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学与美学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引起了美学的关注,但是由于传统美学本身观念 的缺陷,人们转而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美学观念进行改造。但是,当把生态学 作为新的美学观念的基础的时候,生态审美如何可能便成了问题,它也成为生态 美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甚至是论证生态美学合法性的关键。
西方生态美学的先驱利奥波德(AldoLeopold)在《沙乡年鉴》中指 出,生态的保护离不开美学的参与。他说:“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 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
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①但是,利奥波德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是传统美学所谓的“风景”之美,因为在 他看来,传统美学是幼稚的,“大概是因为美学上不成熟的标签,把‘风景’的定义 局限在湖泊和松树上了”②。传统美学不但把对自然的审美看作是风景,同时还 把审美的感官限定于视觉和听觉。其实,对自然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观赏,而是 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并需要包含对大地的理解和尊敬。因此,他认为:“发展休 闲,并不是一种把道路修到美丽的乡下的工作,而是要感知能力修建到尚不美丽 的人类思想中的工作。”③他把自然审美与生态学、生态学伦理学紧密结合起来, 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美学作出改造,建立新的大地美学。他的这一思想深 刻影响了西方当代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米克(JosephW.Meeker)直接对西方美学 理论中“艺术与自然相对”的传统提出挑战①,这一传统直接导源于柏拉图,人为 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认为艺术是“高级的”“精神化”的人类精神产品,相反 自然世界则是“低级的”“动物性的”。19世纪进化论的诞生,已经促使人类开始重 新思考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米克沿着这一思路出发,把美学理论建立在现代 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并着重考察了艺术审美体验与生态系统、生物稳定性、 生物完整性或生态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高博斯特(PaulH.Gobster)从森林管理的 角度,看到了传统美学——“风景”审美与森林管理之间的冲突。他从“与人有关的因素”“与景观有关的因素”“人与景观互动的因素”“互动结果的因素”四个方面 对比分析了风景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的十九点具体差异,并总结道:“在风景美 学中,追求娱乐(情感)是首要因素,从观赏这个景观中得到这种娱乐而不考虑 这个景观的生态整体性。相反,在生态美学中,娱乐是第二位的,它的前提是为 了这个景观,并知道它在生态上是符合要求的。”②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方生态 美学研究中,他们都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美学进行改造,并使生态学成为 他们构建生态美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国,生态美学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1994年,李欣复在《论 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构建生态美学的构想。在此文中,他论述了现代工业文明 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认识,重新审视生态环 境之美。他尝试着提出树立生态美学的三大观念,即:“树立生态价值是人类最 高价值所在基础上的生态平衡是最高价值美的观念”,“树立时空统一高度上追求 自然万物的和谐与协调发展美的观念”,“树立努力建设新的生态文明事业的美学 观念”③。在这里,李欣复不但提出了建设生态美学的构想,还试图从生态的角 度提出新的美学观念。1998年,曾永成较早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克思“自然向人 生成”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解读并提出了人本生态学观,为其后来提出人本生态美 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马克思提出的“人是人的自然”,这恰恰证明了人是 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由于人是自然的生成物,这种创造和解放必然在自 然的生态制约之中,是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人而实现的自我超越”④。也就是说, 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其实是自然的自我意识。自然性或生态性不仅是人的本性, 也是人的实践的本性,它更构成了人的审美活动的本原性特征。2000年,徐恒醇 在《生态美学》一书中初步构建了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生态美学体系。他指出:
“所谓生态美,并非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只是自然界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而生 态美却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 美观照的对象”⑤;
并且,它與传统的美学观念不同,是在生态观念指导下的“生 态的审美观念”⑥。
2001年,曾繁仁在首届生态美学会议上宣读了《生态美学:后现代语 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文,次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第3期正式发表。文章一开始,曾繁仁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生态美学 观,他坚持广义的生态美学观,认为:“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 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 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⑦在他看来,生态学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 同样思考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因此生态美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环境,还包括人的广义生存;
同时从世界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的发展而言,生态学的引入为美学研究开 拓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可以说,曾繁仁把中国生态 美学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在世界生态美学研究中彰显了中国的特色。
2002年,他在《试论生态美学》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简单 地将生态美学看作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以美学的视角审视生态学,或者是以生 态学的视角审视美学,都是不全面的。应该从存在观的角度,把生态美学界定为:
