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动合同 > 什么的教导 [流动儿童教导问题研讨论述]

什么的教导 [流动儿童教导问题研讨论述]

来源:劳动合同 时间:2019-12-01 07:52:24 点击:

流动儿童教导问题研讨论述

流动儿童教导问题研讨论述 1问题的提出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 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党和国 家对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设的重视有一个新的高度, 其中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 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 会公平。在过去的几年中,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到了一 个新的高度,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社会对流动儿童的特别 之关注,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搜索达110万 篇,其数量之大令人惊叹;二是有更多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 在为改变这一特殊群体而付之以行动上的努力,不断有报道 各企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赞助,还有大学、妇联和团委 所组织的志愿者行动等都在实践层面采取切实的帮扶行动;
三是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在致力于这一特殊社会 群体的研究,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到地方教育规划课题与省 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金已经连续四年都一直把流动儿童 研究作为资助的重点。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周洪宇,2005)。某大学校长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 采访时说,教育不公平乃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①。这是因为 其他领域的不公平,或能伤害人于一时;然而教育领域的不 公,却伤害人的一生。作为同样的国民,流动儿童在城市还是得不到真正平等的教育,虽然党和国家、国内学者及全体 社会都为之做出努力,但现在说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还为时过 早,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公平与和谐的一面镜子。

因此,本研究对已有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梳 理,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流动儿 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2中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演进逻辑 3中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内容 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来说,名方面都有所 涉猎。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方 面面,包括早期的社会调查到近年来对教育儿童问题的深层 次教育公平与政策实施的研究,主要是从研究范式和学科观 察两种研究视角。

3.1研究范式的视角 3.1.1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研究流动儿童 的研究最早始于对问题的调查研究,2000年韩嘉玲针对北京 市流动儿童及其学校的基本状况展开了调查,发表了“北京 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这是当时国内第一个 较为详细、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韩嘉玲, 2001;2001);段成荣根据北京市1997年、2000年、2002年三 年来外来人口普查等资料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问 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指出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并引 起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教育等问题的广泛关注(段成荣,2001);有研究者对天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 研究,发现在城市中的青年流动人口非常重视对子女教育, 但对孩子期望过高,在教育行为上满足孩子需要与限制孩子 发展并存(关颖,2002),这些都是早期的调查研究,关注的 是地方性的流动儿童整体状况。2002年流动儿童受教育难, 导致了各地民工子弟学校建立,这些学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受教育难问题,但是由子办学条件差等引发了一系列 问题,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做了全国第 一个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总结了杭州市公办民工子弟学 校的经验,提出了在全省推广杭州市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经验及做法的建议(侯靖方等,2002)。后来的研究者陆续在 全国各地对流动儿童进行教育调查,如有人在北京、深圳、 绍兴和咸阳四个城市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校长及学校管理 人员进行了访谈,发现城市环境给这些流动儿童的发展带来 了很多有利因素,但流动儿童入学难、升学难、受歧视现象 普遍存在,其处境令人担忧(张秋凌,2003)。在浙江这样经 济比较发达较多的地方,调查者提出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 校两条路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思路,并在后来得到很大 程度上的政策采纳(王涤,2004)。对流动儿童教育进行的进 一步调查发现,社会对流动儿童从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 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公平,提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要从管理模式和政策上实行制度保障,提出混合班制学校教 育是最有利于社会融合的一种形式(雷万鹏,2007;范先佐,2007;马良,2007)。从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调查研究可以看出, 对流动儿童从最初的教育机会公平的呼吁已经向纵深发展, 并提出了一些如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两条路”解决思 路,并对流动儿童教育经费问题、社会适应等提出了一些建 议,这些调查结论和建议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采 纳,但是很多调查只是简单的数据描述,没有非常规范的实 证定量研究范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不能不说是调查研究 方面的一个局限性。

