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想象力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想象的心理机制,离 不开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表象进行加工和创造。想象力,人人 都有。
一、为什么想象力是儿童写作所需的重要元素 第一,是由写作与想象力的关系决定的。
写作,是“个人情意”的表达,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精 神创造,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涉及到语言和 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
而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的言 语表现和创新的内在心理机能,是人的生命意志和自由精神 的集中体现。
潘新和教授在他的专著《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指出,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地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 无论是观察、感知、立意,还是选材、构思和表达,没有一 样不和想象有关。的确,写作需要想象,就像鸟儿需要翅膀。
写作是一种创造和表现自我的活动,而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 的前提,离开了想象,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写作活动。言语创 造一刻也离不开想象,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于学生写作而言, 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是由课标的要求决定的。
课标在阐述习作教学目标和要求时,对各个年段都有关 于“想象”的要求。低年段: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 事物;
中年段: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 闻、感受和想象;
高年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见,无论是哪个年段,都应该把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课标更是旗帜鲜明地 提出了“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 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这样的要求。“鼓励写想 象中的事物”,由此看来,课标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要求, 那就是在写作教学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正如爱因 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 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推动着世界的进步。
第三,是由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的。
想象力是生命的馈赠,是造物主给每一个人童年的一份 厚礼。麦考尔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 的确如此,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特别是小学低中年级的学 生,他们的想象力呈迅速发展的势头,就像鲁迅先生所说,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 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个一年级小朋友写的两段话。
写话一:今天,又下雨了。这些雨,细细的,柔柔的,淅淅沥沥地落在我们的身上,好像在跟我们说,春天来啦! 写话二: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走到鱼缸旁,小鱼在里 面摇头摆尾地游来游去,仿佛在游戏。
这些话虽然简短,但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为什么 很多字要用拼音代替的一年级孩子就能做到这样?因为人 是符号动物,是天生擅长言说的动物,学生很早就会说话, 就会思考,所以把想说的写下来,很正常,正所谓“我手写 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确,想象力的黄金时代是童年期的 自然蒙发,而言语智慧的第一要素是想象力,所以,精心地 呵护,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让学生将想象用在写作 中,是非常适时和恰当的,它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但事实上,许多学生在进入中高年级以后,想象力却反 而变得贫乏单一。那么,是什么偷走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是什么偷走了学生的想象力 事实上,生活给予中高年级学生的更多,包括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他们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用文字写下来 应该是更为自然的事情。因为心理学表明,个人想象力的高 低,与他头脑中所贮藏的记忆表象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
他头脑中贮藏的表象越丰富、深刻,他的想象力就越开阔透 彻。但实际上常常听到教师抱怨,中高年级中相当一部分学 生不爱写作,好不容易写出来的文字干巴巴的。有的学生还 会在作文课上嘟囔:怎么又要写作文啦?写什么好呢?我没 有什么内容好写……为什么学生的想象力仿佛被禁锢了一般?甚至把写作当成了洪水猛兽? 1. 统一的写作内容,禁锢了学生想象空间。
很多时候学生的日记要比学校布置的作文写得更为生 动有趣鲜活,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日记是真实的内容,真实 的想法。所以,写什么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个班级统一写一个内容,假如这个内容学生没有经历过、 关注过、感受过、想象过,当然就不愿意写了。主观上不愿 意写,而非要写,结果能好吗? 2. 单一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表达欲望。
很多作文课总是先审题,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然后说这 次习作应该注意哪几点,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写;
