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端午节 > 原生态课堂教学的野狐禅:野狐禅

原生态课堂教学的野狐禅:野狐禅

来源:端午节 时间:2019-10-16 07:49:09 点击:

原生态课堂教学的野狐禅

原生态课堂教学的野狐禅 一种教学主张往往是教学风格的抽象,而无论是教学主 张还是教学风格,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必然同人生经历密切相 关。我的人生经历十分简单,从中学之门进入大学大门,再 从大学之门走进中学之门;
后走出中学之门,又走迸成人高 校之门。投资领域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 子里。”在经济领域这是真理,但在我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生 涯中,我把生活与职业都放到了一个篮子里,还自以为收获 的比分别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丰硕得多。原生态教学观,就是 我唯一的一个篮子里的重要“物件”。

自卑的教学起点是原生态教学观脱胎的产房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于我而言是教研结合的过程。我越 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本着自己认可的合乎语文教学之道的 “想法”在“做法”上落实,再不断地把“做法”上升到“说 法”。我的这种意识很强烈,贯穿教学与教研的始终。

1.“蒲柳之姿”难授“桃李之教” 1985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到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教书。

学校的生源条件极好,我觉得在学生群体中自已是最弱的, “蒲柳之姿”怎能授“桃李之教”?所以,除了刻苦努力, 我别无选择。

幸运的是刚毕业,李光琦老师就告诉我,要“长能耐, 立规矩”。他当时不经意的“戏说”,被我奉为专业发展的 “六字真诀”,对现状的认识促使我以研究文本为重心。在课堂上,如 果不能令学生信服,学生不会对你表示言语上的不满,但他 可能公然在你的课堂做数学题,看别的学科的书。我曾经真 诚地告诉许多认为生源条件好的学校容易教学的普通学校 的老师,如果你有自尊,你就会感受到自身学养不足在聪明 的学生面前的尴尬和无地自容。我必须让自己脱胎换骨,而 当时认为脱胎换骨仅仅是从积累自身的学养开始的,这固然 远远不够,却不吃亏。

我迫使自己划定底线:绝不因为从中文系毕业,为了显 示自己比学生强,便用大学中文系的学科话语云山雾罩地蒙 蔽学生,以此得到一点可怜的自尊;
我必须用他们熟悉的、 生活化的语言教他们——这正是我的朴素直觉的原生态教 学观的肇始。

2.教学生学会的自己要先学会 张翼健先生曾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有 创造力。”对此,我深有感悟:教学生会的,自己先要会;

教给学生的,自己必须先会。

语文学科最基本的就是读写能力。关于读,我的积累都 是围绕着这一方面展开的,而且效果不错。自己成为读者了, 才能体会学生这个读者群体的感受,作为广泛意义上的读者, 我和学生面对的文本是平等的,但我是先行学习者,我的读 书体验很可能是学生读书体验的有价值的个案,这是可贵的 教学资源。关于写,在大学期间我就很看不上写作,我那时认为写作不是真本事。这种狭隘的认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 在大学期间我没有形成较好的写作能力。可是现在我要教学 生写作,自己不会写怎么教别人会写?除了跟学生一起写 “下水”作文,别无捷径。

当年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组有“八大金刚”,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绝活儿。他们住单身宿舍时,经常指定一个题目.提 笔就写,看谁写得好,相互赏鉴、评点。我十分陶醉老一辈 的这种雅好,便暗下决心,把当年的“传说”变成真实的行 动。于是我补上了大学时偏狭陋见给自己造成的写作能力欠 缺这一课。

3.努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多面手 从自己会到教学生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教 师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还要懂得学科教学的艺 术。而合理运用教学艺术要以技能为前提。

