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交易合同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新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新发展|

来源:交易合同 时间:2019-10-05 07:56:59 点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新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新发展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表达。是当 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旗帜和崇高追求,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义德育思想的新表达。用中国梦的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既是党的德育新任务,也是当代德育研究的新课题。

一、“中国梦”的德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信 念的科学阐释,是指导党的德育发展和实践的精神旗帜,具 有重大的德育价值。

1.强化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主题再次强调,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 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的重要性。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凝聚全党和全国 各族人民的力量;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推进当 代中国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中国梦”正是从深 化对党的十八大主题的认识上,突显了十八大主题的精神要 旨,并要求在实践层面上强化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中国梦 的理论概括和追“梦”实践,更加深化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 历史方位、思想基础、理论创新、“五个基本”和实践方向 的固化与思想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强化对推进党的十八大精 神“五个基本”教育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党的改革开放30多年 来的经验与实践,并进行高度的思想概括,提出了八个“必 须坚持”基本要求的新思想。“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的共同信念。”①八个“必须坚持”从主体地位、根本任 务、必由之路、价值目标、本质属性、内在追求与领导核心 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与实践方向。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方向,与八个“必须坚持” 高度统一。中国梦具有精神旗帜的巨大引领作用,也充分表 达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当代的共同追求和共同信念。科 学反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作出的新表达和 新思想。这也是当代党的德育进行理论武装、教育人民的现 实任务;
是当代党的德育新实践的必然要求。

2.升华对中国近代史的教育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曾长期处于世界各民 族前列,但是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开始落伍了。特别是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由 此也开启了救亡图存、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也正是 从这时开始,中国开启了民族抗争与复兴之路。回顾历史和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可以概括为 经过“两个百年”、实现“两重任务。”“两个百年”,即 从鸦片战争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第一个百年;
从新中 国建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在第一个百年,中华民族对救亡图存和复兴之路的探索和实践,历经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等,虽屡遭失败和挫折,但愈挫愈勇,顽强不懈。尤其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新中 国。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历史和中华民 族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近代以来被史实证明了 的科学历史观。

在第二个百年,中华民族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上,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个新征程,需要共产党人 进行艰辛的探索和新的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吸取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实践进 程中,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 革开放强国之路,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路,赋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伟大成就,极大地推进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 这个目标。” “两个百年”又承载着“两重任务”,一是民族复兴, 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民族复兴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共同 理想,也是我们圆梦和实现理想须坚持的正确道路和实践方向。在当代中国,这“两重任务”作为同一目标的两个方面, 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发展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②中国梦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社会实践的归宿,并以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和 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从而升华了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对科学历史观的追求,也升 华了当代德育对科学历史观的教育。

3.拓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全世界传播,社会主义运 动在全世界展开实践。历史表明,在中国坚持与发展科学社 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正确的追求,是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正确选择。

从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指导起,就高 扬着《共产党宣言》的旗帜,一直进行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伟 大实践。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毛泽 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科学社会 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民族复兴新路,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新表达,进 行了新的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新实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贡献,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又一重大成果。中 国梦正是从历史与时代的逻辑契合上,从改革开放30年到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60多年,到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90多年,再到中华民族探索伟大复兴之路170多年,都 印证了中国梦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表达和新实践,从而 也拓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4.提升对当代中国共同理想的追求和教育自觉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 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 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这一重要 论述,表达了“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共同理 想的追求,又体现了在当代中国国家理想、社会理想和人民 理想的高度统一。正因为如此,习总书记又指出:实现中国 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 量。因此,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凝聚和动员 全民族的力量,需要整合国家、社会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价值追求和利益的实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腐朽没落的清 王朝,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对外软弱无能,导致中国一步一 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其主要原因,就是其丧 失了国家理想和社会理想。其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 的残酷统治,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烧杀抢掠的极其凶残的侵略统治,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可以说,当时的国家理想、社会理想被殖民统治弱化,脱离历史发展正确轨道,严重违 背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致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艰 难受挫。

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性转折,是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和领导,并以其先进性、无私性和革命性而成为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她把解放全人类、 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人民解 放和幸福、国家振兴和强盛的革命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把国家理想、社会理想和人民理想统一到了革命、建设和改 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 益,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当代中国国家的根 本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 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④正是 从这一本质意义上来说,中国梦提升了当代中国对共同理想 教育的自信和自觉。

二、“中国梦”的德育新实践 1.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教育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⑤这就科学概括了实现中国 梦的政治前提。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只有坚持不懈地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不断 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在思想上更加坚定这个政治前提。

深入开展理论武装和教育工作,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 心和决心,首先要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 一系列新阐述、新思想,深刻认识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制度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理解中国道路的 科学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 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统一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二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 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实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教育,深刻理解中国道路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正确判 断和科学把握国际形势变化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条道路具有 科学的理论根基和恢宏的国际视野。它是一条既坚持科学社 会主义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实际,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道 路。三是要结合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教育,开展理论武装和教育工作,深刻认识中国道路深厚的 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经过艰辛持续探索,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 中走出来的;
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特别是 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走出来的。四是要结 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照搬西方模式的邪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就是用事实说话,让实践给 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 道路。

2.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⑥中国梦所追求的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强大 的物质和经济基础,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和先进文化支撑。

