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冷战;
阶级斗争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立 新中国一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即作出目前国家仍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策略性判断。1952年下半年,中国基本完 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三反”、“五反”运动在中国 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于1953年全面铺开。国 家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就在这一年提出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提出表明,虽然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还将在较长的时间内 存在,但这种“存在”不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逐步被 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所取代的过程。新的现实给文学提出新的 历史任务,社会性质的变迁决定了文学性质要随之发生转化, 建设社会主义性质文学的要求日益迫切。1952年底1953年初 开始,文艺界领导人开始着手将带有前缀“社会主义”的“现 实主义”确立为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惟一的创作原则。周扬的特殊身份使得他较早地认识到并指出了创建社 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现实必要性。1951年5月在中央文学 研究所的一次演讲中,周扬就指出:“我们必须向外国学习, 特别是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是中国人 民和广大知识青年的最有益的精神食粮” [1]。1952年底, 周扬给苏联文学杂志《旗帜》写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一文,文中指出我们的国家正进入大 规模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 社会主义因素无疑地将日益增长,“这一切就将要为文学上 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供日益扩大的现实的基础。”在文中 周扬以权威的身份高举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面大旗并阐 释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精神:“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首先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的发展中真实地去表现现 实。生活中总是有前进的、新生的东西和落后的、垂死的东 西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作家应当深刻地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 清楚地看出现实发展的主导倾向,因而坚决地去拥护新的东 西,而反对旧的东西。”[2]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带来了政治形势的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开始昭示着更加旗帜鲜明地开展对资 产阶级的斗争,同时也呼唤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和社会 主义因素增强,随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束,文 学性质也逐步完成了从人民的文艺向社会主义文艺的转变, 这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最高创作原则的确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冲击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宣布完成,中国正式进入社会 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中共八大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核 心领导层正式宣告中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 阶级之间的矛盾。政治领域中的自信延伸到文学领域,带来 了对多种的创作方法、创作原则的宽容,“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的唯一性、权威性受到冲击。
1956年苏联文坛在反对“个人崇拜”的浪潮中开始了对 社会主义创作方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思。1956年5月苏 联《文学报》发表社论《生活和文学》,8月发表了《美学 该是美学》,12月《新世界》发表了西蒙诺夫的《谈谈文学》 等文章,批评了“无冲突论”、“粉饰现实”等现象。这个 时候中国文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也开始有了一 些变化。1956年8月,周扬给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讲述“关 于当前文艺创作上的几个问题”的时候,介绍了苏共二十大 后引起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出现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怀疑、甚 至否定的情况,“在中国,艺术理论上的教条主义方法,完 全是搬的苏联那一套,至于东欧国家,比我们还要搬得厉害, 几乎是苏联怎样讲的,他们也就怎样讲。所以要注意。对于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学习,决不能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 [4] 在此基础上,周扬承认1952年给苏联杂志《旗帜》写的那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可能 有些错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地位开始动摇了。在中国 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扬的讲话质疑了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的绝对性,也再次动摇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权威 性:“正确的创作方法可以大大帮助作家更深刻地认识和表 现现实;
但这必须使作家自愿地采取,经过作家自己的探索, 而是丝毫不能勉强的。如果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作教条, 当作简单的创作公式,到处乱套,那就只会带来害处。”[5] 几乎在社会主义改造宣布胜利的同时,1956年4、5月间, 中央中央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科学文化中一项 基本方针。随后思想文化界就开始活跃起来了,一些文学理 论家开始反思建国以来文学创作出现的弊病和问题,出现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两个 口号的论争。