3.1.2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中国是一个空 间面积、社会风俗、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地方差异的一 个国家,就是同为发达地区的浙江和广东,各所属地市县也 不相同,因此不同地方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就有不同的解决 方案,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如有研究者对一名 有多次转学经历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的流 动儿童教育问题各有相当之不同之处(赵娟,2005)。对流动 儿童学校个案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主要因 素有户籍制度的隔离、教育体制的束缚等(杨素苹,2005)。

常州、北京的流动儿童学校的个案研究揭示了流动儿童教育 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描述了该个案中的经营者、管理者、 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状态,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 况的各个层面的因素,从制度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 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金宇碧,2007;李壑等,2003)。兰 州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城市中受到长期的社会不公平对待后,在心里埋下的“仇恨”的种 子,很可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定时炸弹”,这不得不引 起我们深思(翟立群,2006)。从国内学者对于流动儿童教育 的质性访谈研究来看,研究者分别选取了流动儿童个体、民 工子弟学校和流动儿童聚居中较多的典型城市等不同层次 为个案研究,从一种具体的、深入的观察方式来提示流动儿 童教育问题的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应当说对于 推动流动儿童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个案研究研究 正像调查研究一样,存在着研究规范的问题,很多的个案没 有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因此难于做出本土化的、有深度是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3.1.3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辨研究其实在社会对 流动儿童对行调查或访谈的同时,就有不少学者或相关人士 从教育本身出发或对其进行思辨研究。最早查到就流动儿童 教育问题进行思考的是时任北师大副校长的谢维和,他指出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 到经济建设和教育公平,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一问 题(谢维和,1997)。罗建河则指出实施全民教育,推行教育 机会均等的进程中,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是亟待解决 的问题(罗建河,2002)。早期的思考旨在提醒人们对于流动 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有研究者从社会环境、学校实践和家 庭关系三方面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义务教育中实施的 现实性,认为混合班制的学校教育是最佳模式(马良,2007)。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中国实行“教育券” 制度,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模式,并认为它 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选择(朱镜德,2007)。这些是对流动 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比较具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层次的思 考。许传新等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系统工程的 理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的国家支持系统、群 体支持系统、个人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很 好的视角(许传新,2004;黄剑波,2005)。从影响流动儿童 教育的因素角度出发,建立起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 模式”,有利于为流动儿童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梁晓燕等, 2005)。国家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在 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一个比较完善 的整体思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强流入地政府与流 出地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管理职责;
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的补缺 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方式综合解决(汪明, 2004)。相对来说,这些研究是一个国家层次上的思考。总 之,这些研究者反思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困境,指出问 题的严峻,提出解决的思路,其中不少观点很富见解,有的 甚至得到相关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的采纳。但是这些研究充 其量来说只是一个从教育本身出发的视角,没有深入的实证 研究,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难于真正提出具体的、有价值 的可行性建议。3.1.4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关于流动儿童 教育问题的研究,有一些学者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比 较研究,如有研究者对美国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考察, 发现美国通过完善立法、利用网络传递流动学生信息、帮助 贫困的流动家庭、加强学校(社区)与流动儿童家庭的联系等 措施的有效性,其力图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石人炳, 2005);也有研究者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实施一种“流动学生教 育计划”的项目在解决流动学生的教育问题方面积累了经验, 指出美国这一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青,2007)。有研究 者介绍的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对各 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促使各级政府及执行机构的 完善实施机制;对流动儿童权利保障的司法化,这些对于我 国流动儿童治理的具有有益的启示:流动儿童平等的入学机 会权必须立法,法律的执行是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入学机会的 重要和必备环节,因此,流动儿童平等入学机会司法化应当 是我们奋斗和努力的目标(陈瑞丰,2006)。面对流动儿童教 育问题专门建立起的民工子弟学校,有研究者从美国著名的 黑人民权法案的“隔离但平等”判定的角度看,认为公共教 育事业决不应该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农民工子女 也应该享受和城市子女同样的教育权利,隔离的教学设施, 注定就不平等,因而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因此民工子弟 学校不应当存在(郭姗姗等,2007)。段成荣从法国社会青年 骚乱事件中看到了流动儿童教育不良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警示(段成荣,2008)。应当说这样的比 较视角下的研究对中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指导 或借鉴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是对美国、法国的介绍,而 这两国作为经济发达、法制完善的国家与中国社会缺乏可比 性,因此,应当加大对一些在处理流动儿童教育方面比较成 功的发展中国家经验介绍,这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发展方 向。以上从不同范式下进行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基 本上都是从教育学的立场和视角中出发的,对于流动儿童的 教育问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教育儿童的教育问 题并不是只在教育内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跳出教育学视 角,从其他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 不可或缺的。

