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春节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来源:春节 时间:2019-11-10 08:06:03 点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城镇化的高歌猛进,不仅导致农村空心化日益严 重,同时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在乡 村振兴背景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 与社会三方合力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战略,以具体有效的举措 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农村教育;
留守儿童;
社会帮扶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调研时指出, “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2015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正式提出了相 应的战略举措,即“教育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各级地方政 府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教育帮扶力度和帮扶准度。这 一政策导向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2016年12月,习近平 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 先扶智,要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 爱。”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上也提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可见,党 和政府都认为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方式之 一,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在当前农村因劳动力外流而存 在大量留守儿童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显 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问题 当前,城镇化的高歌猛进,不仅导致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同时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

(一)在城乡二元结构约束下,农村及乡镇地区教育与 城市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向城市倾斜、教育机会选择向 城市倾斜、教育激励举措向城市倾斜、教育氛围营造向城市 倾斜等方面,最终导致农村生源和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农村 儿童的义务教育质量与城市教育相差甚远,不仅严重影响着 教育的公平性,而且也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和谐发展和三农问 题的顺利解决。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缺失、不力与 失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者共同影响下实现的,如果三者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就会促 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如果三者相互抵触各行其道则会对 留守儿童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由于 父母角色缺失,家庭教育近乎于零,父母将儿童教育责任全 部交付给学校。而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应试阶段, 追求的是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少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情感需要等内容,教师也没有多余精力给予其特殊关照。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与心理的失衡 农村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本身,只是因其家庭环 境的特殊性而在学习、情感、心理、品行等方面存在一定问 题。在学习方面主要是因为缺少家庭教育辅导而存在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在情感方面主要是因缺少父 母关爱而产生敏感脆弱、容易引发早恋问题。在心理方面则 是自卑抑郁和骄纵任性两种典型并存居多。在品行方面则存 在因心理空虚而抽烟喝酒、沉迷网络、逃学打架、拉帮结派 等不良行为。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首先,不完整的家庭结构是留守儿童最大的暗伤和隐痛, 传统家庭结构所具有的抚育赡养、情感交流、言传身教等功 能日益丧失。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的价值观发生 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个体独立性和短期利益的追求, 这种价值观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

再次,家庭教育观是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关键所在。父母外 出务工对其本身的亲子观和教子观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 外出家长的职业分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也产生一定的 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代际弱势、监护方式和教育期望三个方 面的缺失。

(二)学校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一是学校功能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对学 校功能的需求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读书无用论”[2] 的主流话语下,农村学校功能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教导监护 责参考文献:[1]谢利平.试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郑州 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9-22.[2]王文龙,赵妍.农村读书无用论:非理性的理性[J].继续教育研究, 2011,(12):42-46.[3]南中民,余芳.浅谈贫困农村中小 学课程设置与教学[J].教育改革,2013,(4):7-8.任。

二是学校教师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 响,教师也能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情感慰藉。然而,不同教 师对于学生态度和期望、本身的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师资力 量都存在较大差异。三是课程设置方面。农村学校相比于城 市学校更加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教育,而对音 乐、体育、美术、政治等课程方面的重视严重不足,基本上 沦为形式[3]。这不仅强化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容易产 生抵抗、厌学等消极态度,也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四是寄宿制度方面。2001年,农村中 小学进行了撤点并校改革,农村学校数量大为减少且向乡镇 集中。由于居住地离学校较远,部分留守儿童不得不较早的 开始了寄宿生活。尽管寄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 童的教育和监管问题,但受经费制约,农村学校寄宿制度存 在着人员配备不齐、管理照顾不力、安全卫生漏洞、配套设 置不全等问题,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社会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方面,密集型村庄更容易对留守儿童产生监 护和控制,村庄的舆论压力和价值标准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控 制功能,在无形中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方式,对其教育问题 产生良性影响;
而在分散型村庄中,农民相互联系较少,集体意识相对薄弱,社会控制能力也相对较低,对于留守儿童 的言行和教育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在经济环境方面,便利的 交通和良好的路况使农民外出频繁、见多识广,思想观念更 加民主自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会产生良性影响;
而交通 不便和路况较差的村庄,不仅农民外出较少,其思想和信息 也相对闭塞保守。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的 绝大部分问题,甚至可以就读条件良好的私立学校;
而经济 状况一般家庭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则较为严重和突出。在文 化环境方面,优良传统文化能够规范农民对于教育的认知和 态度,也加强了农民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控制,发挥着正面 导向作用;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村庄边界大开,各种不良 因素对农村传统优良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农民对家乡的认 同感极大弱化,也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隐性影响。

三、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着力点 (一)家庭教育方面 第一,在精准扶贫的战略背景下,可以大力发展地方经 济,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就近务工或是返乡创业,从而保持农 村儿童家庭的完整性,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第 二,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旨在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对农 民的诸多限制,让农民也能够享受附着于城乡二元结构上的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这样,农村儿童就可以随父母进入城 市接受教育,改变留守状态。同时,城市作为政治、经济、 文化上的强势政府,应免除一系列不合理收费,以减轻随迁家庭负担。第三,针对“读书无用论”的主流话语,要通过 村委会、学校以及城市用人单位的宣传教育,为农村教育进 行思想正位,加强农民对于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多关心留 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第四,对于不同家庭结构的 留守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对于半留守型的家庭教育 应进行完善,帮助留村亲友与儿童多进行交流沟通,避免家 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隔阂。对于完全留守 型的家庭教育应进行补正,要重视村庄家庭社会资本的开发, 充分利用起亲属网络资源。

(二)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以 及“精准教育扶贫”的战略背景下,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财政 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农村教育从“非均衡发展”走向“统 筹协调发展”。第二,要明确农村学校的教育功能,除传统 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还有安全保障等监管功能,明确学校教 育的精神教化使命,保持与儿童家长的联系沟通,定期与留 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农村社区沟通协调,共同承担起对留守儿 童的教育管理功能。第三,要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水平, 通过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知 识水平。同时,必须要求教师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支持和关 爱,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材料,及时准确的关注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 活中所遇到的困境。第四,在课程设置上,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不仅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等主流课程,还必须有音乐、体育、美术、思想等课程, 倡导农村学生德智音体美的全面发展,避免过度“教育城市 化”取向。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第 五,对于农村学校的寄宿制度,各级政府除了要加大财政投 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农村儿童的寄宿安全和生活质 量外,学校还应配备相应的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及时有效 地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问题。

(三)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挖掘并整合村庄已有的各 种教育资源,努力营造有利于包括留守儿童在内农村儿童生 活、学习、精神等文化氛围,优化村庄的育人环境;
第二, 整合村委会、妇代会、老人协会、学校、派出所、大众媒体 等组织,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净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避免留守儿童沉迷网吧等不良场所;
第三,通过村庄内部的 非正式组织,定期且经常性的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健 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减少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寂无助感, 使留守儿童的内心接受良好的熏陶与洗礼;
第四,通过上级 政府经费支持和社会各界捐款,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社会福 利机构,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其它合法权益 不受不法分子的侵犯;
第五,借助媒体的力量,本着“保护 留守儿童利益”的原则,使大众媒体的报道发挥正向的舆论 导向作用,继而获得社会各界的必要支持和上级政府的重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