1956年《人民文学》第9期发表了何直(秦兆阳)的《现 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想从现 实主义文学的内容特点上将新旧两个时代的文学划分出一 条绝对的不同的界线来,是有困难的。”“因此,我认为, 如果从时代的不同,从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运动对于人类生活 的巨大影响,从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发展到了对于客观现实的 空前自觉的阶段,以及由此而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必然 的发展,我们也许可以称当前的现实主义为社会主义时代的 现实主义。”他建议把现阶段的现实主义称为“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以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现实主义。这样一来, 现实主义概念之中的政治意味就被淡化了。《长江文艺》 1956年第12期,发表了周勃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 时代的发展》。周勃认为苏联把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称 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定义缺乏典型性的内容作为其实践 性的标准,而“艺术的真实性”、“历史的具体性”等标准 又很模糊,“社会主义精神”不应该附加上去而是从艺术描 写中流露出来。因此,他也赞同用“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 义”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秦兆阳和周勃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质疑与胡风的现 实主义理论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都不赞成用一种先验或外 加的世界观去干涉文学的创作方法,而更多地强调现实主义 的艺术性。秦兆阳和周勃的文章引起了文艺界对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的讨论,一批年轻的作家著文对他们文章中的观点表 示赞同,检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给了作家过多的思想 限制和任务,导致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现实等问题的出现。
三、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强化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宣布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阶级对 立、阶级斗争暂时地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思想文化 得以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发展,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空 前活跃。然而这种平静与繁荣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
1956年堪称多事之秋,冷战进程在这一年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转折。在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此后苏共 开始推行“非斯大林化”运动。1956年10月爆发波兰危机和 匈牙利危机。国际冷战形势的急剧变化,中止了中共领导人 的乐观,国内阶级斗争随之出现了极端化、扩大化的趋势。
1956年下半年,文学界投入了一场保卫、强化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的斗争。张光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着、发 展着》一文算是这场保卫战的先声。文章结尾处旗帜鲜明地 指出,用“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来代替“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这种见解是不正确的。“现实主义不是一列固定不 变的火车,昨天,它开到资本主义时代,今天,它开到社会 主义时代了,而火车还是那个火车。”[6]这也就在提醒大 家,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与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其区别不仅 仅是文学生存的时代不一样,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1957-1958年间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对1956年活 跃起来的文艺思想及代表性论点的批判,批判的焦点集中在 将无产阶级世界观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剥离的错误。1957 年《文艺报》刊登的《反对对社会主义文学的虚无主义态度 ——与刘绍棠商榷》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 方法本身,与无冲突论、公式主义,单调、平庸绝不相容。
它要求作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观察生活,它将帮 助作家可以最广阔、最深刻地认识和反映现实,并为创造性 的艺术探索、开辟了最广大的道路。”[7]这就消解了人们 将把公式化、教条主义归咎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论断。随后更多的人著文对何直、周勃的观点提出了批判,这场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的保卫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姚文元在《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文学——同何直、周勃 辩论》一文中就说何直的错误在于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中没有包括思想的因素,而仅仅受世界观外在的影响和制约, 既然是外在的作用,那当然可以把它同世界观完全割裂开来 研究,同一定的思潮隔裂开来研究,如同从树上摘下果子一 般。”而周勃也有同样的错误,秦兆阳和周勃没有意识到“文 学反映着阶级意识,反映着阶级的关系同阶级斗争,文学家 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总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这个事实就 说明了:阶级斗争的发展一定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新的阶 级对待生活的新的认识和新的态度,新的阶级所产生的新的 意识,也一定影响到文学中创作方法的变化。”[8] 1957-1958年捍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章几乎千篇 一律。先是依照一种既定观念和思维方式振振有辞地指出对 方的原意及本意,然后加以挞伐,将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 主义的政治帽子戴上之后,就已经没有辩驳的余地了。这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不容挑战的了,只有意识形态斗争 的需要才会导致它被超越和取代了,这也就是1958年“革命 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 号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1] 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二日在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讲演》,《周扬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2] 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 路》,《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 187-188页。
[3] 转引自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4] 周扬:《关于当前文艺创作上的几个问题——在中 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的讲话》,《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8页。
[5] 周扬:《让文学艺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 挥巨大的作用》,《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476页。
[6] 张光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着、发展着》, 《文艺报》1956年第24号。
[7] 周和:《反对对社会主义文学的虚无主义态度—— 与刘绍棠商榷》,《文艺报》1957年第15号。
[8] 姚文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的新文学——同何直、周勃辩论》,《人民文学》1957年第 9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