3.2学科观察的视角 3.2.1社会学视角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者不仅从教育 本身出发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 思考这一问题。有研究者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个方面 入手,阐述了在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看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导致的畸形社会化的严重危害性(张 翼,2003);事实上,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 大多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性格与行为特征方面弱点, 提出要对此问题加以正视(赵向利,2006)。值得一提的是有 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选择流动还是留守 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总体社会化结果上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 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但流 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源和支持利用度都很低(王水珍等,2007;
李海华,2007)。有不少学者从社会排斥与整合的角度,对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着眼于流动儿童成长 过程,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考察了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 整合状况,特别是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 公平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 原因(周皓,2003;熊少严,2006)。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所造成的社会排斥与整合问题,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帮助流 动儿童找到更好的社会整合的途径,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 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 够积极,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 的社会心理发育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并试图提出一 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曾守锤,2007)。还有一些研究者等尝试 从社区教育的视角,从协调农民工子女与所接触的城市大环 境、社区小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农 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从社区出发来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 适应的一种社区参与模式,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张旭 亮,2006;郑莉,200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的有研究者从多 元利益格局下来探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与社会适应问题, 提出在现行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框架下,采 取“两为主”的原则解决数量如此巨大的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势必会触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 使政策受到影响,加大政策实施成本。要保证国家有关城市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就必须综合权衡各 方的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国家义务教育投入和管理政策 (刘鸿渊,2007)。总之,这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 探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寻找可能的解 决方式,很多的观点很有启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但时 其提出的建议并没有针对中国文化和体制的背景来提出解 决思路,因而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以后社会学研 究的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3.2.3法学视角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来说,从法学 的视角来研究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思路,因为流动儿 童教育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 题,一些研究者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如从义务教 育的法律性质和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出发,结合我国流 动儿童的教育法规政策和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对流动人口 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进行了法理分析,探究了中国流动儿童义 务教育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权利保护的制度构想(陈瑞丰,2005;刘潇潇,2006)。

有研究者运用儿童权利理论与公共管理理论,从儿童的生存 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出发,对流动儿童权 利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多视角考察,着眼于为流动儿童健康 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研究目光聚焦于流动儿童权利保护的管理体制,提出完善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建议措施 (邓丽洁,2006;李宗明,2007)。流动儿童教育权利问题,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存在一个应然和实然问 题,虽然从国际上甚至我们的教育法上都界定了流动儿童教 育应有的权利,但是当今还面临着入学条件不公正、难以平 等享用公办教育资源、权利保障薄弱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等问 题,致使其平等受教育权大打折扣(陈信勇等,2007)。这些 从法学角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的研究,对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 权的法律保护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像教育一样,法律问题 也不是法律之内就能解决,法的制度和实施受到它所处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 是对流动儿童进行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分析。

