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动合同 > 【浅谈国际法视野下环境难民的保护】有关难民的国际法

【浅谈国际法视野下环境难民的保护】有关难民的国际法

来源:劳动合同 时间:2019-11-27 07:57:45 点击:

浅谈国际法视野下环境难民的保护

浅谈国际法视野下环境难民的保护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境的每况愈下,因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难民”已 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也危及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繁 荣。因为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所确立的难民定义范围没有“环境难民”, 至今也仍得不到国际法的明确认可和保护。因此,如何从国际法确立“环境难民的” 的法律地位不仅涉及到人权保护问题,更是关系到国际法的完善和发展。为此, 应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完善,为解决“环境难民”问题提供合法依据。

环境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公共话题,对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而环境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力 越来越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引发日本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 故,引发东北亚和环北太平洋地区对环境的担忧。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墨西哥海 上钻井平台发生大规模石油泄漏事故,引发相关海域环境污染,危机当地生态系 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近二百年来,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都是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以及危及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部分地区已 经完全破坏了当地的生存环境,变得不再适应人类的生存,导致当地人不得不离 开祖辈们生存的土地里迁徙别地,而这些人的现状如此窘迫,但是在学术界“环 境难民”一词却还一直处于争议中,在国际上也没有正式承认“环境难民”的地位 与概念。这种现状需要我们对环境难民的由来,概念,现状,如何保护进行探索。

一、环境难民的概念界定 环境难民的概念在文字最早是由Lester Brown于20世纪70年代年提出 的。1985,Essam EI Hinnawi在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文献中定义了“环境难民”:由 于显著地环境破坏(天灾与人祸)有碍其生存并(或)严重影响生活品质,人们被迫 暂时或永远搬离其原来居处。与环境难民相关的概念还有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生态移民(Ecomigration)、环境非自愿移民(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rsons)等。国际移民组织于2007年对环境移民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环 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就是由于环境突然或缓慢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 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而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的人或人群。他 们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2001年,联合国人口署在其报告中使 用环境诱发移民(environmentally induced migration)的概念,并指出目前环境诱发 移民研究的三个重点领域:一是环境难民;二是灾害移民;三是环境退化民。

根据上述所提的几个概念,被迫和环境性是环境难民的特征。那关于环境难民的定义,笔者自己的认为:因为重大的环境变故,导致生存环境不再适 应人类生存,使得当地的原住民不得不离开其原住国或者永久性搬迁的人,既可 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可以参照国内流离失所者予以保护, 本文主要着重探讨国际迁移的环境难民的保护。

二、保护环境难民的国际法方法 当下的国际法体系在对环境难民和概念界定和地位界定上还存在着 很大的模糊,既不能以1951年国际社会共同确立的难民保护标准来划分环境难民, 又不能用1948年制定的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来划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不 断恶化的加强,对于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国际社会必须齐心协力重新制定的新的契 约,寻找新的的保护途径。虽然国际人权保护制度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但是实 行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对于人权保护的保障联合国完全没有制约能力。而国际 法在国际社会保护人权这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环境难民的法律模 糊性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完全没有能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

目前国际社会最需要做的是共同参与起草一个保护因环境遭到破坏而流离失所 的人的国际法规,或者重新修订联合国人权保护公约或者1951年难民保护法,以 有效地保护环境难民的基本权益。

(一)从国际人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角度出发,增强“环境难民”的权利 保护。由于“环境难民”的产生归咎于环境遭到破坏,所以有人提出给予“环境难 民”等同于难民的权利,扩展人权原理,将其应用到保护“环境难民”的行动中, 敦促有关签约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将保障“环境难民”的权利纳入到保护 人权的高度。1984年1联合国大会第39/46号决议通过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 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该条约规定“如果有充分证据和理由表明 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另外一个国家有遭受酷刑的危险,那么任何一个缔约国必须接 受条约的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该人驱逐、退回或引渡至该国”,并且“……有 关当局应当根据现有的证据的理由并且综合所有因素,作出有关国家是否存在连 续的、大规模的、公然的侵犯人权的情况。”那么根据该条款之规定,我们应当 也可以认定所有因环境因素所引发迁徙民众都可以纳入基本人权受到威胁,应适 用于这一条约的这一条款,所以我们在保护“环境难民”的这一行动中,应不受种 族、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而左右。难民保护条例的“不退回原则”和所在国 要给与难民“最基本的人权”应当适用于“环境难民”或者因为环境恶化而流离失 所的无家可归者。

