殊的“课程人”存在的学生及家长。

在过程哲学关照下,“课程人”并非机械地、孤立地存 在,而是处于一种相互依存、不断地自我组织和自我建构的 创造性过程中,以个体或共同体的形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 挥作用。包括:(1)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课程人”——学 生、教师、校长、家长、教研人员及课程专家或学科专家, 每一个体都是精神与身体的统一,都是课程实施的行为主 体;
(2)作为共同体存在的“课程人”——由拥有共同目标、 共同活动对象的参与者组成。包括师生共同体、学校管理者 与教师的共同体以及课程专家与教师的共同体。共同体成员 是一种荣辱与共的互依关系,在过程中彼此包容、彼此悦纳,强调一种互动的整体感和生命感。

(二)确立课程实施原则 1.主体赋权参与原则 赋权概念与等级森严、分工明确的现代科层制有密切 关系,运用在组织管理学中,因过度赋权使组织容易陷入专 门化和等级化的泥沼之中,组织程序中的个体更易被视为 “没有思考的机器”。课程领域中师生的赋权需求来自于课 程改革及课程实施中由来已久的自上而下运作方式对教师 与学生作为真正的主角的忽视。

把握课程实施主体的赋权参与原则包含三个层面的问 题。其一,何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过程哲学对教学生活主体 的阐释已走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自我囚禁”式的单 主体命题(23),教学生活中不仅教师与学生,校长、课程专 家及家长皆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其中教师与学生是核心。其 二,何谓课程实施中的主体赋权参与?课程专家、学科专家 及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赋权现状毋庸置疑,师生作为课程的 主导者和行动者享有一定的外在赋权,更重要的是无关个体 身份和外在社会力量,而关乎个体自我信念和心理环境的内 在赋权,让教与学成为师生自己的事情,师生自觉成为课程实施的主导者和行动者。其三,成为核心主体的师生如何实 现赋权?教师赋权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只有在专业上 不断成长并成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课程决策,才能真 正实现内在赋权;
学生赋权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体参与的主 体地位,让课程实施从教师“上课”的视角转换至“学生学 习”的视角,使学生有成为批判性研究者并进行创造性学习 的可能。

2.内容与形式的实践引领原则 卢梭将获取经验的教育视为“事物的教育”而不是“书 本的教育”。孔子在强调“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 的同时要求学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可见,与事物、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教育更具魅力。课程实施 遵循实践引领原则,要求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强调师 生在观察、实验、分析、对话和争论中建构知识,将课堂延 伸至学生所能触及的任何角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或问题情 境中学习,教室成为学生研究成果的展览厅和交汇所。

实践引领的课程实施需结束二元对立的线性思维方式, 统整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依赖真实的问题解决理解复杂概 念和范例。课程主题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围绕生活常识、人 类发展和命运、社会公平、世界格局、生态环境保护等与人类现状及未来相关的实践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艺术的、通俗 易懂的表达形式进一步阐释、强化课程的实践意义。

3.目标与结果的生成性原则 传统实体思维坚信绝对真理的存在,认为任何事物的 背后都存在着唯一本质,并且是先在设定的。反映在课程领 域,课程实施的目标与结果是先在设定的,课程实施过程简 化为对固有“知识”的永恒追求和对科学的过度崇拜。

然而,人并非本质先定,而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变化过 程中的生成性存在。教育的终极目标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完 善,作为教育过程主要抓手的课程的目标与结果应专注于文 化和价值世界,更注重创新,更欣赏个性化发展,更重视意 义建构。预设的课程目标和结果仅仅是生成和发展的基础、 前提和参照物。因此,过程视域下应把握课程目标和结果的 生成性原则,强调个体以生命发展为基础的德、智、体、美 深层次递进发展和内在的有机联系及相互影响,强调个体生 命在生成发展中的完整性意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的整体和谐生成。

4.知识建构的境域性与审美性原则。麦克尼尔(McNeil, 1999)将课程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修辞的(rhetorical)世界,政府领袖、专家、教育董事等在其中对教什么及如何教 做出回答,课程改革、政策、目标、标准等与之相联;
另一 个是经验的(experiential)世界,教师与学生在此缔造 (enact)课程、追求他们的目标、建构知识与意义。(24)师 生作为经验世界中的主体被还原为现实生活中丰富的人,不 可能摆脱个体存在的历史与文化境域,其家庭背景、兴趣、 已有经验、价值观以及各人对课程内容的先行判断构成具体、 复杂且丰富的教育情境。因此,课程实施中知识的建构具有 境域性,面向主体及具体的教育情境生成不同的意义,富有 浓郁的个人境域性色彩。

过程哲学强调整合式发展,视学生身心为包含肉体和精 神的有机整体,强调身心愉悦在教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反映 在课程实施中强调知识的科学性与表现形式的审美性交融, 在问题呈现、结构安排、背景设置等方面独具匠心,既讲究 思维的激发,又追求视觉的冲突,使知识的建构臻至科学探 究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三)创新课程实施模式 基于过程理念的课程实施以主体赋权参与、内容与形式 的的实践引领、目标与结果的生成性以及知识建构的境域性 及审美性为原则,强调课程实施中教师、学生、社区、家长资源的积极参与以及彼此间的交往性,通过不同形式的共同 体寻求学习者之间以及学科之间资源的整合,探索相同主题 下的多种学习方式,意图使学习走出传统课程那种从输入到 产出的“控制学习”运作模式,而成为情境化的过程。

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模式不受学科限制,课程主题由师生 合作共同选择并进而组织课程实施的进程,在课程实施的过 程中实现学科之间的统整、教师及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彼此之 间共同体的建构。它既不是多学科课程、也不是科际课程、 跨学科课程;
它注重在体验中学习,更关注对当下知识的发 展和应用,而非仅仅为考试或将来作准备;
它以不同主题统 整概念和学科,强调师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愉悦感。

这里以实例对基于过程思想的课程实施加以描述。以Y 中学某地理课程故事为例,课程实施过程充分彰显了学科课 程之间的关联和整合,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之间资 源的整合,以及学科知识与学生、社会三者间的整合。

W老师在初一地理课中设计了“今年春游去哪里”的主 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提出方案。希望吸收数学、语文、英 语、历史、生物、计算机、政治、地理8个学科的老师参加, 试图通过这样的课程整合,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各科老师都 认为地理课把腿伸到野外尚可理解,却疑惑为什么要把腿伸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