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租赁合同 > 【园本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研究】幼儿园课程有哪些

【园本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研究】幼儿园课程有哪些

来源:租赁合同 时间:2019-10-17 07:56:44 点击:

园本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研究

园本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研究 自2001年起,我国的幼儿教育领域受到了课程改革和国 家政策的影响,逐渐有了园本课程发展的思路。经过一段时 间的探索,我国园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形成的 课程也存在课程内容超载、不符合幼儿需要等不足。怎样才 能开发出适合本园幼儿实际并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 课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园本课程发展概述 笼统来讲,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 度,幼儿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 结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意见,自主决定幼儿园的具体 课程内容和组织实施的方法策略,即以幼儿园为“本位”, 其中相关的课程称为园本课程。一些教育学家的观点与此相 似,认为园本课程是特定幼儿园通过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形 成的适合该园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例如虞永平就认为园 本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 资源和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综合多方观点,笔者把园 本课程定义为以幼儿园为基础,以本园幼儿的发展状况、现 实需要、生长环境为核心,整合幼儿园、社区的各种资源而 设计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明确说明,把幼儿园课程开发定 义为幼儿园组织及其成员根据国家、地方纲要精神及幼儿园 的实际需要,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办园宗旨出发,以幼儿园成员为主体,依据幼儿园自身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 和开发的资源所进行的课程部分或全部重组并加以实施的 课程实践活动。根据相关资料,笔者把园本课程发展定义为 幼儿园根据国家、地方精神,基于幼儿园具体实际情况,为 幼儿设计和组织有益于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全部学习经验的 过程。

二、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需要和兴趣 不同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差异明显,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有 所不同,因此,园本课程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参照指标就 是检测课程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一方面,幼儿在课 程学习过程中,除了获得知识的需求之外,也渴望获得接纳、 尊重、归属、审美、成功等,这些心理需要在园本课程的内 容中要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幼儿通过课程可以获得满足。随 着社会的变化,外语、计算机成为幼儿新的教育需要,园本 课程中有必要涉及这些内容,使幼儿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 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基本的活动方式,这一点也必须在课 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幼儿兴趣也是园本课程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拥 有各自的经验世界,他们的兴趣经验直接影响着课程的组织 和实施。幼儿的兴趣十分广泛,但是没有形成稳定的中心兴 趣,兴趣的稳定性差。所以,园本课程设计应该抓住幼儿的 兴趣来源,发掘隐藏在其中的课程资源。(二)园本课程发展的环境因素 园本课程发展要立足于幼儿园的教学实际,相对于普适 课程,它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更大。园本课程发展的环境 因素主要有两点:校园物质条件、经费投入。物质条件直接 影响着园本课程的发展及课程质量。例如,环境优美的幼儿 园,可以种植高大的树木,为幼儿开展玩耍活动遮阳挡雨, 而草地、小溪的建设也能够给幼儿带来心理上的慰藉。笔者 在进行相关资料研究时发现,一些幼儿园在基础建设过程中 融入了雕塑元素。比如一个女人怀抱着一个孩子的雕塑,可 以彰显暖暖的亲情,或者在草地上设立一座喷泉,两只仙鹤 (雕塑)在泉上嬉戏;
铁树、桂花树等植物茂盛地生长,可 以给幼儿带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经费投入则是园本 课程发展的基础,这里不进行赘述,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 经费的投入一方面是直接用于园本课程发展,另一方面则是 用于幼儿园的整改,如改善物质条件、培养师资等,这些为 园本课程发展创设了很好的条件,起到了间接的作用。

(三)园本课程发展的文化氛围 幼儿园的文化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不是 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幼儿园特别是新建的幼儿 园大多缺乏文化,所以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发展过程中要注意 文化氛围的营造。首先,要树立优秀的幼儿园文化。幼儿园 文化包括幼儿园成员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最高 目标和价值标准等,它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观念及承载这些价值观念的物质形态和活动形式,可 以内化到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精神信念之中,并影响他们的 行为。其次,塑造正确的幼儿园课程文化。幼儿园课程文化 体现了新的课程文化观,即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注重科 学与人文的整合,注重文化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再次,注重课程传统的建立。园本课程的内容由于主要以幼 儿为中心,课程的调整修改也是来源于实践,而课程传统根 据活动的情况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而定,因而处于一个不断丰 富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之中。

三、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园本课程发展有其专业性,不是一件谁都能做的事情。

虽然我国示范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幼儿园课程,但课程内容 中缺少对课程设计的指导,且教师入职后的培训更是很少涉 及。所以我们应重视园本教研和教师培训的方式,提升教师 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只有课程发展的管理者和教师的课 程素养提升了,才能正确认识园本课程,就发展目标达成共 识,更加注重发展过程对教师和幼儿的积极作用。这样就可 以端正教师的心态,使教师转变对理论知识的排斥态度,从 容地应对园本课程发展带来的挑战。

(二)重视家长意见,多方共同参与 当前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发展主要还是教师参与,教师的 精力和认识水平是有限的,长时间投入其中可能会逐渐失去问题敏感性。如果仅凭园内教师的力量,容易陷入孤军奋战 的局面,这就需要家长等其他力量的帮助。笔者在调查时发 现,一些家长表示自己对课程发展方面的知识不太懂,不知 道幼儿园所使用的园本课程与普通课程有什么区别,但他们 还是希望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校进行交流。基于此,我们 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对园本课程有一定的认识,从 而树立起责任感。随着家长课程意识的提高,他们也可以帮 助幼儿积累课程经验。然后可以选取部分家长作为代表直接 参与园本课程审议、评价等工作,也可以利用QQ、问卷、信 箱等方式广泛收集家长对园本课程的意见,再针对意见与家 长进行交流探讨。

(三)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有一定的制 度来维系,笔者认为制度的设立应以三点为基础。首先,制 度应该规定各方人员“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可以这 样做、不可以这样做”,以此规范和约束课程行为,明晰权 利和义务,确定课程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其次,严格课程审 议制度。课程审议小组应该丰富园本课程审议的主体,让不 同主体都能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最后,规范课程评价制度。

一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评价存在评价主体比较单一的问题, 我们应积极倡导幼儿、园长、教师、家长、行政人员以及其 他所有与幼儿园课程发展有关的人员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

既要把教师和幼儿当作被评价的对象,也要把他们当作评价的主体,关注师幼的自我评价,形成正确的同伴评价。

综上所述,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发展应以本园教师为主体 力量,以周边资源为辅,挖掘可利用资源,形成具有一定特 色的园本课程。同时还要重视不同影响因素在园本课程发展 中的作用,使园本课程更符合本园的实际情况,与普适性课 程相比更加个性化,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环 境。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