3.2.4政治学视角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其说是一个法 律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政策问题,在当前中国法律并不完 善的情况下,政策比法律有更大的效用。有研究者对北京市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政策之于 中国流动儿童的重要性,从地方政府来看,维护地方利益和 部门利益是其政策行为的重要价值依据。从学校来看,保证 优质生源、确保教学质量是其应对政策的基本立场。从家长 来看,生存需要第一,教育需要第二是其考量政策的根本出 发点。这些不同利益选择所造成的张力,大大削弱了政策执 行的力度和效果,不利于流动儿童就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应 从政策制订和服务到位的角度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班建武,2005;周皓;2006)。我国的流动儿童政策其实背后 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控制理念,具体来说,我国对流动儿童的 社会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控制阶段、有限抵制阶段和接 纳阶段,不同阶段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控 制理念(周序,2007)。对十年来流动儿童教育就学政策进行 了梳理,发现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的保护政府已经作了 很多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绩,但是由于这一群体数目庞大, 家长教育水平层、各地政府财政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是有一 段很长的路要走(杨颖秀,2007)。也有研究者从国家和地方 两个层面、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流动儿童政策的现 状,剖析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关系,分析影响 流动儿童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因素,针对流动儿童主要 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何玲,2007;钱再见,2007)。

总之,从政治的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具 实践价值的研究角度,不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讨, 但是,政策是一个系统,不仅国家有政策,地方也有政策(或 叫对策),不同的政策应当是相互支持而不是冲突,才可能 形成一个有效的政策系统,这不能不说是此问题在政策视角 下的一个不足之处。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应 当说是比较丰富的,不仅有小规模而且还比较大的中等规模 的样本调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也不仅有总体研究 也有对其中观乃至微观方面的研究;不仅从教育本身出发来 研究,也有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和政策学等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流动 儿童的全方面的研究,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有的微观并是事事物本身,所有的宏 观也并不是整体,如果把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理论思 考与实践探讨结合起来,才可能是未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 正道所在。

4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内容来考察其研究水 平及研究方向,以便于更有利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制订和 实施;还要从对流动儿童研究的学术关注来考察流动儿童的 研究,亦可解读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状态,从而为进一步的流 动儿童研究提供新思路。

4.1研究机构与课题来源从CSSCI的论文检索数据来看, 全国从事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学之中,因 为学术背景各不一样,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如从事社会学、 人口学方面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从其社会与人口发展视角来 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机构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关注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如国家级的 大学或研究机构主要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整体性问题等(可 参见表3)。从研究机构来说,参与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的机构有91家大学、研究所及学术刊物机构等,这些机构涵 及全国各省及各地方,其中大学是主要的研究力量,共85家, 占研究机构的93%。在主要的研究机构中,主要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 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几个大学;从分布城市来说,主要分布在 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春等城市,主要原因有二条: 一是这些城市流动儿童比较多,问题比较明显;二是主要的 科研力量所在地大学多分布在大城市中。从研究的课题来源 来看,不同层次的课题都有,上表主要选取了各级研究基金 支持项目中直接与流动儿童相关或以流动儿童问题研究为 中心(间接相关的或略有涉及的没有统计在内)的课题共49 个,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资助项目8个,占 总数的16%;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个,占总数 的16%;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5个,占总数的 30%;各省教育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社科联项目5个, 占总数的10%;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项目3个,占总数的 6%;最后是各个国家地方科研基地、大学资助项目6个,占总 数的12%。总体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家 社会和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人文社科基金 等项目是主要的课题经费来源,占到总数的62%。从所关注 的问题来看,总共有学业行为、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等18个 主题,几乎包括了流动儿童的各个方面。从学业行为、师生 关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到社会适应等微观层面各问题;
从教育调查、教育机会、教育权利、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到 教育管理、教育发展等各宏观层次方面诸问题。在这些关注 的问题当中,有关流动儿童微观方面的家庭教育、社会适应、问题行为研究较多,在宏观方面,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调查、 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最多,有14个机构对此进行了研究。