“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 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 的理想的审美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 综上可知,中西方生态美学的诞生,都明显受到了生态学的影响,都 把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生态学之上。由于生态学概念的引入,使得美学超出了 传统以艺术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扩大了审美对象的范围,改变了人们以人为主体 的审美方式、审美理念,为美学带来了众多的理论创新。生态学也成为生态美学 理论建构的重要原则,甚至成为审美的重要标准乃至唯一标准。但问题是,生态 的如何成为审美的,即生态审美如何可能?在生态与审美之间有没有冲突呢?有 的学者提出了质疑,比如伯林特认为:“科学影响可以采取不同形式,但当它们 因试图将审美纳入某一科学模型而偏离了审美体验的首要地位时,这种努力就误 入歧途了。”②确实,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而形成的学科,生态审美 也是包含生态学与美学的融合,但是生态学与美学毕竟是两个学科,二者如何结 合,却成为生态美学研究中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也是目前“學界对生态美学研 究的迷惘之处”③。
二、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学 生态美学的提出,天然带有一种对生态责任和义务,因此,生态美学 与生态伦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正是由于生态伦理学的加入,使得生态审美突 破了康德所奠定的经典美学的定律——审美的无功利性,使生态审美带有深厚的 功利性内涵。但是当生态审美突破功利性的时候,也使生态美学有滑向生态伦理 学的危险。
美学何以能对生态保护起作用,仅仅拥有生态学的知识恐怕还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生态美学研究者试图寻求更为坚实的基础。利奥波德指出:
生态学教育“不分正确与错误,也不提出任何义务,也不号召做出一定的牺牲, 在流行的价值论也不进行任何改变。就土地的利用而言,它激励的也仅仅是开明 的个人的权利。试想一下,这样的教育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④结果是生态学教育不但没有带来生态保护,反而造成生态破坏,原因是我们缺少对土地的 尊敬、责任和义务。由此,他把生态审美与土地伦理责任义务结合在一起,指出:
“我不能想象,在没有对于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以及高度认识它的价值的 情况下,能有一种对于土地的伦理关系。”⑤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专 门论述了美与责任的关系问题,在他看来,“如果拥有美,就拥有责任”⑥,审美 应该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单纯的美,或许可以引起对自然的保护,但是,“审美 价值,虽然它们是重要的,虽然它们支持某种道德,但最终不如对其他人的道德 责任那样有力”①。只有深深包含着对自然的责任,才更能体验到自然的美。“把 自己所居住的那处风景定义为我的家。这种兴趣导致我关心它的完整、稳定和美 丽”②。因此,他提出把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这是容易做到的,我们在一开 始说过了。从逻辑上说,一个人不应该毁坏美;
从心理上讲,一个人不希望毁坏 美”③。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不仅仅是为生态审美寻找更深层的理论根基,更突 出的表现是迫切需要置换实践美学的实践功利伦理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 大讨论中,朱光潜作为西方美学的代表,主张审美的无功利性,而蔡仪则作为马 克思主义美学的代表,坚持审美的功利性,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如何解决 审美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美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派美学恰恰是运用“自然人化”的理论,解答了审美无功利与功利性之间的矛 盾,并由此而脱颖而出。李泽厚首先抓住了美感的二重性,他认为:“美感的个 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 性。”④那么,美感的二重性来自何处呢?当然,只能是美的事物,但它不是事 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一种“自然人化”的结果,“自然对象只有成为‘人化的自 然’,只有在自然对象上‘客观地展开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时候,它才成为美” ⑤。如此,美是客观的,但也是功利的,实现了客观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里的 功利性是社会功利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善”。后来,李泽厚用“积淀”的概念进 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他说:“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实践,自然人化了,人的目 的对象化了。自然为人类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 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自然与人、真与善、感性与 理性、规律与目的、必然与自由,在这里才具有真正的矛盾统一。真与善、合规 律与合目的性在这里才有了真正的渗透、交融与一致。理性才能积淀在感性中, 内容才能积淀在形式中,自然的形式才能成为自由的形式,这也就是美。”⑥也 就说,美虽然在形式,但是形式的背后却积淀着理性的内容,如果形式的审美是 无功利的话,那么其包含的内容则是隐含着深层的社会功利性。后实践美学试图 打破这实践功利性,回归到审美的无功利性,但是在美学观念上并未提供更新的内容,而是又回到了朱光潜所代表的无功利性美学那里,重新使美学陷入僵局。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不是一味地打破或回归,而是用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去代替单纯 的实践功利伦理,从而实现了对实践美学的重要突破。岳友熙提出:“生态美学 是以生态环境伦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美学。‘生态环境伦理学’也称为‘生态伦理学’, 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normalconsideration)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 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它是对传统伦理学基础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 对它的继承、发展和超越。”⑦ 曾繁仁在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两个方面对生态审美的生 态理论基础作出了重要理论探究。在研究对象上,他强调的生态系统,其中就包 含生态伦理。他说:“‘生态’作为一种现象,从阿伦·奈斯开始由自然科学领域进 入到社会与情感价值判断的社会领域,这就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 应运而生,而‘生态’也在‘整体性’、‘系统性’的内涵之上又加上了‘价值’、‘平等’、 ‘公正’与‘美丑’等的内涵。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的美学内涵。这种 美学内涵就是在‘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中,存在的显现、真理的敞开。”①也 就是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含生态伦理在内的生态系统,生态伦理必然成 为生态美学的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生态美学的范畴建构上,他论述了与生态伦理 密切相关的“家园意识”的范畴。家园意识,即“海氏的存在论哲学中‘此在与世界’ 的在世关系,就包含着‘人在家中’这一浓厚的‘家园意识’,人与包括自然生态在 内的世界万物是密不可分的交融为一体的”②。也就是说,生态审美过程是一种 包含深刻责任维度的美感体验,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验,也包含着对家 园感的体验。
