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转让合同 > [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医学人文教育的论文

[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医学人文教育的论文

来源:转让合同 时间:2019-11-14 07:51:45 点击:

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1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人文的渊源关系 解剖学是一门特殊的艰苦专业,其特点是脏、累、呛, 这种艰苦环境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克服娇嫩之气,培养勇 于为减轻病人痛苦而战斗,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医学人才提 供基础,新世纪正需要这种经得起风雨的人才去创造奇迹。

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应该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 基地。

2 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具有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在生物医学发 展的成果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生物医学 与医学人文之间的不平衡性也越来越明显,要从生物医学模 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需要人文素质教育的 回归。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在 大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进入临床服务病患打下良好的人文 素养。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在医学基础教育中 的作用不言而喻,“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人体解剖教 学中所用的捐体是特殊的学习对象,包含了人格利益、人对 自己尊严的尊重、与亲人更多的情感因素,包含了巨大的精 神利益[4]。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中“人文缺 乏”的现象还很普遍,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个别学生对 教学用捐体的恐惧和厌恶胜于应有的尊重,在实际操作时退避三舍,嫌脏怕累,偶有甚者还拿捐体开玩笑。究其原因, 这些学生往往把捐体看作是“物”,没有认识到戛然而止的 生命在变成“物”的同时,还有人格和尊严的延续,还有为 医学教育“逝而不已”的奉献精神。因此,在解剖学教学过 程中有机地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解剖学 知识教育的同步进行和平衡发展势在必行[3]。因此,本 门课程在医学课程中是最具有医学伦理和道德教育意义的 一门课程。

3 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举措 3.1 在解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 3.2 在解剖学实习课中,强化人文教育 人体解剖学不仅是医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医学人文教育 的基础。学生在人体解剖学实习的特殊环境里,最容易在获 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的熏陶,并为以后提高医学人文 素养做好铺垫。刚进入医学殿堂的学生,在初次接触尸体或 标本时,难免会有心理恐惧、厌恶和迷信等各种情感,还会 陷入对生与死的思考中。因此,我们学校解剖学教研室针对 即将进入解剖学实验室接触人体标本之前的医学生,由教师 带领学生进行课前宣誓,以此形式作为医学生新生入学教育 的一部分内容,同时构建一堂以人体解剖学开课宣誓仪式为 主题的人文关怀教育的公开课,老师从科学、哲学的角度阐 释死亡,消除学生对死亡的恐惧,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感受博爱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仁爱和感恩之心。学生必须素颜穿白大褂,绝对不允许嬉戏打闹,教师向学生讲述供 解剖尸体的来源,带领学生以默哀和深鞠躬的方式表达对自 然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遗体捐献者“无语老师”的崇敬之 情,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惜遗体标本,杜绝任何不尊重尸体的 行为,让学生学习捐献者的高尚行为和献身精神;
在解剖实 验课结束之后,鼓励同学们组织一场集体追悼仪式,向已残 缺的“无语老师”鞠躬感谢。

这些仪式虽简单、繁琐、细微,却是医学教育和人文教 育最为生动和震撼的一课。实验课中,我们要求学生“以实 验室为手术室”、“以尸体为患者”的理念,提倡“合作学 习”,采取“小组尸体解剖”形式,小组成员按任务明确分 工,团结协作,对待尸体像对待具有鲜活生命的人,要对其 进行遮盖和抬送,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操作和讲解,教导 学生“医学乃仁术”,务必谨慎小心,在纠正解剖操作的失 误时,组织小组成员查找原因,集体讨论这一失误将对“患 者”所造成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庸医杀人不用刀”的道理, 懂得“人命关天”的深刻内涵。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责 任感和团队精神,塑造诚信、利他、合作的健全人格,使学 生深刻领悟到未来自己所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神圣事业,促使学生充分思考在临床诊疗中医生需要面对 的医学伦理及社会医学等问题,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为 了克服学生的娇嫩之气,利用解剖学的特殊性,我们开展了 “磨难教育”,要求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参与清理尸体及残件,从尸库和冰柜内取送、搬运尸体。面对甲醛气味和尸 臭,鼓励学生勇于面对,以免将来因怕“脏、累、难”而贻 误重症患者的抢救时机。

