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筑类型学;
城市和建筑;
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一 建设设计和城市规划 城市是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建筑理论的发展与 城市理论的演变息息相关,既体现了人们对建筑与城市关系 的关注,又随着人们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日益了解而引发更 深层次思考。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 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凋。建筑设计是 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 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 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用建筑类型学来研究城市和建筑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独 特的视角重新理解在建筑类型学当中,建筑和城市的相互关 系,这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当中也能够在相互协调的过程 当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道路。
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 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 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 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无论是城市大的空间环境,还是建筑 群的中等空间环境,或是个体建筑小的空间环境设计,都要 首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持续发 展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分析,要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 省资源、节约土地,但也不能多搞建筑超过环境容量,降低 环境质量,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
同时 还要扭转追求怪异建筑形体不正确认识。
正是如此,在研究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区别和联 系的时候,建筑类型学就成为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 值的 二 类型学理论 给事物分类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人们为了把各种不 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分门别类。分类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手段,人们通过分类而了解自 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把握自己的认识。事实上分类意识每天 都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类型学实质是通过对分类意识的探 讨总结出人类分类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把这种潜意识的 行为更加理性化,它的现实意义是:让人们主动去应用分类 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所研究的某一领域的问题。分类 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方法,分类是分层次的,每一类 别可以继续分下去。
类型学属于现代主义之后更为广泛地对建筑“意义”的 追求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 人们已经明显感到现代建筑的无能为力,为了寻求建筑存在的理由,重建建筑语言,人们 开始对建筑进行历史学的探讨,回归到建筑本身的类型学研 究上。因此类型与历史建立了联系, 人们日益认为与历史建 立联系便是在一种特定文化内赋予建筑以合法性的必要性。
于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 类型学方法。
意大利建筑历史与理论学家阿尔甘在1963年出版的《建 筑类型学》中提出“类型学是一种建筑的历史过程,同时也 是建筑师个人的思考和工作过程,是历史,也是方法,既是形 而上学又是操作工具”。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对类型及建筑原型进行了深 入地研究。他将类型学作为城市建筑设计中重要和有效的设 计方法, 并在1966年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城市建 筑》。
欧洲建筑师R·克里尔曾系统深入研究欧洲城市和建筑 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原则,分别于1979年和1983 年出版了 《城市空间》和《建筑构成》两书, 书中试图探索城市和建 筑中的类型学构成原则。
美国城市设计和建筑师杜安尼和普雷特·兹伯格(DPZ) 是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新城市主义就是在新城镇设计 中对建筑类型学的考虑, 城镇设计要遵循城市设计类型学。
类型学作为设计的方法注重理性思维。它并不是被分离 的构件所形成, 也不是根据用途、社会意识形态或技术特征进行分类的事物所集合而成, 而是根据意义的三个层次推导 得到的准则来选择和重新集合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继承过 去存在形式所属的意义;
从特定的片断和它的边界推导出来, 并往往跨越以前的各种类型之间;
把这些片断在新的脉络中 重新构成。所以,类型学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它辩证地解决了 “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即“不变”与 “变”的关系问题。类型学理性地对待历史与传统,对其筛 选和批评,从中提取有益的、精确的历史文化内容带入现代 社会,并结合特定需要进行再设计。
三 类型学中的城市和建筑 类型学是研究城市和建筑的有效手段之一。维得勒将建 筑类型学归纳为三点: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继承了特 殊的建筑片断和轮廓;
以及将这些片断在新的城市文脉环境 中的重组、拼贴。建筑类型可以在历史的建筑中获得,通过 激起人们对以往生活和建筑片断的记忆而使建筑的形式获 得成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形态转化为在“原型”基础上的 变体,有利于将错综复杂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统一于一 系列“原型”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原型”的一致性达成建 筑形态的彼此协调。恩格尔斯的原型研究强调从一种形式到 另一种形式的转换。相对于罗西寂静的纪念物理论,恩格尔 斯的建筑在解释自身的过程中,具有形式的连续变动。
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城市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自 身功能与形态的完善,而在于与其他建筑之间和城市整体结构体系之间的关联。约翰·西蒙兹就指出,依据教条公式设 计的建筑和依据简单集合学进行的场地规划是注定失败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哲学为诸多建筑理论处理城市局部 与整体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系统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正是将城市和建筑联系在一 起,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类型学研究和分析,在处理城市空 间和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能够给设计者提供一种指 导性和参考性的提示。
四 结语 类型学的产生基于对过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反映了在 不同层面上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类型学是一种共时性 的多元存在。关键在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 最为合适的。就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而言,可以视为城市 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 而言,这种互动作用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新的理论与设 计手法的出现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认知,并不断 扩充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类型学这个方法正是使得设 计者在处理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中能够有更加有效和合理的 做出判断。
随着时代和建筑理论的发展,类型学作为一种方法 和思潮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宽 广。
参考文献:[1]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11. [2]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 社 2004, 2. [3] 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等译,中 国建工出版社, 2000。
[4] 赵榕,从对象到场域——读斯坦·艾伦《场域状态》 [J]. 建筑师, 2005,(1)。
[5] 肯尼斯·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M],原山,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