程相占在文章中集中阐述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就同时包含生 态伦理和生态知识两个要点,但是二者不是并列的,生态知识是生态欣赏的内容, 而生态伦理则是生态审美的基础。他指出:“笔者这里所探讨的生态伦理可以概 括为‘强调生物圈生态整体的人文主义’,近似于国际学术界所说的‘生态人文主 义’”,“生态人文主义所包含的‘爱物’的伦理态度可以简称生态意识,它是生态欣 赏的基础和前提。”③另外,他在第四个要点中还突出强调了生态责任意识对人 类审美偏好的引领作用。他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偏好与审美风尚也在无形中 浪费着自然资源,加剧着环境危机,比如,以皮草时装为高贵,以烟花爆竹为灿 烂,等等。这就意味着,从生态文明的视野来看,‘审美’并不一个总是光辉灿烂 的词语,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审美活动比比皆是。”从主体的角度,“充分借鉴当 代环境伦理学的相关成果,改造我们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态度,将是生态美学健康 发展的必由之路”④。由此可以看出,生态伦理学在他的生态审美四个要点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生态伦理学为生态审美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克服了传统美学 的形式审美偏好,突破了康德经典美学所奠定的审美无功利性,为生态美学的现 实性品格增添了活力。对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而言,生态伦理取代了隐含在背 后的实践功利伦理,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征,但是生态伦理学的加入,同时使 生态审美带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特点。一旦审美带有了明确的功利性的时候,它 还能否保持审美的独立性,则成了一个疑问。笔者甚至认为,虽然生态审美被看 作是对传统无功利性审美的一种突破,但事实是,“功利性的生态审美既不利于 保持审美的独立性,也不利于生态保护,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悖论”⑤。如 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恐怕这一结果也是生态美学在追求生态功利化过程中始料 未及的。
三、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 生态美学因现实生态危机而起,自然环境美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对象, 西方生态美学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了环境审美的特点。同时,生态学的 引入,也带来了生态美学观念的变革。如此,便出现了两种美学,一种是艺术美 学,另一种是生态美学。二者能否沟通、融合,则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西方,生态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环境美学,因为它是针对西方艺 术美学传统而提出来的。上文提到的利奥波德、米克和高博斯特在论述生态美学 的观念时,都突出了自然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差异,另外从他们的环境美 学研究中也可以看得出来。1966年,赫伯恩(RonaldW.Hephurn)在《当代西方 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的引言中指出,在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分析美学把美学 仅仅限于艺术领域,造成了对自然美的忽视。由此出发,他从分析美学的角度对 自然审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自然审美不同于艺术审美的三方面的特点:介 入性、无边框和不完整等。在他看来,自然审美不同于艺术审美,欣赏者是在环 境之中的,并且是没有画框、没有边界的,也不像艺术一样追求意义完整性,这 也开启了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特点和思路①。瑟帕玛(YrjoSepanmaa)区分了艺 术与自然审美的创作、对象和观察者三方面的十四点不同。从观赏者看,他认为:
“观赏艺术品的场所是有限定的——但对环境而言,则是自由的;
艺术品以考察 者对它的距离和无利害关系为前提——环境的观察者是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直 接接触;
大多数艺术形式的作品是用一种感官来感知的——环境观察者通常由多 种或所有的感官聯合作用而形成,并且所有的感觉都是相关的。”②卡尔松 (AllenCarlson)区分了多种审美模式: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激发模式和神秘模式。其中,他认为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脱胎于艺术模式,是把 自然作为一个对象来欣赏,他赞同自然环境审美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不同于对象 模式和景观模式的那种二维视野,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一种自然环境来欣赏”, 同时需要“借助已知的知识来鉴赏自然”③。伯林特((ArnoldBerleant)提出参与 美学,指出了环境审美的参与性特征。他认为:“事实上,环境有可能看作是建 筑美学的实现,尽管不是在传统的意义上,因为就传统美学而言,要求我们摒弃 所有的使用考虑并且采取静观的态度与艺术品保持分离。相反,环境引发并且象 征一种与此不同的体验——人的参与,这一点其实建筑早已在实践中践行了。” ④ 在中国,生态美学的诞生既有与西方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一致的地方是,很多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也沿着西方生态美学的研究思路,提出生 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美,在研究特点上也是与艺术美学相对的。比如, 李欣复在《试论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美为主要任务 与对象”的学科。徐恒醇虽然提出生态美范畴,但是在具体研究层面上则落实为 环境。他认为:“它应该以与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相关联的审美活动为主要 对象,即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审美为主。”⑤这一思路也体现在他的《生 态美学》一书的体系建构上,书的第四、五、六章讲的都是生活环境、城市环境 和生活方式等内容。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生态美学不仅仅是强调对艺术美学传统 的反拨,更重要是对实践美学——“非生态”美学的强烈质疑与突破。因此,中国 生态美学没有像西方一样,严格把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严格对立起来,而是把生 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来进行研究的。陈望衡作为新时期实践派美学的 重要代表,在生态时代到来之时,开启了从生态学对实践美学观念的改造。他指 出:“生态美学虽然不是美学的全部,却必然是美学的基础。同样,生态美虽然 不是全部的美,但它必然是美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属于美的基本的性质。”⑥ 张玉能、徐碧辉等新实践派美学家都对实践美学观作出了生态改造,在坚持“自 然人化”的同时,突出了“人的自然化”的一面。曾繁仁在参与生态美学讨论伊始, 就把它定位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观念和形态。2012年,曾繁仁专门撰文《对德 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反思——“由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到“天地境 界”》,集中阐述实践派美学的理论渊源,即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的联系,并指 出实践美学必将被生态美学所取代。他说:“实践论美学是在那个特定历史阶段 产生的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种中国形态的美学,它以其特有的理性主义与人文主 义精神,特别是对人的理性精神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张扬,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与满 足了我国建国后,包括新时期人文主义启蒙的需要;