3.3 举办人文教育活动,突出医德教育 我们学校迁至新校区后,将解剖教学楼建设成为医学人 文教育的基地之一,在解剖教学楼为遗体捐献志愿者树立了 无字纪念碑,建立了体现志愿者伟大精神的“感念堂”和“馨 香园”,同时也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提供“寄托哀思”的 场所。清明节,我们学校联合省红十字会,在解剖教学楼的 “馨香园”举行“致敬我们的无语老师”活动,感谢遗体捐 献志愿者及其家属的无私奉献和博爱精神,并宣誓要秉承 “玉汝与成,至善弘医”的精神,“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邀请红十字会器官遗体捐献协会员代表介 绍在无偿遗体捐献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邀请“无语老师” 的家属代表介绍捐献者生平和产生捐献想法的心理历程,而 后举行医学生集体向“无语老师”致词活动,之后列队每人 依次拿菊花前往解剖学实验室,在悠扬深沉的小提琴伴奏下, 学生代表向静默在解剖学教室中的“无语老师”们深情朗读 感恩缅怀的诗词,最后全体师生集体向“特殊老师”――― 遗体捐献志愿者献上洁白的菊花。“无语老师”无私奉献躯 体用于医学解剖和研究,引领一群年轻学子迈入医学圣殿, 为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不是烈士,但 将被永远铭记。让学生领悟到一个人的生命如何超越短暂而获得永恒―――以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帮助他人更好地生存, 使学生感受到遗体捐献志愿者及其家属的无私奉献和博爱 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体悟博爱奉献、生命至重的精神,培养 学生的感恩、仁爱之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3.4 重视师生健康保护,改善教学环境,体现人文关 怀 拥有良好而健康的体魄是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条件。人 文精神体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改善解剖学实验条件,重视 对师生健康的保护[5]。我们教研室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 学设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到解剖教学过程中,运用虚拟 数字人等呈现多样化的信息表现形式,不需要直接与标本近 距离的接触,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使得学生更乐于接 受,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以人性化的外在环境去感染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克服恐惧厌恶的心理,为学生营 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实验室里摆放具有吸附甲 醛功能的花草如吊兰,增加人文气息;
安装新型通风设备, 降低室内福尔马林浓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

3.5 努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师德为先,言表垂范”,医学教师是医学生人文素质 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特别是迈入医学大门后的第一堂人体解 剖课的教师更是人为素质教育的启蒙教师,要培养和提高医 学生人文素质,关键要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以身作则、言 传身教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形成一支适应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进教育模式的转变[6]。我们教研 室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精心传授学生以医学专业知识, 更以高尚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处世哲学等人文素养来影响 学生。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发展历史的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 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7];
在备课时,对经常出现的医学 人文问题和那些入耳入心的典型语言和例子在教案上作预 先设计,以待课堂使用;
平时日积月累,不断充实自己的医 学人文知识,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实践渗透医学人文 教育,使课堂讲授更加生动、鲜活;
了解医学伦理学、社会 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 成高尚的医德医风,正确对待市场经济的功利性;
有针对地 进行医德修养、语言文学、审美鉴赏等人文素质的指导训 练;
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医学人文知识方面的讲座,培养教 师和学生的人文底蕴。

4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所取得的 效果 从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医学人 文素养,在人体解剖学课堂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既教书又 育人、既传业又传道,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们非常 珍惜每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深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克服 了对尸体的恐惧和厌恶,更加感恩于捐遗者的奉献;
懂得了 医学事业是神圣的,是高尚而严肃的工作,明白了医德医风 对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性,并且都表示“以后要做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好医生”。学生对模拟真实手术的解剖形式 非常感兴趣,认为它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的 作用,不仅锻炼了技能,而且在体验手术中不同角色分工的 同时,增加了责任感,培养了不怕脏、不怕累和团结协作的 精神。在总结和分析操作失误的严重后果过程中,懂得了“人 命关天”的深切内涵。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需要的不是具有高超医术的医匠, 而是具有高超医术和人文智慧相结合的良医。我们在解剖学 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 今后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 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对该教育方式的研究,了解其对其 他课程的作用,以及对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人文素养的提高 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