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转让合同 > 溥来熙现况_医学教育现况与措施

溥来熙现况_医学教育现况与措施

来源:转让合同 时间:2019-11-13 08:49:15 点击:

医学教育现况与措施

医学教育现况与措施 近代人类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变 迁,即由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循证医学强调 将临床研究证据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相对于以个人经验和 直觉为基础的经验医学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1]。但 是,由于对疾病认识的模糊,许多实施的临床研究常常产生 模糊的结论,甚至远离客观实际,起到误导作用[2]。随着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对疾 病的认知逐步深入到分子水平,对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等更加精细和准确,于是开启了由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的过 渡。精准医学是基于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本质,结合患者的遗 传学信息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其本质是从分子水 平考虑疾病的发生过程,依据驱动因子对疾病进行重新分类, 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3]。

1精准医学现状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提出 “精准医学计划”,并于当月30日宣布启动该计划。我国政 府也启动了相关的规划部署,如:科技部组织成立了国家精 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决定在2030年之前投资600亿元人 民币用于此项研究;
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又组织召开了精准 医学专家研讨会,研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原则、目标 及重点内容。目前,精准医学的实施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恶性 肿瘤领域,且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在肺癌、乳腺癌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精准医学的癌症研究也有 很多阻力,如难以解释的耐药性、肿瘤组织的时空异质性、 疗效评估体系的不完善以及肿瘤复发因素的复杂性等[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更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调查显示,目前国 内临床医生对精准医学理念普遍缺乏深刻了解[4],医学教 育中加强精准医学理念的传播成为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基于 现行医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尚未涉及精准医学的专 门课程,理论教学中,授课老师应结合本专业课程,积极传 播精准医学理念;
临床实践教学中,适时实施个体化诊疗方 案,促进精准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医学教育措施 2.1改革教育格局,优化教育体系 在传统医疗体系中,对疾病的诊疗过程主要依靠临床症 状、体格检查、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内容,由此导致 我国临床医学教学体系侧重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及药 理等基础医学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等临床医学的培 养。精准医学本质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 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大数据实现精准的诊 断与治疗,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因此, 精准医疗体系在传统医疗的基础上还涉及如何采用测序、荧 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分析疾病发生的 分子生物学本质;
如何根据疾病的分子分型针对性地选择靶 向药物;
如何利用多维数据去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显然,传统的教育体系已不适应精准医学的发展需求。在精准 医学体系下,医学生培养内容除了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外,还应加强对化学、生物学、遗传学、信息学、分子生物 学及计算机技术等交叉领域的培养,建立适合精准医学人才 培养的教育体系。

2.2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团队精神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遵 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精准医学依然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 床医学,而且其对科学证据的要求更全面、更深入,因此, 可以说精准医学是循证医学的升华。但精准医学关注的不再 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本人,其核心理念是“个体化”,即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尽可能认识 和把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本质,定制出针对患者个体的一套 诊疗方案[5]。基于疾病的复杂性和各个学科的专业局限性, 单独一个学科很难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疾病复杂的病理 现象,这就要求不同学科之间加强合作,建立多学科联合诊 疗模式。未来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 生物”医学模式,因此,精准医学的突破性进展不单单依靠 医学内部多学科的交叉,亦有赖于医学与生物学、工学等学 科的结合。基于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医学教育必须让每位医 学生、医务人员认识到精准医学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兴医 学发展领域,提倡团队作战精神,培养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意 识,这样才能有效打破技术壁垒,融合多元数据,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3加强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 3结语 精准医学将改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并使疾病的分 类、诊断、治疗及后续健康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指南和规范发 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对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科 研环境的支撑都提出了新要求。医学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需求,加强精准医学理念传输,优化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学 科交叉培养,灌输团队精神,激发科研和创新意识,深化精 准医学人才的培育,以期促进我国精准医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RichardsonPE.DavidSackettandthebirthofEvidenceBa 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2015,350(3):23 82~2383. [2]肖飞.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思考[J].中华肾病 研究电子杂志,2014,3(3):123~128. [3]ReardonS.Precision-medicineplanraisehopes.Nature .2015,517(7536):540. [4]CollinsFS,VarmusH.Anewinitiativeonprecisionmedic ine.NEnglJMed,2015,372(9):793~795.[5]李雷,郎景和.精准医学[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6,43(4):365~376. [6]付文华,钱海利,詹启敏.中国精准医学发展的需求 和任务[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1~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