它建构了包括‘认识论—— 人类本体——自然的人化——积淀’在内的具有相当的自恰性的美学理论体系,独树一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局限与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在自然审美领 域,实践论美学“只强调了人化的‘自然’的价值,而完全没有看到未经‘人化’的自 然的价值。宇宙、地球与自然万物,其价值怎一个‘人化’与‘积淀’就可概括,它 们是人类生存之源、地球万物之母,具有人类难以企及的价值”①。因此,中国 当代美学应该走向更为适合时代发展、体现生态精神的“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中国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了与西方生态美学的差异,但是在理论资源上 却都是来自西方的环境美学研究。比如,聂振彬在《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一文 中,不但认为生态美作为一种美的形态,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 和艺术美,而且还从环境与心态、生命感与审美感、生态环境的功利性目的与超 功利性目的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美的生成特点。他着重对比了生态审美与艺术审 美的不同,突出了生态审美的功利性特征,认为:“康德所说的一切审美活动都 超越利害关系之上,是不适用于生态审美活动的,即在生态审美活动中功利目的 性和超功利性的区分,只是理论上的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②程相占在《论 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学界目前对环境美学与 生态美学的关系的五种认识:“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
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
四、吸 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
五、参照环境美学以发展生态美学。” 在文章中,程相占明确把曾繁仁的思路归属于第四种,即“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 资源来发展自己早已形成的生态美学,进而将‘环境美学纳入其中’”,而他自己屬 于第五种,即生态化美学③。即使如此,他仍然也是参照和借鉴环境美学的既有 成果来建构生态化美学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借鉴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成果,但 其中会存在一个问题,环境美学对环境审美特点的分析,本身就是针对艺术审美 而提出的,那么,当它作为一般美学观念的时候,能否适用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呢? 其实,曾繁仁对这一问题早有警觉,他在吸收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时就曾指出:
“的确,诚如柏林特所说,现代艺术向行为艺术的发展的确为‘参与美学’中眼耳鼻 舌身等整个身体的‘参与’准备了条件。但是,当面对传统形式以及传统的艺术形 式时,‘参与美学’的绝对有效性就值得怀疑了。”同时,他试图对之作出适当的修 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将‘参与’拓展为主体的积极参与,首先是主体审美 知觉能力的参与,参与到审美对象的构成之中,当面对自然环境时则又包含着各 种感官的参与。”④在这里,曾繁仁主要突出借鉴参与美学是为了突破传统美学 的主客二分乃至主体的积极参与,但是我们也看出了他对艺术审美与环境审美的 论述是有分别的,也就是说,其间仍然存在着裂痕。在《生态美学导论》的序言 《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中,这种裂痕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在论 述第四点突破——“审美属性的重要突破”时写道:“生态美学不反对艺术审美中具有静观的特点,但却着力自然审美中眼耳鼻设身的全部感官的介入,就是当代 西方环境美学中著名的‘参与美学’的观念。”①也就是说,生态美学所谓的突破仅 限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在艺术审美的突破是有限的,甚至仍然是保持不变。
在西方,生态美学研究已经使美学研究陷入了两种美学形态——艺术 美学与生态美学二者针锋相对的境地。比如,伯林特就指出:卡尔松“发展的自 然美学仅仅局限于自然美。当他试图将之运用于艺术时,结果就很奇怪。”②那 么,当中国生态美学强调它是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强调它的一般性、适应性的 时候,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紧张,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三对关系中包含的三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即生态审美如何可能,生态美学的独立性,生态美学的适应性。这三个问题的能 否成功解答,可以说既关乎生态美学能否进一步发展,也关乎生态美学存在的合 法性。
作者:周维山 第2篇:根雕艺术中蕴含的生态美学特征分析 根雕艺术是以树根为艺术对象,通过艺术家的想象、设计、雕刻将其 加工为可观赏的艺术品的一种艺术形式。根雕艺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根雕作品,到 了宋、明、清代,根雕技艺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 国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到了近现代,根雕艺术更加受到重视,涌现出 一大批优秀的根雕艺术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根雕艺 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发展成为了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根 雕艺术讲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大部分运用树根的自然生态形式,辅之以少 量的人工技艺,因式赋形。因此,根雕艺术中所蕴含着的生态美学,值得人们对 此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根雕艺术美学特殊性 相比于雕塑、绘画、篆刻而言,根雕艺术更加强调的是因式赋形。拿 到一块树根原胚,根雕艺术家往往会揣摩几天,仔细观察树根的色泽、纹理、形 态,在尽量不破坏作品整体性的前提下进行雕刻。依附于树根本身的形态特征,辅之少量的人工雕琢。可以说,树根本身的生态特征决定了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艺 术品,而根雕艺术家更像是替自然执笔,尽可能将匠人之气消磨其中。有经验的 根雕艺术家认为,遵循树根的天然形态,只是进行简单的修剪、裁锯,这样的作 品既与真实事物不同,又比纯粹的的人工雕刻显得更为古朴大气,令人爱不释手, 颇具赏玩意味。这种似雕非雕,道法自然的艺术形式,和我国古代绘画中的留白 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暗合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理念。根雕艺术胜在天人合 一,胜在似像非像,也胜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独特的艺术特点为 观赏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趣味。