4.2研究者与知识背景作为学术维度的考察,研究机构、 课题来源及研究问题仅是反映流动儿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 面,还有必要从研究者及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成果来分析 和总结当今流动儿童研究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从以上总 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参与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者112人中,教 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19人,占总数的17%;副高职称或博士 43人,占总数的38%,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已经获得者 等研究者占总数的大半(55%),是当前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 题研究的主力军。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来看,在大学的学院 59人,占总数的52%;大学里面专职研究机构(研究所、研究 中心)和社会各级专职研究机构各23个,均占20%;这些教学 科研机构或专职研究机构占据研究机构的绝大部分,高达 92%;而大学中的院系、专职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及大学行政部 门共84个,占总数的75%。就是说,大学和专门研究所是流 动儿童的主要研究机构。从知识背景来说,教育学、心理学、 社会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出身的研究者点总人数的绝大部分, 共95人,点总数的85%,其中教育学背景的达51人,占总数 的46%,几近一半,可能是因为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因此,教育学背景人数最多。有意思的是,各种人文社会科 学背景的人都有参与,除表上所列学科外,其他如人类学、 统计学甚至是医学背景的人都有,说明流动儿童的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主要的还是采用思 辩研究的方法,在总共112人中,有56人采用的是思辩研究 法,占总数的一半(50%);占据第二位的是采用一般调查法, 共28人使用过,占总数25%,二者共占总数的75%。而现代规 范的研究方法如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实证研究法仅有17人 使用过,占15%,因此,在流动儿童研究上加大实证研究是 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关注的层次上看,大多数的研究是一 个思辩性的,也太多的是从宏观上泛泛而谈,总共有69人的 文章如此,占总数的62%;在微观层次关注流动儿童问题相对 来说是比较少的,只有13个研究者使用过,占12%;而那种能 从综合层次进行研究的仅只有3人①,仅占总数的3%不到, 因此未来的流动儿童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是加大流动儿童的 综合性研究。5流动儿童教育研究问题与展望在总体考察我 国国内这些研究后发现,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也存在以 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调查、思辩的研究比较多,规范的质 性、量化等实证研究比较少从我们选取的112位流动儿童研 究者研究方法使用上可以看到,采用调查研究和思辩研究有 84位,占总数的75%;而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质性或量化 研究只有17人使用过,仅占总数15%。这些调查和思辩研究 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完善人们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 思考有其价值,然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合乎 科学研究规范的、来自田野实践的实地研究或量化研究才是 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它的结论才有更大的可接收性,因为理论来自实践,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正确性。因 此,在流动儿童研究上加大实证研究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有一些不同层次的个案研究,但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和 可推广性就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来看,我们看到了不少研究 者介绍了某个流动学生受教育的经历、某所学校甚至是某个 城市、某个国家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经历或经验,甚 至是对某个学校的做法进行了一些反思等,但是,对这样一 些个体或组织或政府的做法其法律依据、理论根基并没有深 入研究,这样一些个案的选择也并不符合社会科学要求的随 机取样或整体分层取样等取样要求,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其 结论的可接收性和可推广性限制。(3)宏观思辩或单一问题 解决研究多,系统性解决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纵观前期研究 才所做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流 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在112位研究者中,有69位 研究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只是在宏观层面上进 行思辩,占总数的62%;这些学者或从法律和政策或从教育本 身等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也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能站在国家、学校和家庭及学生本 人的视角,以一种综合和系统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教育问 题的只有3人,仅点总数的3%不到;况且很多研究没有把政府 与学校、家庭甚至是学生的互动选择来思考,因而这些研究 的结论自然失之偏颇,系统问题解决思路的研究几乎是一个 空白。因此未来的流动儿童研究的一个方向是加大系统研究。(4)在对流动儿童的研究理念上基于控制的研究多,基于治 理和互动理念的研究少从目前的前期研究成果看,多数对流 动儿童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站在国家 或各级政府的立场上,把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当作是一个政 府可控制实施的问题,而没有流动儿童本身或其代理人的话 语,缺乏多方主体的对话、选择与互动,这种主要研究对象 ―流动儿童在研究中的“缺位”现象,导致了研究结果可信 性和研究建议的可操作性不足。因此,从目前已有的流动儿 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来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教 育管理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支持问题,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能够解决好,那么流动儿童的 就学难及个体心理健康或畸形行为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或 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因而迫切进一步需要做的研究是:要 从治理和互动的理念基础上,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 的管理模式和社会支持系统进行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实 践问题出发,以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为理论基础,进行实践 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政策法规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研究。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