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春节 > 似我效应【期待效应在留守儿童教导中的运用】

似我效应【期待效应在留守儿童教导中的运用】

来源:春节 时间:2019-11-30 07:47:12 点击:

期待效应在留守儿童教导中的运用

期待效应在留守儿童教导中的运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给予诚挚的期望 时(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 状况等个人因素对其未来发展的潜力推测被称为教师期望), 就会用赞赏的积极情感对待学生,使学生得到感染;学生也 会对教师产生更深的信赖,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并积极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望 的深沉情感,其中包括关爱、鼓励、理解、信赖、尊重、坚 信、严格要求、期望等内在的复杂心理体验。在这种情形下, “教师的情感反映为一种独特的期望,它通过教师的眼神、 笑貌、嗓音、手势等各种暗示方式,含蓄地、间接地对学生 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作用,从而来振作学生的精神, 激发其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2〕。可见,皮格马利翁 效应有三个关键点:教师的正面期望(期望是以各种激励符 号为表征的)、学生对教师期望符号的正确理解与信任、学 生获得激励后对学习的加倍投入。这三个条件是皮格马利翁 效应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

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外出务工半年及以上, 留守在家或寄养于他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而由他人或父 母单方照管的儿童”〔3〕。(当前学术领域中的留守儿童通 常都是指农村留守儿童,所以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对以上两个 称呼未加区分)有关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原因、影响因素、解决对策,学术界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 作为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儿童阶段,教育 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恰恰是在这个阶段,父母与子 女在生活空间产生分离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农村基础教 育硬件和软件相对落后导致学校教育功能弱化,农村社区文 化发展水平滞后、农村生活“空心化”导致社区教育功能弱 化。以上种种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质 量。首先,从家庭教育来看。在儿童的初始社会化阶段,父 母除了承担养育功能之外,最大的责任便是家庭教育。从教 育的供给来看,该阶段儿童教育主要来源于父母,而不是学 校。只有转入继续社会化阶段后,学校才成为儿童教育的主 体。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其家庭教育仅能通 过间接(或短期直接)的方式进行,无法完成学业辅导、德育 熏陶、习惯养成等深层次的教育任务,这无疑大大弱化了家 庭教育的功能,从社会化理论来看,此种结构对低龄留守儿 童影响更为显著。同时,父母外出务工虽然改善了留守儿童 的经济生活条件,但无疑减少了父母对儿童的生活照顾、影 响其身体健康,增加了农活及家务劳动时间、影响其学习时 间。其次,从学校教育来看。由于长期的教育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享受到的教育投入少得多。这就 导致了如下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出生率下降, 在有限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很多村级学校由于招生困难而被 合并,使得大量儿童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上学,受教育机会不升反降;在待遇、生活条件的差异下,农村师资资源流失 严重,大量教师寻找可能的机会从农村流向乡镇、从乡镇流 向城市,弱化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农村教师受教育程 度相对较低,且与城市教师相比欠缺继续教育的机会,在教 育方法和手段上落后于社会现实需求。以上种种状况对于农 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造成了不利影响。再次, 从社会教育来看。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 农村社区出现了普遍的“三留守”问题,“38、61、99部队” 成为了农村生活的主体,这是造就农村结构的“空心化”的 一个主要原因。在这种基本态势下,农村主体力量弱化,农 村社区活力降低。同时,也正是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农 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社区监管力量、文化熏陶力量、教育机 会都相应减少,从而弱化了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

最后,从生态系统理论来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社会教育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学校在这个体 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链接家长、社区的一个关键环节。所 以,加强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了当务之急。儿童教 育机构是一种社会组织,它与其它组织一样,有着自己独立 的层级结构和运行环境。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激励机制在这种 组织中同样能够发挥作用。“新近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认为, 事实上甚至到大学阶段,教师的意见也仍然会高度影响学生 的自我概念状况”。〔4〕只要教师在自己所创设的教学环 境中,对学生传达出各自适当的期望信号,学生理解了这些信号,并且在这种激励之下加倍投入学习,留守儿童教育中 也是能够充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运用时下,教育系统中极力呼吁 “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 入,在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教育中尤应如此。将皮格马利翁 效应运用于留守儿童的教学,在老师语言、表情等激励信号 的传达以及学生对信号的接受的互动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 流可以得到增强。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付出激励性的期望和 情感,有利于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增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的感情投入,从而促进儿童的学 习热情。(一)运用的具体路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留守儿童教 育中的应用,其作用机制的三个关键点必须具备。首先,教 师对留守儿童应该给予正面的期望,并且将这种期望以某些 信号、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给儿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明 确以下几点:第一,本着崇高的教师素养和道德,在对学生 一视同仁的基础上,毫无偏见,不放弃对任何一个留守儿童 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确立每个儿童就 算先天因素各有不同,但通过后天的努力都能达到某种成功 的信念,平等地看待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 是自由的,被尊重的,不被放弃的,是有希望的”。〔5〕 第二,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以便根据各自的具体 情况确定期望的层次和内容。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十分多样,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认真的观察, 耐心的沟通,尽可能地了解所有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根据 其不同,进行不同层次、力度、内容与方式的激励,从而达 到老师和孩子共同期望的集合点。第三,传递的信号不能过 于暴露和直白,以免留守儿童产生怀疑,进而不信任老师。