二、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 根雕艺术之美体现在对于自然形态的尊重,是从自然形态中获取灵感, 从而赋予其崭新生命力的创作之美。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总体而言分为 “奇”、“巧”、“韵”三个方面。下面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
(一)生态美学之“奇” “奇”即奇怪,指奇形怪状,也指形态怪异。树根生长在地下,由于土 壤肥度、水源流向、虫蛀腐蚀等自然外力的影响,往往形态各异,盘根错节。在 土木建筑师的眼中,这样的材料无疑是废物一堆,但在根雕艺术家的眼中,却是 上好的艺术材料,可以制成好的根雕作品供人们赏玩,恰合了老子“无用之用” 的道德思想。根雕珍品胜在“奇诡”,创意独特。有的根雕艺术家为了追求更好的 艺术效果,甚至会专门寻找特殊环境中生长的材料,特别是虫蛀、火蚀的材料。
看中的就是那份自然作用下的独特。比如说枫树往往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由于恶 劣的自然环境,枫树的树根往往盘曲错杂,有的还会长巨大的根瘤,虽然在一般 意义上并不美观,但因其独特的生态造型,特别是树根内腔产生的片状木质结构, 往往成为雕刻灵芝和荷花的题材,无形之中赋予了一种古朴苍凉的美感。
(二)生态美学之“巧” 根雕作品中的“巧”是指技巧和思巧。主要体现在选材、造型、刀法、 命名等几个方面。
选材是根雕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步,俗话说“七分天成,三分人工”,一 件好的根雕作品和一块适合的原料毛坯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大程度上,根雕原料的好坏就决定了一件根雕艺术品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而选料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言的生态美学之“奇”,好的 根雕艺术家会将丑陋的树疤、蛀洞加以利用,使作品别有一番风味。同时,根雕 艺术家也要熟悉不同树种的树根特性。根雕作品的创作往往是艺术家首先确定一 个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去选择合适的材料,这就要求艺术家对于不同树种的树 根特性有很高的把握度。
造型是指根雕作品的整体表现,集中体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内涵。造型 也是一件根雕作品的灵魂所在,需要准确的找到作品的切入点,达到“立象以尽 意”的效果。通过整体造型来评判一件根雕作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巧妙的造型 能够立刻抓住人们的眼球,没有艺术造型的支撑,根雕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主题就 失去了载体,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形神兼备,浑然一体,才能使意 象和物象达到完美的统一。
刀法是指根雕作品的雕刻技术,根雕的刀法细分而言有几十种,对于 不同的根雕原料,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比如想要刻画雄 浑古朴的景象或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适合用方形刀法,粗拙笨重,和雕刻对象十 分契合。同样,如果需要雕刻姿态柔美的少女,则需要选用细口刀法,便于表现 少女身体的曲线,体现流畅度。各种刀法技巧的使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 需要根雕艺术家们经过千百次的雕刻创作慢慢揣摩得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师 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根雕师傅往往需要练习十几年才可以独立负责大型的 根雕作品,最终达到“手中无刀,心中有刀”的完美境界。虽然机械刻刀逐渐应用 于雕刻工艺之中,但相比于机器流水线产品,手工雕刻以其独特的雕刻技法,深 厚的人文内涵,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
命名虽然简单,但是也是体现生态工艺之“巧”的重要方面。好的名字 可以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雕作品讲究的意向 和物象的结合,主题表达上较为含蓄。同样,根雕作品的命名也不要过于直白, 要尽量做到“信、达、雅”,名字要有意境,和作品的主题刚好切合又能够适当的 升华主题的内容。比如一件雕刻女性盼望外出打渔丈夫归来的根雕,如果单纯的 按照雕刻对象命名为“望夫女”,虽然表达出了根雕的内容,但缺失了一些韵味, 而命名为“盼”则更为恰当,最终达到了意境和内容完美的结合的目标。
(三)生态美学之“韵” 中国古代绘画讲究“气韵生动”,根雕艺术也不例外,一件好的根雕作 品也讲究“韵”在其中。韵是指气韵、神韵,是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心灵交流,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好诠释。欣赏根雕作品的生态之韵,需要有一定的想象 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因为根雕作品不是具象作品,也不是单纯细致的刻画某一物 体,而是用简练的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对于盘曲的树根,有的人看到的只是 杂乱的枝条,有的人看到的是顽强的生命力,而有的人则看到了内心的纠结和彷 徨。艺术家需要抓住材料的某一个点,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根雕作品或许材料 简单,没有其他雕刻作品的华丽外形,但正是這种木质的温度感,让作品的气韵 更好地流动,完成人和树木的情韵交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结语 任何一项艺术都离不开它采用的原材料,根雕艺术正是将天然树根中 的“奇”结合根雕艺术家的“巧”,从而产生生态美学之“韵”的一门传统艺术。通过 艺术家的一双慧眼发掘原材料独到的生态美学,运用一双巧手,删繁就简,化腐 朽为神奇,从而产生出无数震撼人心,富有生命力的伟大作品。尊重自然之美, 利用自然之美,不妄加改造,“奇”、“巧”、“韵”三者紧密结合,这或许就是根雕 艺术历经千年却仍然受到人们追捧的原因所在。
作者:俞赛炜 第3篇:浅析生态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1、生态设计概述 1.1生态设计是在绿色设计的概念上衍生出来的新概念。生态设计不 等于绿色设计,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各个环节都要考虑环境因素,从而 使产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的整个周期中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 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的概念。
直到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人们才普遍意识到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 克多﹒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绿色设计”的观点。绿色设计强调尽量减 少无谓的材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在产品的外观上也有体现。突出了 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为本的理念。
1.2正是这种整体环保的设计理念的诞生。随着生态设计理念的普及 与推广,生态设计不知不觉融入到我们生活中,进而指导设计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产品,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在做产品设计时已将这种理念体现在各个细节设 计中,通过电脑模拟制图提前设计,使所设计的产品在成为成品前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2、设计美学与生态美学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性 学科,设计美学的研究也必然包含技术美学研究内涵。设计美学是工业时代的产 物,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自从人类有了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就有了与其相关的审 美活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人们审美 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大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现代设计是艺术、技术和 科学的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设计活动的复杂性和综合 性,决定了设计学科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现代设计美学应该是现代设计在审美和 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体现。