“外功”是我特别看重的教学技能。在我的语文学习过 程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荷塘月色》时声情并茂的朗读,给 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们不是专业播音员,嗓音可能 不那么好,也没有专业人员那样的技巧,可是,在课堂的特 定情景中,针对特定的文本,面对特定的对象,只要能把自 己的理解读出来,就会受学生喜欢。我不仅在自己的课堂上 重视朗读,出去参加教学活动也非常注重朗读。2006年,我 参加中语会“特级教师西部行”的活动,在西宁市一中执教 《赤壁赋》,以读代讲,朗读占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教学效果很好。

无意间看到一位字写得非常漂亮的人士,原来他的语文 老师字写得特别好,他想得到老师的青睐,就特别在意自己 的字,努力临帖,后来也写了一手好字。我非常遗憾自己没 有福气遇到这样的语文老师,我的字至今也不像样子,每当 讲起这个话题,我都要先检讨自己。当年上公开课,总要请 字写得好的老师板书一遍,我再反复临摹。我认识到写一手 好字对于语文教师多么重要。

演讲能力有多重要,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时候用得上演讲, 这且不说,语文教师总要有渲染能力,总要把事情说得活灵 活现才好,所以这里强调的演讲能力,突出的是现场的渲染 能力。

综上,能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写一手漂亮字,能 生动地演讲,这是语文教师的“外功”。有了这几项拿手功 夫,可以让语文教师的教学富有艺术性。

有了这几项技能后,我开始尝试不同的课型,力图做语 文教学的“多面手”。

我上的第一节课是《天山景物记》,第一节校级公开课 是《(呐喊)自序》,第一节市级公开课是《祝福》,第一 节省级公开课是《过秦论》,第一节东北三省的公开课是《议 论文立意训练——逆向立意》;
上过的公开课课型覆盖面很 广,且不上重复课,力图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有所突破。这 些公开课都获得了成功,在课型上我实现了“多面手”的目标,但这都属于常规教学层面的“多面手”。

“多面手”不仅能教课、教好课,还要作专题讲座;
“多 面手”要会命题,以不被杂乱的题海蒙蔽,有辨别真伪的法 眼;
“多面手”要会写教研论文,把做法升华为说法,教学 实践成果化,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我把这些叫作“内 功”。我是这样划分内功层级的:知识(本专业、非本专业) 要扎实、渊博,这是物质基础;
研究能力要务实,还要灵活, 就是能坐得住冷板凳,又勤动脑子;
要有创造性思维,不墨 守成规,研究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帮助学生找 到适合自己的特殊规律。

4.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李光琦老师经历坎坷,富有才气,表达能力强,富有感 染力;
他的课堂教学是随性的、生动的、灵活多变的,20世 纪90年代在吉林省独领风骚。作为他的开门弟子,我吸纳了 他的教学风格,初步形成了快节奏、大容量、灵活多变的特 点,十分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

1996年我已经成为语文组的“二副”,其他两位组长都 是20世纪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放手让我全面参与语文 组的工作。我开始采取“集团运作”的方式带领青年教师齐 头并进;
得益于那场语文大讨论,我们利用组会时间学习、 研讨,在实践中探索。

2002年12月,我在学校荣誉教师上示范课的活动中,总 结出古诗教学“九字诀”: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这是学校首次高级别的名师公开课,我也开始走向在中学的巅峰 时刻,2001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02年被评为学校首席教师, 又成为吉林省首届“科研型名师”。

那时学生正处于高三会考前夕,课文已经讲完,总复习 还没开始。为了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我决定讲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题2003年开始以主观形式命题,当时还缺少必要的 理论指导,因此选题具有挑战性。我对1994年以来的古典诗 歌鉴赏题作了归纳,得出了规律性的东西,把规律性的知识 教给学生,然后请学生当堂解决关于鉴赏的问题,学以致用, 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本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尝试了在高三总复习阶 段如何真正为学生着想,如何在课堂上真实再现学习过程。

我按照课程进度自然进行。我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搞虚假的 繁荣,一定要滤去泡沫。我把这次活动当作自己不断进取的 新起点,力图使自己名实相符。此后的两年,我决定离开一 线,我的“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九字诀”虽然没有 机会在自己的课堂上继续实施,但我并没有止步,我从自己 的课堂走向别人的课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打磨、完善, 渐趋佳境。这是一次盘点自己以往的教学特色,又针对教学 现状的一次归纳性的讨说法的原生态课。

