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方法属于法学方法论学科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高校担任行政法学的教师搜集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迅速地理 解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近年来的行政法学教学和教学 调研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本篇论文从案例教学整个过程应该注意的环节 进行系统分析,把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得更加恰当和完善,最终实现教、 学兼得的授课目的。
一、精选典型案例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对培养权力与权利意识的作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一门部门法门类较多、法律现象较为复杂和抽 象的法学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除了要讲解大量的法条之外,还要学生理解很 多行政法的原理,诸如人民代议原则,程序公开原则,行政权控权原理等不同于 其他学科的一些基本原则。但是,大部分学生从小到大都没有跟行政机关打过交 道,不知政府机关为何物,为此,学生需要从大量的案例中体会政府权力和公民 权利发生冲突时的那种权利保护意识,要培养他们敢于说话,敢于对话国家机关 执法人员的精神,当然学习行政法一些知识后,更主要的是合法维权,合理申辩。
(二)案例教学对深入讲解行政法条的作用 行政法门类繁杂,部分法众多,如果单纯用课本上的知识讲解是万万 不行的,每一个部门法都对应一个行政领域,诸如教学、卫生、交通、质检、税 收等领域,如果通过部分案例的讲解,对上述领域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进行现 实还原分析,讲授效果无疑是明显的。另外,行政法多变化的特点和大量自由裁 量条文的特点也促使案例讲解在学生理解行政合法行为和合理行为过程中的重 要性。(三)案例教学对行政程序理解的作用 行政程序法在行政法课程讲授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篇章,如果不通过案 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程序的力量,他们对程序公正公开透明概念的理解肯定 是模糊的。
二、怎么选择典型案例 鉴于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如何选择案例成为我们备课过程中一个重要 环节。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选不选案例从哪里选选哪个案例 首先第一个问题,选不选案例这里的意思是在某一章的教学中,使用 案例是否恰当的问题。因为,某些章节的授课中,不使用案例而通过其他的讲授 方法更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我们以姜明安教授编写的第五版《行政法与行政 诉讼法》为例,在本书第二编当中,对行政法主体制度的讲授就不必用大量的案 例来分析,因为他们就存在在社会上,学生在某种角度上就是相对人,如果此时 就用大量案例分析就有点多余了,学生也不见得就能理解记忆,相反,倒可以让 学生在空余时间去一些政府单位来亲身感受。
第二个问题,从哪里选案例。如今网络上的案例很多,行政法学者所 著行政法案例选编也较多,还有生活中经历的案例,更有模拟的案例。笔者认为, 在这个问题上,选择的标准是授课老师对什么案例理解的最为深刻,如这个老师 亲身经历过一些案子或者他亲眼目睹过一些案例,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典 型案例如果这位老师能从头到脚的挖掘出案件细节,也是适当的。
第三个问题,选哪个案例意思是对于一个内容的讲解,有很多类似的 案例,怎么选择一个恰当的来讲解的。我们仍以姜明安教授这本书的讲解为例, 该书第191页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进行的讲解,该节第二个要件:行政 权的实际运用,书中列举了鲁瑞庚诉东港市公安局悬赏广告纠纷案、平安村红卫 组诉于都县人民政府山林权属纠纷案、中国华源实业总公司无锡公司诉江阴进出 口商检局行政赔偿案这三个案例。对于这三个案例,笔者认为使用第一个较为妥 当,原因是该案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并且悬赏广告性质的理解较为容易。所以, 选哪个案例的判断标准应该是该案对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否接近,并且是否能充分 说明这个讲授内容。
三、如何系统分析案例案例如果被确定下来了,下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授课教师如何分析案中 的案情、当事人、证据以及法律依据。这个阶段是老师首先学习理解案例的过程, 所谓以己昭昭才能使人昭昭。
首先,案情的分析要结合所讲内容的深度来决定。例如,在讲到行政 主体一章时,无须讲解那么多具体的案情,但是行政主体涉及行政诉讼的原被告, 所以,这个地方除了讲解哪些人和机关是主体外,还要分析行政主体判断的标准, 即主要依据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利益相关度。如果是讲解法律依据的适用,要侧 重于案件事实清楚的前提下,分析相关类似法条的可依据性,而不再对事实部分 进行再讲解,从而达到有的放矢,明确教学目标。
其次,运用“行为分析法”进行案例的深度挖掘。对于分析案例的方法, 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若干探讨,诸如法律关系分析方法[1]:通过理顺不 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地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 权利义务关系,从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三段论的适用已确定适用法律,做出正确 的判决;请求权基础分析法[2]:以请求权为基础,围绕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议, 寻找正确的法律规则;三层次分析方法[3]:以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为基础,进一 步构架制度与程序以及政策与策略两个面向的考量……等等。