简单的说就是在满足艺术、技术和科学相结合的现代设计美学下,生 态美学能更进一步表达出设计产品“天人合一”的美感。
3、工业产品中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 3.1产品设计的概念 产品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它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 工艺美术品。产品设计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和人类的需要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2传统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产品设计活动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创造性活动,既受工业制造、技 术的制约,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产品设计不是纯艺术创作,而是在理性指导下, 遵循相应的现实约束条件和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 3.2.1审美原则。在设计某种产品时,不单对其用途,更重要的是對其 美得形态要进行合理规划。
3.2.2功能原则。一件好的产品对使用者来说,主要是购买其实用功能。
3.2.3经济性原则。物美价廉的产品总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从来给企 业带来经济效益。3.3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与材料相关的准则。首先要意识到产品所使用材料对环境影响, 即所有材料为环保可持续再利用的材料。
3.3.2与产品结构相关的准则。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材料的使用 量、维护、淘汰废弃后的拆卸回收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尽量再设计中简化产品结 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等。
3.3.3与制造工艺相关准则。生态制造工艺技术是保证产品绿色属性的 重要内容之一。优化产品性能,采用合理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与使用过程的污染 物排放,同时还要考虑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通过对设计原则的分析,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是依据用户对产品的功能、 审美及成本要求来设计,设计者很少考虑到资源的再生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很少考虑产品回收,主要是以利益为目的。
4、生态设计与产品设计融合 随着环保观念的在人类社会中得到普遍认识,赋予生态美学观念的现 代设计将会是未来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将伴随着产品的设计、生 产、使用、回收的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设计上。从一开始设计产品时就是以一种绿色环保的观念来设计 的,方法也是绿色的。
2.2生产上。整个产品的用料选材,制造技术都是先进环保且节能减 排的。
2.3使用上。是指在产品的生命周期里产品更经济,更节能,更高效。
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4回收上。方便拆卸,材料又可回收利用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性 的生态系统。5、生态设计未来趋势 生态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生态设计 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理念也慢慢被大众所重视,很好 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办。“绿色奥运”理念将“绿色、科技、人文” 等概念融入到奥运场馆的建设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使用等。奥运作为一个 契机和转折,将使我国的生态环保的理念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结语:
在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使设计的形式、品质有了更大的变化,电脑 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设计观念及设计方式。数字化,智能化,虚拟 化促使新的设计类型出现虚拟生态设计。所谓虚拟生态设计,是通过虚拟现实来 模拟产品的各个设计环节让整个设计过程更加逼真符合现实。其主要体现在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原理,综合相关学科成果,致力于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循 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 资源以及开发研究生态恢复技术。
作者:海丹 第4篇: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分析 生态美学指的是研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科 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三者之间的共生美、平衡美以及将三者联合起来发展的美学 价值所在。将生态美学观纳入初中生物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学 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的意义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对 自然资源进行不断的探索开发与索取,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 态的自我恢复能力甚至赶不上自然资源被破坏的速度。而生态美学观要求人们从 审美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式学习和认识生物的 阶段,在这个阶段将生态美学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 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环 境保护之上,更好地解决生态问题。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教学内容 1.生物的形式美 自然界中生物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生物的外表和生理机制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学习生物、接触生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生物的外在感觉它们独特的 魅力。比如说,在学习《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教师运用多媒体 教学手段将一些生物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外在美。如,为了 保护自己善于伪装的枯叶蝶、美丽的小蜻蜓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其次,生 物的生理机制之美,主要表现在生物吸收营养和能量等方面,如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物的冬眠等,都是生物生理机制美的一种表现方式。
