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诵读兴 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明辨诵读的内涵,主动诵读 所谓诵读,南宋的朱熹认为:“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 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 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放声 诵读,精力就会非常集中,整个人都好像进入了“备战”状 态,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 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 放声诵读,自己响亮的读书声进入大脑后产生形象的画 面感,这样就可以激发想象,从而更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时,笔者强调诵读时要轻重音得体, 语势错落有致,节奏要抑扬顿挫。如“地崩山摧”四字应读 得音重而急,应是气从丹田而出,给人一种山崩地裂的真实感。然后笔者播放配乐,让学生放声自由地疯狂诵读,在反 复的放声诵读中感受蜀道的雄壮与奇险。到下课的时候,所 有的学生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有学生能背诵文章了。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一定不能漠视诵读。放声诵读, 对于诗歌教学尤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慎思诵读的妙处,积极诵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关键,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 “读”。诵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大声诵读首先能培养阅读语感。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 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 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如教《荷塘月色》 一课,在范读课文时,要把握好“淡淡的”感情的“度”, 以含蓄委婉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多变,表现出优美的 “韵味”,语速宜放缓,节奏要分明,以轻而缓的语气,将 学生带入“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喜悦”的情境中。通过诵读 语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朱自清的矛盾的情感变化。然后学 生通过自主的反复的朗读,品味文章中所描绘的社会的动荡 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 体会朱自清在文章开头时心里的不宁静,然后在月夜荷塘幽 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最后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 现实中来的心路历程。
其次诵读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不重视诵读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了。
虽然有些语文老师一再强调“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多读书”, 可是往往这里的“读”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指“看”,而不是 我们本来强调的放声诵读。这种现象,就如张中行先生在《作 文杂谈》中说的:“就我所知,现在不少人是看而不读。看, 浮光掠影,甚至词句怎样联系都毫无所感,自然不能学到前 人的熟套。心中没有熟套,及至有文要作,自然会感到思路 不清,辞不达意。”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读“真的 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 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几句话,如果是默读,只能感受到 鲁迅对“真的猛士”的尊敬,如果是诵读,通过强烈的反问 语气,能读出鲁迅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的“猛士”的呼唤。又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 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果是默读,只能感受到 鲁迅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如果是诵读,就能读出鲁迅 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舞。
通过反复的诵读,对节奏与声调所表达出来的情意有深 入的体验。放声诵读别人的文章是学习借鉴的过程,放声诵 读自己的文章其实是修改完善的过程。诵读可以把情绪最广 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 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
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 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三、笃行诵读的方法,习惯诵读诵读的方法有教师范读、配乐诵读、分角色诵读、疯狂 诵读等。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要有多形式的诵读,才能进一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同的文体要选择不同的诵读方法,才能进一步提升学 生学习的效率。如教学《我与地坛》时,笔者选择了班上的 一位善于煽情的女生诵读。课前预习时笔者就提醒她,要尽 量地表达出史铁生对母亲的难以遏制的忏悔、思念之情。当 读到“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 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 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时,班上好多学 生都抹起了眼泪。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选择分角色诵读这一方 式。“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一句要读得高扬,未 见其人,先闻其声。“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 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要读出恭维。这句话有一 石三鸟的功效:第一高度赞美了林黛玉,第二肯定了三春, 第三讨得了贾母的欢心。林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 和回答宝玉时的“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要读出谨慎。
诵读时要尽量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机变逢迎的王熙凤、 谨小慎微的林黛玉便栩栩如生地站立在听者面前。
总之,不同的题材选择不同的诵读方法,学生在诵读竞 争的环境中,在老师的积极的评价鼓励指导中,会逐渐喜爱 上诵读,从而越来越喜欢语文,在潜移默化中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