另外,按照国际法的惯例,如果因为是所在国政府的行为导致产生环境难民,那么该国政府必须对自身行为导致产生的环境难民负责,承担相应的安 置费用和其他应负之责,这种责任包括该政府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人类环境宣言》中第22条规定:“各国应在制定未来的……国际规范中进行合 作,由于在它们所管辖或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所产生的超越辖区的污染,而对 污染受害者应承担的责任的损害赔偿。”根据此条之规定,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如 果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环境被破坏污染,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产生无家可居者, 那么他有责任承担起对该类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并对该类人群的所遭受 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生态伤害进行赔偿。并且,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发,对 于造成生态破坏,不论是否造成“环境难民”的产生都要因此而担负起法律的责任, 并且要承担环境的恢复和重建的责任。

(二)将“环境难民”并入“流离失所者”予以保护。“环境难民”无法取得 “正式难民”的身份认可,一方面是国际社会对环境遭到破坏使得民众流离失所的 漠视,另一方面是国际社会从七十年代以来,已经被难民问题折腾怕了。以联合 国为首的很多国家组织,一面呼吁保护难民权利,一面却为了减少需要国际救助 的难民而和各个势力妥协谈判,以减少对部分人的难民认可来换取谈判相关势力 的支持,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使得很多环境难民要想取得合法难民身份难上加难, 我们不难想象,当没有难民的身份的难民进入其他国界的时候得不到媒体关注, 得不到人道主义的援助,只会被相关政府和组织驱逐,或者以非法居留的身份从 事最底层的工作,得不到改变自身生活状态的机会,让很多人陷入了绝望。

而不能认可难民身份就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任何理由将 其驱逐出境,因为没有任何义务来帮助非法移民和偷渡客。

所以我们呼吁应当将“环境难民”并入“流离失所者”加以合法的保护, 让他们能看到改变的希望。就目前而言,要想取得“流离失所者”的难民身份,最 需要的是世界上有担当有实力的大国牵头,重新制定有关难民身份认证的条款, 将因为环境因素而无家可归者纳入到难民认可的范畴,让他们和战争难民一样享 有同等的权利,能够在难民相关条款的保护下看到生活的希望,成为能够改变自 己生命的一种际遇,不再因为自己的身份限制而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权。

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改变时机已然到来,目前国际人权和平权运动进 行的如火如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有利的舆论环境促使国际社会的改变,从西 欧和美国的情形来看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解决“环境难民”问题的 根本在于改变环境污染,但是目前我们能作出的明显改变是将他们难民身份一一 认可,给予他们希望。(三)制定相关国际公约或国际法律文件。由于缺乏对环境难民的保护 的现行国际法,营造保护环境难民的新国际公约是环境难民保护的另一个有效途 径。创造新的国际公约的条款,它可能涉及一些困难,一方面是“环境难民”急切 的需要保护,这一现状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根据这一现状制定相关制度, 保护难民的生存环境,从国际法的层面來实施。在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的必须从 根本上正确认识环境难民产生的具体原因,为解决全球环境恶化的社会问题提供 正确的理论认知。只有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退化和不当使用自然资源,让环境问题 不再是国际社会的公共问题。国际公约所涉及的环境难民的保护应创建一个包含 所有因环境因素,包括流离失所者在内的国际法的概念。国际公约中对环境难民 的保护需要敦促世界各国采取有效的立法行动,包括行政,司法或其他必要行动, 对于因环境因素而进入其领土的难民采取有效保护。Falstrom认为应在公约中明 确规定,“任何国家不得对因环境的因素而流离失所者驱逐,遣返或引渡到可能 遭受恐惧和危险的其他国家。”这种观点不包括在常住户口所在国的环境难民的 权利,缔约国有义务对临时进入其领土的环境难民提供保护,一旦由于环境因素 环境难民的的环境因素消除将被遣返,或者遣送到环境难民认为是安全的地区或 原籍国。

建立保护难民的国际公约的法制环境,以弥补现有的国际难民保护制 度的不足,从国际法的层面,为环境因素而流离失所者或者环境难民提供有效的 法律保护。如果设置了临时保护机制,而不是永久居住,缔约国更愿意积极协助 解决因环境退化或者环境灾害而产生的环境难民问题,用有限的国际义务为受害 者提供更有影响力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国际公约保护环境难民的发展是目 前解决环境恶化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难民的传播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可以有 效地保护环境难民的人权,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的环保意识。

三、结论 纵观全文,环境难民具有与其他一般难民不一样的特点,但还是属于 难民范围。而当前,全球性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凸显,毫无疑问将对世界各国的 政治、经济与文化诸多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对国际安全形势构成严重威胁。

对环境难民的救助援助已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环境难民的 援助问题,只有从国际法律层面上予以规制,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这其中包括 对环境难民的概念的界定,明确环境难民的国际法保护地位及构成要件,掌握致 其产生的环境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等。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在 各国的法律上予以更多的关注。作者:桂凝 来源:商 2016年22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