2.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只有和谐稳定地发展,才能使自然环境和谐地发展,生态系 统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对自然环境将有极大的影响,如云南滇池的水葫芦、美国 的鹿与狼的故事等,都是由于生态不平衡引起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让 学生意识到生态美学观中生物群体的和谐之美。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态美学观的认识 生态美学观是一种感性认识,它注重的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认 识。生物教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将生态 美学观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比如,教师在讲解了《光合作用》这一节的知识之 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己通过一些对比性实验去探究光对植物的重要性,鼓 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自然界的生物所具有的生态之美,加深学生对生态美学 观的认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渗透生态美学观 多媒體教学技术是当前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多媒体技术 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声音、形象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较为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 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也离不 开多媒体教学,如上文所述,教师在讲解《形形色色的生物》之时,运用多媒体 教学将一些生物的图片和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比起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知识讲解,显然更能达到教学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渗透生态美学观。
3.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渗透生态美学观 我国古代的诗词,虽然看起来与生物学习毫无关联,但是诗人在创作 诗歌的时候往往会在无意识中将生物知识渗透在诗歌里面。并且,古诗词中描绘 的景物大多都较为优美,有些诗歌还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学 内容,将一些古诗词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令学生充分地理解生态美 学观,又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如,教师在讲到与时令有关的生态变 化知识时,就可以引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使学生感受 到生态变化之美。
总的来说,将生态美学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对生物有了更 加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在学生学习 生物之初,渗透生态美学观,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承担起未来 社会保护环境的责任。
作者:赵雪 第5篇: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美学探讨 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中,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对人破坏自 然规律、浪费自然资源、主张自然环境的权利。可以说人是自然中一物,应与自 然共存亡,可见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并思考人类在世界中、自然中的位置, 进而帮助我们人类找到正确的位置,在恰当的位置做好自身应该做的事情,这便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核心。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马克 思主义的生态美学,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中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1.生态学中的内涵 在西方各种生态理论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很关键的理论,它是上 个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出现的力图用马克主义观点分析解决生态危机的渠道,并 重新构建和补充马克思主义,试图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兹、莱斯和阿格尔等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出,资本主义过渡生产 和消费不但会导致人的异化,而且还会出现生态危机;
延缓生态危机,并试图将 其取代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所以,应运用小规模 的技术来代替集中的大规模技术,促使生产过程具有民主化和分散化等特性;
构 建出稳态的、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出能够解决生态危机的社会主义文 化道路。
2.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共同对资本主义生态 危机进行了批判,此种批判与全球化问题有效融合,开阔了人们的知识视野;
进 一步系统化了生态主义构想,并开始回到马克思主义构想中,使其成为了对现代 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派别;
但很多人都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方马克 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出,在以前人们并未在经济活动 中融入生态学,认为二者不存在联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生态学视为经 济学中的分支。高兹有言:直至后来经济活动破坏了社会环境,并这样对经济活 动有了威胁后,生态学才开始从经济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生 态学开始对外在限制进行了关注,经济活动的进行应遵循这些限制,以防止产生 违反目标的结果。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还提出,只是从生产或者经济活动层次 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将生态学看作是独立的经济学,还不能满足人们对这门 学科的需求。由于生态学具备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了解经济活动效能并不 是全方面的,其是有限度的,在超出规定的限度后,试图克服比较匮乏的经济上 的努力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很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远远要比它 的创造能力强。在经济活动对最原始的生态圈平衡破坏后,或者对不能再生的资 源破坏后,便会出现这种“反生产性”现象。但想要解决这些现象的存在,人们就 要打破经济学中的限制,探索出与经济理性不同形式的生态理性。在生态学中需 要做的便是向我们解释清楚怎样在物质生產界限中缩减,并不是在物质生产中增 长,对贫困和疾病科学应付,对工业文明中的死结与梗阻有效应付。