儿童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人性的、人道主义的教育,“无 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人生平等、尊重、自由等都是十分敏 感和重视的”〔6〕。孩子对老师的期望是十分看重的,如 果发现老师的期望含有不真实的情况,将会影响其接受知识 的兴趣,以及对学习的爱好程度,这非常不利于留守儿童的 学习和知识积累。第四,信号的传递渠道应该畅通和多样化。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期望信号传递,既可以进行正面 的传递,即教师使用言行直接将信息传递给被期望对象,又 可以侧面传递,即教师先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再通过 其他人与被期望对象的互动交流,使被期望对象接收到期望 信息。其次,孩子对教师期望的正确理解与信任。一般而言, 教师们以语言、笑容、神情和态度,将自己暗含期望的感情 微妙地传达给留守儿童,在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孩子们均能 够体会得到,关键是要他们信任这种期望。这就要求老师们 在传递信号时,一定要非常真诚并对自己的看法满怀信心, 使得留守儿童不但理解了你的信号,而且还能体会到这些信 号的权威性及其背后的关怀和信任。这样,留守儿童才能真 正地接受并相信老师所期望的内容。事实上,处于相对困境的留守儿童通常在思想上比较单纯,加上农村基础教育中老 师对学生本身就有较多感情投入的特点,所以留守儿童容易 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最后,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真正使那 些学生进步的关键并不是他们超常的智力,而是智力以外的 心理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孩子在接受并相信老师所期望的 内容后,非智力因素便发挥作用了。在教师积极期望的影响 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并以实 际行动转化到学习之中,于是各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

可见,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只要学生领会并相信了老师所期 望的内容,就取得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发生作用的关键,随后 在学习中的加倍投入,是自然而然的。(二)运用中应注意的 问题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应该充分考虑 到留守儿童教育的自身特点。基础教育的受众有具备一定的 领悟力和想象力,所以,教师在传递期望信号时,一定要本 着真诚的心态,不掩饰,不虚伪。否则,一旦孩子感觉到老 师对他(她)的期望是一种逢场作戏的行为,那么,这种期望 非但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反倒会引发对老师的不信任, 甚至怨恨或更坏的后果,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第 二,在基础教育机构里,班级规模不能过大。应用皮格马利 翁效应,首先要求教师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 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建立起积极的期望。如果班级人数过 多,教师便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应用就很 困难了。第三,教师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损害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挥。教育学里 有这样一条信念:每个人都可以被教育好。由于先天和后天 努力等因素的作用,人的发展可以有层次之分,差生可以成 为优等生,优等生也可能变成差生。所以,农村基础教育里 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自尊心强的特点,不应该对 学生存有偏见。尤其不能为表现不好的孩子贴上“差生”的 标签,因为这是一种负面的“期望”,很可能会引发孩子的 心理不平衡,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并导致其成绩滑向恶性循 环的深渊。我们可以称这种现象为“负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四,教师要注意保持期望信号的充分性和一致性。留守儿 童理解教师期望信号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认知的过程,它包括 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合信息、形成判断四个阶段。教师 所表达的信号必须充分,以便孩子能很容易地收集到;前后 的信号也要一致,否则会影响孩子正确地选择和整合信息, 从而影响对老师期望的判断。例如,某教师对一个孩子非常 赞赏,多次表扬他,并让他帮助自己整理其他学生的作业。

孩子领会到了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心存感激而且加倍努力学 习。但是有一次教师碰到该学生缠着妈妈哭闹,教师很反感, 对这个孩子很失望地摇摇头。孩子看到老师的表情后,自信 心大损。这里,教师表达期望的信号虽然充分,但前后不一 致,从而会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挥。最后,在家访及农 村社区宣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协调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 及农村社区精英,使这些群体尽量从积极方面认识留守儿童,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打击,引导他们为留守儿童营 造一个积极的期望氛围,促进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能力提升。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使得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及农村社 区精英与教师一同,给予留守儿童正面期待,避免其中的不 一致,让留守儿童从大人对自己的印象中认识“镜中我”的 时候,不至于产生矛盾,从而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挥。

结语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贯穿在该领域研究中的主线,而 微观领域的教育研究是当前应该尤为重视的〔7〕。留守儿 童的自我意识逐步成熟,智力水平飞速发展,情绪情感日益 丰富,意志品质不断提升,有着良好的学习基础和条件。但 同时,他们的社会经验与阅历非常缺乏,心理成熟程度还很 不够,非常需要教师用期望的方式进行隐性引导。儿童教育 也是一种兴趣教育,激发孩子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当 我们对某种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 学习和实践能力才能迅速提高。皮格马利翁效应中的教师期 望,在实践中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释放了学习的压 力,激发出更多的学习兴趣。这是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用罗 森塔尔效应的核心内容。只不过,在对孩子表达期望的时候, 一定要先了解其具体情况,并且要考虑到表达期望时的实际 场景,再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适中的期望力度,同时,还 要注意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对表达过程进行调整。否则不但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效果,还有可能会酿成更坏的结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