自信的教研经历是原生态教学观发展的动力 1.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 2004年,我从教员转为教研员。虽然转了岗位但并没有改变专业,根本的变化在于从以教为主变成以研为主。研什 么、怎么研这是必须定好位的。201 1年5月我出版了专著《在 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书名就是我对自己工作的重 新定位。

我有20年的“形下之作”,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专 题研究,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调试实践操作的方向,不断把 思考成果化,我始终要做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实践家。这就是 我的定位——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

这个定位要求我不能离开中学一线的教学实践,所以我 还受中学的邀请去上示范课。我自己定位的“研究课”,不 加雕饰,原汁原昧,从来都是他们“点课”,我按照教学进 度上课,从不挑课,而且不计较所谓成功与失败,只管展示 我的原生态追求。这时的教以研为目的,这是我教研的特色 之一。我的教研成果,基本保证每年发表三四篇核心期刊的 文章,偶尔还有重要学术期刊的,出版专著《高中语文教育 评价》《张玉新讲语文》《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 每一本书都是对自己的阶段性总结,每一本书都有新的突破。

2.“导师工作室”直接催生原生态教学观 2012年3月12日,“张玉新导师工作室”正式挂牌,这 是我教研生涯值得铭记的一天。这是吉林省教育学院对我教 研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我教研特色的充分认可。结合自己 的特点,我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力求培养更多的“全能型” 青年骨干教师。这一年我上了二十多节课,不是“应邀”,而是“硬要”,都是随着所到学校的进度,不试讲,不雕饰, 全程真实“现场直播”,然后学员们评我的课,我“以身试 法”,毫无保留。

学员在评课时直觉地称我的课是“原生态课”,通化一 中的韩春泉这样评价:“原生态”这个词本身虽然欠严谨, 但非常符合您的风格。比如您的理论之一,语文的民族化, 这就是回到语文教学原点;
比如您教学中特别主张问题从学 生中来,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原点……很多的原点构成 了一个生态,就是“原生态”。我很认同这个评价,因为这 些都是我说过的或做过的,也是要求学员们这样做的。这就 是我的原生态教学观的正式登场。

3.“原生态”教学观的建构背景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加快教学进度、延长教 学时间,把语文课窄化为试题训练课。学生在这种超长的教 学时间内饱受煎熬,教师只好稀释自己的教学内容,因为无 法让每节课都鲜活、生动。其结果是:教师身心疲惫,产生 深度职业倦怠,学生厌学,教学效果极差。有的学校在高一 下学期就把必修、选修教材讲完,开始所谓的“一轮复习” ——完全针对高考的试题训练。这样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 学生,都不能进入正常的教、学状态。

4.“原生态”在语文教学上的指向 “原生态”这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最近在各种媒体之间 广泛流传,我只是借用它来总结自己关于语文教学的一种主张。我的“原生态”语文教学观,着眼于语文教学的“返璞 归真”。就教学上立意,是立足于方便学生学习的教学,而 不是方便教师教学的学习;
就教学艺术上立意,是摈弃雕饰 与浮躁,讲求朴实、扎实、真实;
就学习上立意,是生本课 堂,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自然本性,以 学生的现实水平为基础,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普遍的提 高;
就课堂氛围上立意,是学生在场的、真实性参与的、没 有虚饰的诗意、灵性、激情、浪漫、朦胧、神秘、美感的自 然真实的课堂教学状态;
就学习方式上立意,学生在自主、 自由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内 在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究、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就课堂教学魅力立意,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 产生高峰体验,即使人豁然开朗、幸福快乐、欣喜若狂的体 验,是自我实现的状态,是一些心醉神迷的时刻。

“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就是以生为本,让语文学习回归 到其内在规律上来,在语文学习中启迪灵性,追求语文学习 之道。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