最后开始 动笔。这种方式不是说一定不好,但是经常使用,学生就真 的没有表达的欲望。作文课还没有开始,学生心里也许就在 嘀咕:反正就是那么回事,老师讲得容易,到时还不是我们 在写?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学生还能愉快地想象吗? 3. 划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创造兴趣。
评价语言千年不变,万年不改,把诸如“语言通顺”“中 心明确”“段落清楚”之类的词句组合又拆开,拆开又组合, 干巴巴地呈现在学生作文的后面。
学生实在没有兴趣看那老掉牙的评价,更不喜欢自己的 作品被老师一本正经三言两语说三道四。
那么,如何让想象与童心相伴,在写作教学中呵护学生 的想象力?三、怎样在写作教学中养护学生的想象力 1. 内容:因为熟悉与喜欢,所以乐写。
(1) 习作内容尽量与生活对接。
学生喜欢什么内容?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 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话 告诉我们,习作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苏教版四年 级上册《习作4》的要求是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 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教材提供了四幅图,分别为狂风吹 过大树、火车和飞机呼啸而过、足球运动员扑球、大人炒菜。
这些内容怎么和学生生活对接?很简单,譬如,把最后一幅 图上的炒菜,换成学生自己煎鸡蛋。有了亲身经历之后,学 生兴奋异常,他们发现点火、倒油、下锅、翻炒、起锅,每 一步都有奇妙的声音伴着,更不用说煎的过程中还有节外生 枝的事:蛋敲破后洒一地,油溅出时拿锅盖当盾牌,蛋入锅 时声音大得让人直哆嗦……正是有了这些,学生有话可写, 想象力变得丰富起来,文字如溪水一样变得活泼泼的。
(2) 习作内容要选择学生喜欢的。
如果习作内容无法与学生的生活对接,那就选择学生喜 欢或新奇的内容。仍以《习作4》为例,可以播放一段《猫 和老鼠》的动画片。老鼠和猫动作夸张、声音搞笑,学生喜 闻乐见,瞬间着迷,边写边笑出声来,洋洋洒洒写五六百字 根本就不是难事。当然,还可以选择有趣的音频让学生倾听, 想象画面。我让学生听夏日森林里的声音:蛙声此起彼伏,蝉声绵延不绝,涧水声潺潺流淌……学 生的思维被激活,大胆地猜测,兴奋地想象,文字如山泉一 样汩汩流淌:小溪流像个顽皮的孩子,“哗啦啦”地唱着歌 谣,不知疲倦地向前流淌。时而“唰唰”地流过草丛,滋润 着花草;
时而“叮咚叮咚”地撞击着石块,翻起水花,让鱼 儿在水花中嬉戏。大青蛙一边沐浴着阳光,一边鼓着腮帮子, “呱呱———”地引吭高歌,好像在赞美这美丽的山林。
可见,同样的写作要求,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写作内容 来达到。教师要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喜 欢的、合适的、有话可写的内容。教师只有真正懂得什么是 童真童趣,才能珍视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千万 不能揠苗助长,用统一的内容去禁锢学生的思维,这样的结 果只能适得其反。
2援形式:因为无拘,所以无束。
(1) 文章的表现形式不受拘束:轻立意而重想象。
古人在写作上有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凡学文,初要胆 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 纯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写作的起始阶段,要放下那些 条条框框,就像刚学习走路的幼儿,让他们有胆子迈开双腿 才是重要的,如果跟幼儿强调怎么样才能走好路的规矩,那 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 见》中也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教授的目的,在令学生能 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
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词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 为病。”所以,在小学阶段,实在不必过多地在立意和作文 的结构等方面跟学生较真,只有让学生少一点束缚,其笔下 的文字才会自由飞翔。
(2) 习作的指导形式不拘一格:轻集中而重分散。
集中指导,一般是指在课堂的前半节课就把习作要求和 习作技巧一次性地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写。这种操作方式 先入为主,能突出重点,给学生的冲击也比较大,但有时会 有头重脚轻的感觉,难以消化。
分散指导,就是把指导融在两节作文课和课后的讲评课 中,包括作前指导、作中引领和作后赏评,甚至可以采用“先 写后教”等形式。分散指导,能把指导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想学生所想,能让指导更有针对性, 并能循序渐进,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 展开和想象力的提升。教师的分散指导,更能立足于学生的 个性差异,注意发现学生具有个性色彩的想象,加以细心的 培植和养护、鼓励和褒扬,让学生的想象得以健康生长。因 为,想象是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悟。
3援评价:因为欣赏,所以欣喜。
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宽容与呵 护、信任与激励。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欣赏,而不是 在评判? 一是将讲评变为赏评。虽然都是评,但是赏评重在欣赏,重在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意义完全不一样。
理解学生,珍惜学生,才能珍视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二是将评价由独白变为对话。独白式的评价泛泛而谈, 空洞乏味,带着评判和居高临下的感觉。将独白变为对话, 就是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伙伴,把原本定性的评语换成问 题,平等地抛给学生,引领学生去体悟、发现、思考,直达 学生心灵。
三是将读者由单一变成立体。学生的作文不是给教师批 阅一下就束之高阁了,作文是学生的作品,应该有更多的读 者。所以,要创造各种机会把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晨会时 朗读展示,班级里板报展示,班级微信平台推送,家长群里 推出,等等。当然,为了给中等以及比较弱的学生展示的机 会,可以摘录他们作文中某些精彩的句段,让更多的学生发 现自己在成长,找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作文的信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