弘扬中国精神既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又是实现民族复兴 的强大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 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人民探寻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中,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兴利除 弊、创新发展,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民 族的伟大复兴和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

在当代德育实践中,弘扬中国精神,一是要大力开展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 梦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价 值追求。要教育和引导每一个民族成员把个人理想和中国梦 结合起来,要针对人们学习和成长、工作和职业成就、生活 和家庭实际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意 识,践履报效祖国行为。二是要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优良 传统教育。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 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形 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 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劳模精神等,是民 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和新的发展。要对全体国民进行这样的优 秀文化传统和精神教育,从中汲取营养,提升人文素养和精 神内涵,从而进一步筑牢民族优秀文化根基,延新民族精神 血脉,增强民族精神力量。

三是要大力加强改革创新精神教育。这是当代中国弘 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精神, 求真务实、敢闯新路精神,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精神, 这是弘扬中国精神教育的最强音。特别要在广大人民群众的 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大力弘扬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帮 困扶弱、团结互助、公平正义精神。人民群众在创新发展实 践中,所孕育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 会建设的最厚实的精神支撑,是提升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最坚实的精神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四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 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 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倡导”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价值观上的本质要求,它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也是 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 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社会治理、 宣传思想和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公民道德实践和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全 体公民要积极参与,自觉锤炼思想品德,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从而集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3.汇聚中国力量的全民教育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汇聚全国人民的 力量,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 调动因素,汇合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让一切劳动创造 的力量充分汇聚,让一切实现中国梦的智慧竞相贡献。因此, 这就需要强化汇聚中国力量的全民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汇聚 全民族力量和智慧。

着力对全民进行当代中国价值观教育。这种价值观意 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认 同与不懈追求。当代中国价值观教育,最主要最迫切的是要 对全民进行国家利益观、社会利益观、民族利益观的实践教 育。教育人民把个人的奋斗体现在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 和民族利益奋斗的实践中,把实现个人的梦想统一到为实现 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作贡献的实践中。使人民的 首创精神和智慧在实现“中国梦”的国家利益中充分弘扬和涌流。同时,又要让人民共享国家利益成果,让人民获得社 会利益成果和幸福感。这样才能汇聚广大人民的才智,凝聚 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国家好,人民好, 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 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⑦ 着力对全民进行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当代 中国的国家使命,就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 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中华民族的根本使命,也是 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社会责任。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是中华民族与民族成员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与民族成员 品质的主流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为民族复兴的历史 进程中,承载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汇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救 亡图存的伟大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 改革的历史时期,更加突显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 党信任,对祖国使命感的担当,对国家的责任。既传承了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创造可贵的时代精神。这种教育,是 汇聚中国力量教育的本源要素和实质内容。要对我们的民族 成员进行肩负使命、担当责任教育;
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的 教育;
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教育,立足岗位成才奉献的教 育。“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 量”⑧这是汇聚中国力量教育的要义所在。着力对全民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和 思想道德素质,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德育根本任务,又是 实现中国梦实践主体的核心要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英才和成员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 培育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整个 中华民族的素质,是当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国战略。科技战线、 教育战线、宣传理论战线、文化艺术战线等,必须把提高国 民素质的教育放在首位,以育人为本位。公安、司法、安全、 综治、监察、纪检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应着力打击各种犯罪, 清除社会一切丑陋腐败现象,净化育人环境,为全民素质教 育和全社会育人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 门应形成合力,担当起领导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 任,向全社会和全民作出表率,把全民素质教育和全员育人 作为其重要责任和政绩考核的核心内容。农村、社区、企业、 机关等城乡基层是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要把国民 素质教育融入到城乡基层的生产生活实践、工作实践、建设 实践中去,充分发挥模范人物、先进人物、典型人物的示范 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使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 表率,成为汇聚广大人民群众力量的标杆。

4.强化“实干兴邦”教育 习近平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道理, 我们都要牢记在心。”⑨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实干兴邦的观 念与实践教育,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行为实践。

要结合推进中国梦的事业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教育。梦想源于学习,事业始于实践。实践是人存在 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社会发 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实干兴 邦,是实现中国梦实践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代党的德育实 践要求。这就需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实践的本 源观,养成真抓实干的作风和行为,弘扬实干精神,取得实 干的实践成效,用实干成就梦想。

历史地认识,实干兴邦、艰苦奋斗贯彻于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进程,也是当代推进中国梦事业发展的强 大精神动力。但在当代进行实干兴邦教育,应该既传承又超 越,应对传统的实干兴邦思想理念赋予时代内涵,对广大党 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强化善谋实干、思变实干、求新实干 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教育。面临当今时代复杂多变的形势,要 推进中国梦事业的科学发展,就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 科学谋划发展的实践,才能取得实干兴邦更好的实效。就是 要用思变实干改革精神引领实干兴邦,用改革精神和实践, 推进中国梦事业的进步和深入发展,并成为实干兴邦的根本 动力。就是要用求新实干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推动当代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当代经济社会与生态 的协同发展,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 实力。应该说这是实干兴邦时代性教育的要义所在。同时实干兴邦教育,还要特别注重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劳动观、 创业观和利益观教育,把实干兴邦作风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 和人们的工作实践、学习实践与生活实践,形成实干兴邦的 良好社会风尚。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 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1月6日。

③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13 年3月24日。

④《人民日报》2013年6月1日。

⑤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 18日。

⑦《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⑧《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