它表明出保 护资源资远比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更具有生产性。但想要使生态学能够 担负起这一使命,就要构建起生态学与政治学二者的关系,揭示出在生态问题中 所蕴含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唯有做到这样,才能进一步展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和反 对技术法西斯主义的作用。高兹曾经讲过:“生态学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并不 代表着要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措施。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并不是在理解自 然平衡的科学,而是在政治与文化视角上所进行的选择。二、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上分析生态美学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不但反对将政治生态学看作是政治学中的一 个分支,而且也反对将政治学理解成为生态学的分支。高兹表示,前者只是狭隘 的掌握生态学原有含义,并未对政治学增加任何一项新内涵,其实质是想将资本 主义从破坏生态自我的趋势中拯救出的“环境主义”;
而后者却扩大了“生态学”对 于政治学的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间的新陈代谢看作为生态学与政 治学间的有效联系,并将其自身对象领域实际融合。此种新陈代谢,从自然领域 上来讲,是由支配物质过程自然规律支配的;
从社会领域上来讲,是由支配劳动 分与分配财务的规范化实施支配。第一个因素归结为生态学方面上;
第二个因素 归结政治学方面上。同时高兹还指出,政治生态学作为一门政治学,注重剖析对 人的剥削关系,但作为一门政治生态学,它则是更为普遍的对自然的盘剥,在此 背景下对人的剥削关系进行剖析,也可以说政治生态学不但是在批判人的剥削关 系,而且还是以批判自然为着力点。可见,无论是政治生态美学,还是生态美学, 其关注点都是在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上。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此种政治生态学的观点其很大程度来源 于马克思有关于人与自然的社会理论,也就是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理论,其理论 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就是在生产中,人与自然间交 换物质与能量;
第二个范畴支配着人与自然新陈代谢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政治 生态学的基本框架。但它又指出,只是有这两个范畴还很难构成政治生态学的理 论基础,还需要引入其他范畴来完善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人与自然间 的对立只是表面的,人的制度与社会的物质都是归属于自然的。自然以此两种方 式融入社会领域中,并对社会规定和限制。所以,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入第三 个范畴:生产条件范畴,也就是从自然方面对人与非人的自然限制支撑起来的新 陈代谢范畴,此范畴是在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此为基础,生态学马克思主 义中还提出“资本主义中的第二重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 产条件间的冲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与资本主义是与危机体系相符的解释,集 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合力因素上。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认为, 从实际上来讲,生态问题就是社会与政治问题。所以,遵循资本主义中的“生产 逻辑”,可见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主要目标或者关注方向并不是怎样使劳动更加 愉快、令人满意,也不是如何促使生产与自然协调。其主要关注目标是花最少的 成本能够生产出巨大的价值。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追求经济利润是其 主要目标。这样就无法避免的出现污染环境、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虽然资本主 义社会也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处理这些生态问题,但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些措施还是遵循资本主义中的“生产逻辑”来实施的。这 样既很难从实际上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加重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由此 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所以,想要完善的解决好生态问题,首先要做 的便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进行废除。换言之,生态运动需要对整个资本主 义制度积极面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生态运动必须要对整个资本主义 制度积极面对”。在生态运动中,不但包括人与自然间的斗争,还包括人与人间 的斗争,斗争的关注点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想要在治理和解决生态问题中 谋取私利。
三、在生态美学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生态美学学者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观点,自然而然就不会被看 作为征服竞争者的资源,而是将其看作为和谐社会中一部分,并有着存在价值和 意义的一项事物。在人与自然这一关系中,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人员,“荒 野”也并不是丑陋的,也可能是有损于人类发展和存在的,无论是在普通意义上, 还是在美学意义上,其都是值得人们称赞的。卡尔森曾经提出,所有原始的自然 必然是美的,只要是没有被我们人类所接触或者毁坏的自然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属 性。如:自然精致、统一和优美等,而不是平淡的、无生机的、呆滞的等。生态 美学并不是优美主义者,注重的不是自然中属于优美精致的内容,而关注点在于 自然中由生态学与进化理论中揭示概念性的内容,它包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本 土性等内容。即便是在平常的自然环境中也有类似的特征,如在分析一个沼泽中, 从形式上来讲,此片沼泽有可能是被废弃的,但从有机体间生态关系考虑时,简 单来讲,就是将眼前这片沼泽看作为沙丘鹤栖身之地,并对它进行欣赏时,当我 们意识和认识到这些鸟儿都是从遥远的地质年代来的,或者我们了解到沼泽中各 有机体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时,沼泽就会变成一个很美好的事物。反之,从表面上 来讲是非常吸引人的,但却不是来源本土的动物或者植物,由于它们在闯入破坏 了自然间的平衡,对于这样的动物或者植物,我们也应抱有宽容之心来看待它们。
在“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中,都对感觉经验的表层直接传统。生态的土地审 美学与浪漫主义的风景美学对比而言,后者无疑是肤浅的、无意义的。众所周知, 生态批判归属于文化批评中,它超越了种族、性别、年龄等限制,它将自然看作 为社会心理的构建,在剖析自然和文化关系时具有浓郁的后现代文化色彩,但此 色彩中含有浓郁的批判韵味。众所周知,生态批判是在解构人类中心,与解构男 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女性主义、批判后殖民、批判白人中心主义等有着同样的意义, 都是在宣战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生態批判中,不但有文学这一门学科,而且还有 其他几门学科,如: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多种学科的存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