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凌晨,日机轰炸闸北华界,宝山路584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 书馆(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三十万册)均被炸毁。中日两国在上海闸 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方投入总兵力达三个师团七万人, 中国方面,张治中指挥的第五军也加入上海作战,甚至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 到洛阳,以示决不屈服(年底才迁回南京)。直到3月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 陆,中国军队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开始撤军,次日宣布停战。
5月5日,中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 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国军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 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 屋被毁1.97万户。
上海历史故事篇二 1927年初,中国国民党右派对左派控制的武汉政府的容共政策和鼓励 工农群众运动的做法日益不满。3月24日,北伐军攻入南京时,发生杀害外侨和 英美军舰炮击南京的南京事件。4月2日,蔡元培、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国 民党元老在上海召集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要求阻止共产党人在国民 党内部势力膨胀,进行“清党”。而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等组织 右派工会“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与中共领导的上海总工会对抗。
上海两租界也深恐1月份收回汉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的事件和3月 24日南京事件在上海重演,在蒋保证不以武力改变租界现状后答应提供援助。4 月11日夜,杜月笙诱捕并杀害上海总工会负责人汪寿华。4月12日凌晨,“中华共 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会”成员从上海租界冲出,攻击华界的上海总工会纠察队。白崇禧的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杀伤300多人。
4月13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人大会,声讨蒋介石。会后,10万多工 人、学生到宝山路国民革命军第26军第二师周风歧司令部请愿。士兵向人群扫射, 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 府、上海总工会和一切共产党组织,搜捕共产党员及支持者,逮捕千余人,并将 首要份子枪决。至15日,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上海历史故事篇三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内容参照了中英《南京条约》。此 后,美国的传教士和商人也开始前来上海。与英国侨民以商人为主不同,美国侨 民中传教士的比重较高,包括1845年来到上海的美国圣公会、1847年来到上海的 美南浸信会、1848年来沪的美南监理会、1850年来沪的美北长老会等。
由于传教士的目的是向中国居民传教,所以他们并不聚居在租界,而 是分散居住在县城内外的各个角落,如美南浸信会的晏马太立足于老北门外护城 河边,美南监理会立足于不远处的郑家木桥,美北长老会立足于大南门外。美国 圣公会在城内立足后,1848年,主教文惠廉又请求上海地方官府允许美国侨民在 虹口开辟租界,但并未正式划定界限。上海开埠初期,虹口美国租界由于有苏州 河的阻隔,甚为荒凉,只在江边建成少数的船坞、码头,和为水手们服务的娱乐 场所。
1846年,第一名美国商人吴利国(Ltentry G.Wolcott)进入上海,被委任 为代理领事,在英租界九江路自己的洋行升起美国国旗,这是租界内第一面升起 的外国国旗(当时英国领事馆还设在上海县城内),此事引发了英国领事的干涉。
此后,绝大多数美国洋行都设在苏州河以南的英租界内。19世纪美国在上海最著 名的商业机构是旗昌洋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