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高中数学的《二面角》为例,介绍了问题教学模式的 概念及特点,讨论了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 运用,以期与同行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0-0147-01 众所周知,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日常生活 的买卖交易,大到各类前沿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数学 的学习过程,即是对人们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塑造过 程。高中数学由于其更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使得学生们在 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 教学过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当前老师们急需解决的 问题。问题教学模式的引入,为老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 论依据和实践可能,下面就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作简要论述。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中高中数学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当前的教学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说教式现象严重,教学效果差 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最为主要的 指标。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得不将教学重点转移到 以考试为中心的思路上去。教师在课堂的中心活动是“教”, 而不是“学”,不停地讲解各种数学概念、推导证明过程、 重点难点解析,学生则不停地记笔记。这样一来使得教师成 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疲于记忆,忽略了对概念定理本 身的理解,最终演变成了时下普遍存在的题海训练现象。教 师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缺乏必要而有效的交流,导致教学 效果较差。
(二)大班化现象严重,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两级分化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学校数量偏少,使得大班化现象尤 为明显,60人以上的班级在我国高中普遍存在。加之高中数 学老师往往同时教学2到3个班级,这就使得针对性辅导成为空谈。即使老师愿望迫切,但面对上百的学生,往往也是力 不从心,点到为止,使得学生对问题似懂非懂。而数学作为 一门对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这样的现状显 然达不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学生在数学 学科上的两极分化,成绩好的越学越好,成绩差的越来越差。
二、问题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教学法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核心贯穿 整个教学过程。针对具体的知识点,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 着问题进行自学、讨论、理解问题,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自 学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归纳,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发现问题,通过自学解决问题。
(二)问题教学法的特点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积极性。好的问题总能激发人们的探索激情,在教 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质疑,往往能开启学生思维的 殿堂,是学生变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②讲究“布白”,启发学生思维。“布白”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留下“漏洞”,让学 生主动发现并填补这些“遗漏”的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 思维,避免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死记硬背,主动探索,完善知 识框架。
(三)基本原则 (1)适时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 找准时机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当 学生对某个事物变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自己通过努力后又难 以弄清楚,急需老师指点释疑时,老师再对其进行解答。这 样便如同“时雨化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 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启发问题, 做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2)因人而异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老师在教学 过程中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启发模式。另外,老师也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的强弱,制定相应不同难度和进 度的问题流程。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提倡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而不 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练习。笔者根据问题 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结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以《二 面角》为例,论述了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二面角》是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 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
(一)《二面角》知识点介绍 学习重点:二面角的相关概念及其平面角的概念;
学习 难点:二面角转化为平面角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①掌握相关概念,并能进行实际运用。②通过问题引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③在 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梳理问题,进行思考——自主探究、提出解 决方案——论证方案——科学检验、及时反馈——提出新问 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手段 学生科借助事物模型,网络资源等对三位空间有一个直 观感受,降低对二面角概念理解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论证问题——反馈练习——提出新问题。
(1)创设情境问题:老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拿出 一张平整的纸,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意折叠一次,并展开成一定角度。接着引入问题:同学们都折出了自己心中的 图形,那么这两个面的夹角由如何度量呢? (2)探索问题: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查阅教材,知 道这是输入二面角的范畴,于是开始学习二面角的相关概念 以及测量计算方法。在理解相关原理后,设计出测量计算自 己所折叠的二面角。
(3)论证问题:在测得解决问题的相关数据后,学生 根据所学理论,进行求解。
(4)反馈练习: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每 个学生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老师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进行归纳总结。作出适当的调整,加强练习。
(5)总结反思:同学们在基本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老 师可以随机抽出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思路过程、问题的解 决情况以及对该知识点的新认识。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 针对性进行补充。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索 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其在高中数学中的推广,使学生告别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造成负面情绪的影响,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学 以致用。符合当前国家的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了社会发展 的需要。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