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转让协议 > 【简谈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德育】

【简谈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德育】

来源:转让协议 时间:2019-10-13 07:58:09 点击:

简谈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德育

简谈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德育 一、当前德育中的人被异化 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长期以来被异化为: (一)“工具性的人” 我们的教育仍然受“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另一方面,我们的德育也与我国传 统思维模式强调“社会本位”有极大的关系,致使学生成为,“匝应并推进社会 发展的政治工具”。

(二)“罐装的人” (三)“成人化的人” “家长制、尊师重教”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稍有不慎就会走向极端。有 些教育者,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出发点,把学生看成“小大人”,德育内容是成 人的道德标准规范,德育任务只是将各种成人具有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断地向 学生灌输。正如《病梅馆记》中“以曲为美,”“以P为美”,“以疏为美”的 标准使“江浙之梅皆病”。

(四)“片面的人” 目前的教育仍然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面对学生的 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德育中,教师重视对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 是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致使学生知、情、意、 行被“肢解”,根本谈不上完善的、个性的发展。

在这样的德育观中,学生被抽象化、隔离化、现成化、片面化,这势必会降 低学生作为人的地位,找不到人之为人的价值、意义,造成人的失落,最终造成 了德育的失效。至此,学校德育呼唤学生作为真正的“人”的回归刻不容缓。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解理的 (一)人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克服了历史上过分将人“物”化的工具性、价值性和过分强调人 的需要、欲望、个人享用性这两个极端思想。他认为“自从人类出现之后,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因素,不断实现着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使用、改进,劳动对象的优化 与变革,甚至世界历史的演变。这一切“创造“改进’‘变革’“演变”见证了 人作为工具价值的实现。当然并不能就此武断地说历史仅仅是通过人的工具价值 得以实现热“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人是“把自己的生 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的生命体,“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活动 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3],人对世 界的认识和改造是立足于人自身的意图与目的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人学进一步指 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人自 身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既是目的,又是手 段(工具),是目的价值和手段(工具)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同人作为手段是不 可分的。

(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是人生而具有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 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人是关系中的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人只有生活于人类社会关系中, 接受并参与这些关系,才能使天赋得到应有的发展,成长为人。马克思主义人学 从来没有并且一直反对把人同人的世界、社会及历史之间的关系分割、对立起来, 强调:“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 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应当避免重新把它们“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 来”。至此,马克主义的“人”不是某种个体“实体”或“抽象物”,我们只能 从人与对象世界(世界、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入手去描述、探视人的存在状 态。

(三)人是生成性的存在 传统哲学习惯将人视作摆在眼前的静观的对象,认为认识人不过是抛开人的 种种“现象”究其最终“本质”的一劳永逸的过程。马克思一向批判这种将人物化、“现成化”了的“物种思维方式”,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抹煞了人特有的生存 本性。比如,猫不必考虑如何成为猫,它的一切尽在自然掌握之中,它的本性是 预成的,只要完成程式化的行为,就实现了作猫的使命。而人与猫是不同的,马 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 人不甘愿于外界力量的摆布,人通过规划自我人生、支配自我行为、掌握自我命 运,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人的创造活动,人的“生成性”将他 与一切他物区别开来。人的“生成性”在于永远无法将人“对象化”,人永远是 超越自身的存在者,人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生成自身,经历着不断的“成 为其所是”同时又不断地“否定其所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理解, 实现了由“现成性存在”到“生成性存在”的转换。

(四)人是全面性的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动物的生产是 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并认为 每个人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施展自己全部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这里的“全面”首先指人要平等、完整、和谐和自由地发展,它不是量的概念, 不等于包罗万象的一切方面。其次,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基本方面的发恳“体力和 脑力的能力”的发展构成了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面,也可以指人在德、智、体、美 等方面的发展,或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最后,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发展。

马克思认为,取代资本主义“物的统治”的新的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 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 性”。可见“全面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以其为基础的个性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本德育的实施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德育中“真 正人的回归”。人本德育应当以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为出发点,贯穿围绕人的关 系性、生成性的德育过程,最终实现人的完善发展的目的。即德育要坚持“以人 为本”,要和学生的价值联系起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联系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德育。我们不仅要在德育中贯彻人本思想, 更要把人本理念落到实处。(一)坚持人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主体性 (二)坚持开放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人”是大写的“人”( Man),是关系中的人。具体而言,指 的是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有意义的联结。这种联结构成了道 德关系的本质。也就是说,道德是各种关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中的这些关 系;生活中的关系是道德的沃土和原发性根基,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斯“同 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也就无所谓道德。道德本身就是对各 种关系的意义建构,在这些关系中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所以,德育 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原则。面对价值多元的社会现实及各种诱惑,面对学生心理不 成熟,缺乏自我选择和决断的能力,教师切不可将学生“罐装”,而要有开放的 理念和坚定的信心,汲取诸多关系中的合理性内核,形成校内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坚持发展性原则 (四)坚持全面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的“全面性”决定了德育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首先, 全面发展指学生平等、完整、和谐、自由的发展。要把德育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 上,结合智育等,寓于各学科、课程之中,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 之以行,促进个体在道德知、情、意、行诸环节上统一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塑造 具有完善的德性之人。其次,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基本方面的发展。德育不止于造 就仁士圣人,而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一般道德水平,要重视对学生公民道德、文 化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最后,全面发展的实质在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性,依据一定的层次性和弹性, 因材施教,增强德育的可接受J险,使德育成为每个学生自己的德育,成为他们 成长路上主动追求的方向和力量。

[1]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sl[3]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7 - 248 [4]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3. 147 [5]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6]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