通过对以上分析方法的研究,笔者认为,行政案例教学的方法都围绕 着对一个问题的必然分析——具体行政行为。无论请求权分析法的请求事项是什 么,请求权基础离不开具体行政行为,无论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解析的是什么法律 关系,首先要认定是何种行政行为,无论三层次分析方法针对什么案例,每个案 例都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范畴,故而,伴随着实践中的教学经验(主要是课堂教学 而不是实务中的案例判决),笔者认为“行为分析法”更适合高校行政法课堂的案 例教学,原因如下。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行政法这门课程学习之最大目的即是分析 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行政行为,没有这个行为,一切行政纠纷的解 决无从谈起,这也是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立法之根本。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 行政强制,具备法定的构成要件,该行为即可进行分析以便使用复议程序或者诉 讼程序。
按照目前学术界通行的研究结果,具体行政行为主要由四个要件构 成:①第一,行政权能的存在(行政机关有没有行政权) 第二,行政权的实际运用(行政机关用没用这个行政权)第三,法律效 果的存在(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有没有行政目的) 第四,表示行为的存在(行政机关有没有将行政行为表示给相对人) 这四个构成要件是必备的缺一不可的要件,也是具有逻辑关系的。对 于教师来言,在备课的时候,每一个构成要件在实践中都有相应的案例可以使用, 并且结构紧密,效果明显。
其次,运用行为分析法,即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具体行政行为能够很明 显地区分它与非具体行政行为,例如从第一个要件来看,行政权能存在即可往下 分析,不存在就可以直接否定该机关的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特别是这个四个 要件非常容易区分它与抽象行政行为。
最后,具体行政为能强制性地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 消灭。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用以执行行政法规范的手段,它要具体实现行政 法规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由于是国家行政权的具体运用,因而具有 强制性,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对于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变动,结合案例 来分析他的变动无疑对学生理解其中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四、如何讲授典型案例——逐一讲解,整合分析 运用行为分析法分析案例之后,备课活动基本结束。在课堂上,这些 案例又如何展现给学生呢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笔者认为,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章节的理解在整门课中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其他知 识的讲解所用到的案例较为简单,所以在此只分析如何在课堂上讲解具体行政行 为的案例,以便学生能及时消化理解。
首先,在讲这一章节之前,利用有效地电子传输工具例如邮箱,QQ 群等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案例,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可以在上课前十分钟让他 们自己阅读了解,这一步称之为“感受案例”。在这一过程中,告诉他们接下来的 作业是什么。
其次,让学生讨论交流案例中的争议焦点是什么,也就是四个构成要件具备不具备的问题。这里要说明的是,案例是放在每个构成要件标题下的,是 要一个一个讲解的,而不是随便拿过来让学生分析。讨论完后进行提问,由教师 进行归纳总结,这个过程称之为“案例焦点分析” 然后,讨论为什么不具备这个要件,这里举例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公 布的典型案例罗伦富诉四川省泸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交通事故责任 认定案中,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确认行为存在不存在法律效果这个问题是值得讨 论的,学生会认为公安局的认定没有针对相对人,只是履行职务的行为,没有像 行政处罚那样明显的针对权利义务承担行为,但是责任认定行为直接关系到道路 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承担民事责甚至承担多少民事责任的 问题,所以具备行政法律效果。对于这样的案例,要讲解透彻。这个过程称之为 “焦点原因分析”。
最后,整合所有的案例,回忆,消化,理解。布置作业,加强认知。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章节,对行政法律关系中各种行政行为的 分析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具体行政行为分举 例分析,以期能得到多数高校行政法课程工作者们的认同。
作者:倪德海 来源:学理论·中 2014年5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