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 小学科学课程是从以前的自然课程发展而来的。2001年 小学科学课标将科学课定位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 蒙课程,不但加强了自然课中科学知识的获得,同时强调了 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兴趣的培养。2017年小学科学新课标, 将科学再次定位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但是 因种种原因,小学科学课程被边缘化,甚至被称为“副科”,学校、家长不重视,导致科学课教学困难重重,学生没有享 受到应有的、良好的科学教育。
(一)师资不足导致教学低效。首先,因师资的原因, 部分乡镇小学根本不开设科学课。笔者参加了2009年省级的 科学课骨干教师培训,参培的科学教师(含兼职)仅占五分 之二,令人沮丧。而7年后的2016年,笔者又参加了某县的 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参训的专职教师几乎为零, 情况并没有改观。
(二)课时安排不合理致使教学不深入。目前小学要求 每周开设3节科学课,能够开足课程的学校在排课时没能处 理成两节连堂,使得科学课的很多实验没能充分开展,有时 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赶在3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不能对探 究活动进行深入挖掘,严重影响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三)教材编排增加了教学的差异性。以教育科学出版 社出版的2001年课标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为了吸引学生兴 趣,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卡通图片,而文字叙述则偏少,这 就造成了教师及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困难。虽然教师可以通 过课标、教参对教材进行解读,但学生自学的难度加大了, 造成了教学差异性大。
(四)家长缺乏对孩子普及科学知识的引导。当年一句 “不能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让奥数、英语、艺术类的兴 趣班门庭若市,而科普知识兴趣班则门可罗雀,这使得现在 的小学生缺乏对科学的了解,甚至对科学不感兴趣。二、科技馆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渴望。“激发 每个人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可以说是科技馆所存 在的意义。笔者小时候鲜有机会到科技馆参观,在为数不多 的体验中,对其中一些展品记忆犹新。记得馆内有一个“ 锅 头”,两边的提手很厚、很光滑,用双手掌心快速摩擦把手, 锅里的水就会四处飞溅,特别有趣。每次去科技馆,这是必 玩项目,很多孩子在排队,恋恋不舍。网络发达之后,笔者 专门去查了这个“锅头”原来叫“鱼洗”,在唐代就出现了, 其中蕴含了共振的物理原理。可以说,科技馆的很多展品值 得细细品味,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渴望。
(二)提供探究的场所,契合四位一体的科学课目标。
2009~2017年,广西科技馆从开发科学工作室到组建创客工 作室,面向公众开放,提供了探究的场所、器材和无限可能。
在这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得到了 充分体现,正与小学科学课标提出的“四位一体”目标相契 合。
三、“依托科技场所,学校教授课内知识,科技馆拓展 课外知识”的教学新模式 2009年10月30日下午,笔者组织本校四(6)班的学生 来到科技馆,开展了第一次教学活动。在科学工作室,首先 由本校的科学教师植老师给学生教授教材中《水能溶解一些 物质》一课。听课环境的改变使得学生格外兴奋,他们都热情高涨地进行科学实验,了解到盐、糖等物质能够溶于水中, 通过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
面粉、沙子不能溶解于水,但可 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科技馆的劳老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溶解 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制洗手液》这一拓展内容,带领 学生使用增稠剂、香精、色素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去油污 主要成分),制造出一瓶瓶色香味俱全的洗手液。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日用品,居然在自己的小手中神奇诞生了!孩子们 兴奋异常,手捧着自制的洗手液,要把这份独特收获与爸爸 妈妈、好朋友分享! 这次活动是对学校和科技馆合作教学模式的一次重要 探索。学生非常享受这样的氛围,从中体验了动手的快乐, 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从2009年开始,笔者利用科技馆志愿者 的便利条件,多次开展了实验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寻找科学教材与科技馆展品的结合点。教师要通 过梳理教材,将小学科学课的教材内容与馆内展品结合。如 科技馆中的“生命科学”展区,可以与科学课本中《生命》 单元相结合,更形象地呈现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使抽象的知 识形象化,更便于学生观察,达到教学目标。又如教学科学 课《点亮小灯泡》,当你苦口婆心地讲用电安全时,把学生 带到科技馆“电力科普展厅”,让他们感受一下那里的“电 流过大起火模拟”,安全教育无声胜有声。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科技馆教学 中,活动组织尤为重要。学生是科学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爱玩、爱动手的特点,同时也要根据教学 条件设计活动,便于操作。如在三年级下册《造一张纸》教 学中,广西科技馆开发的《再生纸》资源包操作简单,过程 清晰,适合小学生开展活动。学生课后拿着自己造出来的再 生纸互相写信,探究兴趣浓郁。
(三)对科学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教材中能直接利用科 技馆展品讲课的课程不够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在选课题时认 真全面分析教材与馆内资源,发掘可利用素材,更好地将两 者结合,避免牵强地将两者拼凑。如教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空气》单元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他们投入到这“看不见”的学习中呢?笔者把学 生带到了科技馆,馆里的“空气炮”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 将他们对空气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四)挖掘科技馆展品的生活性。谁说科学都是不可靠 近的,广西师范大学兴华科学探究馆的一次活动带给了笔者 很大的触动。兴华科学探究馆展示了一辆以高压锅为动力的 组装“蒸汽机车”,简单、完美地诠释了瓦特的蒸汽机是如 何运转的。这让笔者深刻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从来 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又比如“自制棉花糖机”,当街头巷尾 美味的棉花糖从学生自己用可乐罐、酒精灯、小马达做成的 机器中挥洒而出的时候,学生们兴奋无比,眼睛里充满了智 慧的光芒! 总而言之,学校科学教育与科技馆相互合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学校和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促进学校科学课堂教 学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