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做有激情的老师。老师是人,不是流水线上加 工出来的千人一面的工艺品。一个神采奕奕、激情飞扬、充 满自信与活力的老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欢迎。而一 个语文老师的精神状态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气氛, 因而作为一个老师,当你面对学生时,无论你遇到多么不愉 快的事,也不能把满腹的牢骚传达给学生,不能把一腔的伤感传染给学生。有时候,虚伪也是善意的。
其次,做一个有才情的老师。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 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进步了,“一桶 水”已远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是非 常严格甚至挑剔的,语文老师的才气将决定自己在学生心中 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语文老师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 能进行一番字正腔圆,铿锵顿挫的演讲,在讲《沁园春·长 沙》时能随手勾勒几笔,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能高 歌一曲,那么,学生怎会不受艺术的熏陶,课堂气氛怎能不 活呢? 二、走进生活,让教材“活”起来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一门应用最 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的学科,然而受以往应试教 育的束缚,语文教学内容缩小为有限的与课标相关的几本教 材和著作,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深深地陷入“死水” 中,要激活课堂,必须要“活”化教学内容,把死的教材变 成活的知识。
细心观察,走进生活。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直接 来自于生活,有的文章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如 《葡萄月令》、《南州六月荔枝丹》、《我的四季》等。在 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体悟,就能帮 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如在讲述《南 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新鲜的荔枝和一些荔枝干,指导他们观察荔枝的颜色、形状,观察果肉 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比较鲜荔枝和荔枝干的不同。在 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他们很快便能抓住文章的 中心。
三、巧用方法,让学生“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语文学 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充分激发 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 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灵活运 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常变常新,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让 学生动起来。
启发式提问。对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巧妙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可思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能调 动学生的热情,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因此, 教师要学会巧设问题。如研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我们 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什么?最 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什么样的关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 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为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 的杰作?等等。
总之,教师、教材和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 素,只有使三者都“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激活语文课堂。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