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要 求作了定位性的规定,即“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 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 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培 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初 中思想品德课在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功能过程中暴露 出不少问题和危机。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心育与德育功能缺失的表现 (一)心育与德育的方法单一且拘泥于形式化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心育与德育方法单一化体现在思想 品德课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时,往往把“说教”、 “传授”、“灌输”作为主要方法,以至于其他方法得不到 有效地的运用。很多政治教师在实施心育与德育时也没有对教育方法进行研究,直接就给学生灌输教材上所说的“生理 与心理的协调发展”、“集体主义”等,很少通过情景教学、 实例启发、讨论体验等过程去感染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对 思想品德课传授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在认知上很少能够 接受,抑或是接受了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践 行,更不要谈学生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提高自身的道德 素养。而形式化主要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虽然在备课时 按照模板制定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但更多时候 并没有真正渗透到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没有按照学生身心发 展和道德教育的规律开展。
(二)中学生在心育和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够明显 正如前面所分析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所采用的教学 方法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道德灌输,教师成了思想 品德教材的代言人,照本宣科、生硬地将教材中的知识和道 德原则灌输给学生。这样往往只解决了学生对良好心理品质 和社会主义道德知识上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忽视了 中学生对这样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信与不信的问题,以及 行为上的实践问题。
(三)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 面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中学政治教师是自 我的代言人,在课堂教学中总把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人生 信条,不论其是否真的合乎真理和道德,完全渗透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这样 一来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宣扬和标 榜的道德价值和模仿教师的行为模式;
要么学生产生怀疑甚 至排斥,因为有可能教师个人的道德信念和学生的生活经历 是冲突的。“学生在道德成长中具有只提醒,任何强制的价 值灌输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不道德的。”所以,初中思想 品德课堂上心育和德育缺失的危机,不利于收到良好的成效。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心育与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 (一)新课改对执教者和教育对象的冲击 近年来课程改革上了快车道,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是敏感的,心理 问题不可忽视;
另外,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过去是被遗忘了的。
经过反复的争论和实践的检验,人们才慢慢懂得了心理健康 教育和德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对于执教者和教育对象的 冲击则是执教者很难改变既往的教学习惯,学生很难真正在 课堂上打开心扉。
(二)现代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导 致价值取向多元化。由于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的 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学生面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道 德选择上的困惑。思想品德课堂如果一味强调社会主义道德 原则的集体视角、完全压制个人的道德取向,只会使学生对 政治课所传授的东西产生质疑,甚至造成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极大反感。比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规模拆迁, 使得城郊出现了很多拆迁户,继“富二代”、“官二代”、 “星二代”之后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拆二代”。给这些 “拆二代”讲解《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一来,他们觉得 不需要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努力学习;
二来,学生对于勤劳 和科技等的理解比较肤浅。针对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心育 和德育面临的危机,探讨解决危机的方法和路径,对加强中 学心育和德育工作,重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育和德育功能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心育与德育功能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重建 (一)推进心育与德育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中我运用“三自一导”法,也就是在教师的训练 指导下,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使学生由被 动的学习客体转变为学习主体。另外适当地采用一些寓教于 乐的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让 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真正领悟到学习的内涵,体验到思想品德 课能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从而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帮助 学生进行心理品质锻炼,提高心理品质水平。心育与德育方 法的改革依赖于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形成一个心育与德育方 法多样化的教育环境。而心育与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应用对政 治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除了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 德行修养,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对教师德育方 法的认同。(二)塑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以学生为主首先要确保政治教师与学生在心育与德育 选择上是平等的,不能出现教师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学 生的情况。另外,教育要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 和情感实际,要符合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要多去了解学 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当中。
(三)遵循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多元化相统一的理念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只立足于社会、国家、集体,一 味强调社会的道德取向要优先于个人,将会导致个体道德的 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树立起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多元化 相统一的德育观念,中学政治课的心育与德育功能终究会在 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分崩离析。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 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 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提示, 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 布惑,或是在心育与德育教育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录像、表演、 歌曲等激发情感,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效。
(五)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素质是教师所具有的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以及文化 素质的综合,它能够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并具有系统结构。
政治教师除了应具有教师的共性素质外,还应具有其独特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它是政治教师的为师资本,它会影 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决定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心育和德育功能的重建,这里只是从危 机出发进行浅简的剖析。要想真正走出困境,除了推进教育 方法改革、塑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遵循主流价值观 和价值多元化相统一的原理等这些措施之外,还需要社会、 家庭等全方位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 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马亚军.初一政治课渗透心育的探讨[J].广西教 育学院院报,2012,(1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