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媒体时代的内涵及特性 1.1 新媒体时代的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时代指一个以 新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媒体形态,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 合时代。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这 些新传播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汇集和传播, 已经和正在颠覆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甚 至是生活方式。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 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 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
1.2 新媒体时代特性 (1)快捷的承载性。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不受时 空、地域的限制,信息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且容量之巨大、 更新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新媒体媒介以其无穷的容纳 量将新闻热点、国家大政方针、最新时事等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2)虚拟共享性。新媒体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使虚 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互动性增强,学生在论坛、博客等网络 空间共享彼此的信息,利用快捷的网络载体获取资源。
(3)无限开放性。新媒体技术下,网络教学打破了教 学的时空、地域限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载体 进行远程授课、探索性学习等,使学习信息全方位交融。
2 新媒体时代下学校公民教育的机遇 (1)新媒体提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新平台。作为新兴 媒体,互联网的优势显而易见。学校德育信息网的构建以及 多媒体德育软件的出现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 像交融的特点,全面而形象展现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大政 方针政策、新闻时事热点,受教育者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网 络平台关注最新的动态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价值判断、 分清良莠,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国家认同感,潜移 默化地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的感染力,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 公民教育的目的,发展公民品格,尤其是道德品格,因而网 络成为学校公民教育的“第二课堂”。
(2)新媒体鼓励了学校公民教育主体的参与性。新媒 体的主客体平等性要求学校进行公民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 本。新媒体的承载性和共享性,赋予了受教育者广泛的选择 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权利,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价 值观念、崇高信仰自主选择网络信息,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中,运用可理解性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彼此交流,拓宽 视野,人人有权参与,人人平等参与,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受 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和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 时可以使教育者真实地掌握受教育者的关注焦点和心理动 态。例如,可以在网络论坛中就环境污染、社区服务建设等 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问题展开讨论,“以理性的方式进 行协商、对话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议题来展开的,而不是非 理性的吵闹、争论和互相责骂。”以平等的身份平等地对话 交流,同时,要认清传媒话语的伦理立场,是以什么身份说 的,为谁说的,说了什么,说的目的何在,因为不同的伦理 立场,传播的话语是不同的,伦理立场对于人们“行为应当” 的要求与他们的实际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相关,学校公民教 育在发挥受教育者主体参与性的同时,应加以规范的引导。
(3)新媒体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社会影响性。有关 研究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广泛传播政治信息,使人民 了解政府政策和政治形势;
二是有助于形成与他人的共同情 感或同他人保持认同意识;
三是有助于产生巨大的统一化的 影响,从而使国家保持统一。学校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 受教育者的公共意识、公共德性和公共精神等公民品质,为 受教育者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而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同化 等作用,为受教育者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平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国家的认同感和提高国家责任意识。
3 新媒体时代下学校公民教育主体面临的挑战 (2)对公民教育主体的价值理念提出挑战。新媒体时 代中信息伦理是多元的,这是对于多元文化的有力回应。然 而,多元的价值理念必然对受教育者的信仰产生冲击,使他 们处于矛盾与无所适从当中。“个体伦理无法使个人的行为 保持全方位的恰当性,公共伦理无法使社会维持相互协调的 人心秩序。” 尤其是在现在的大众传媒时代,借助于大众 传播媒介的粘合和催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更 加紧密,并结成了一种共谋关系联盟。于是,大众传媒产生 了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成为一种社会权力结构的形式。
而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所进行的审美创造,使大众传播的一 体化作用在对受众精神领域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独具特色的 媒介文化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网络、手机、 微博、电视等无时无刻不在传递最新的信息,然而面对同一 事件可能会出现多种声音,这与传播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 份有关。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巨大的社会覆盖面,作 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种言论机关直接影响着亿万群众 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上下沟通、引导舆论、争取民心以及 统一意志、整合各民族利益等方面的一体化作用不可小觑。
而这恰好引导受教育者要站在公共性立场,以公共利益为准 则来判断是非,这也正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魅力所在。
新媒体时代以其强大的覆盖性和兼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方式,合理地利用新媒介 的优势,扬长避短,直面新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 叶飞.学校教育中的”公共交往”与公民品质的培 育[J].教育研究,2012(9). [2] 刘东建.新媒体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面临 的问题[J].泰山学院学报,2009(4). [3] 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