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劲用于文题 有道是:文题善,佳篇成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思想的窗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朱自清散文《匆匆》、《春》、《背影》、 《绿》、《荷塘月色》等等,都是我们学习过的名篇美文,但从他简单的文题当 中,我们就好像感受到了人物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对如画春景的赞美喜爱, 对父亲的理解怀念,对梅雨潭的绿的惊诧向往,对月色荷塘中那幽深静谧的意境 的勾勒营造。题目,没有花俏,平淡朴素中见华美。我们没有朱自清先生那深厚 的功底,但我们同样要关注题目和文章的切合,多用一些有意蕴的词句。
二、巧劲用于开头 古人作文强调:凤头、豹尾、猪肚。“凤头”也就是说作文开头要像凤 凰头一样有姿有彩,“凤头引蝶,夺人心魄”。一个人,形体不管怎样,若有一个 好脸盘,往往会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作文当然也是如此。列夫托尔斯泰在他 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这样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 各有各的不幸。用这种非常精确的表述统领全篇。一位考生在《直面苦难》中说: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句子整齐有力, 使读者对文章大意一目了然。好的开头,或落笔入题,或序引题记,或对比设喻, 或写景渲染,都能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
三、巧劲用于形式 独具一格的创新形式,能使飞舞的彩带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
别具匠心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完成的作文显露灵气和魅力。作文中三段论的形 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表现的需求,没有任何变化的形式加上平淡无奇的 内容只能是颇为惨淡的收场。日记体、书信体、章节体、剧本体、寓言体、对话 体、杂文体、病例体、报告体……千变万化,匠心独运的形式体例,体现了中学 生张扬个性、勇于创新的时代特征。寓言寄寓哲理,访谈触及灵魂,旧题演绎新 意,随笔直击病态,书信袒露心声,好的内容与讲究创新的形式就是一篇文质兼 美的佳作。
四、巧劲用于表达 要想做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要在文章中写 出体现主题的精彩句子或片段还是比较简单的事。写文章一定要详略得当,最能 突出中心的地方一定要详写、精写。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平均用力,总有一些关键 性的句子,也总有一些最能发挥自己写作特长的地方,所谓:敢遣春温上笔端。
为了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这些地方时就要集中精力,着力用笔,求得最佳效果。许多古典诗词,所以传诵千古,很多情况下在于其中的名句。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秦观《鹊桥仙》 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更何况晏几道 《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本是引用他人,但因用得好,原来的出 处到也没几个人知道了。文章中有了类似精彩的片段、句子,或修辞精当,或思 想深刻,或构思精巧,都能给文章增色不少,读者读至此往往拍案叫绝,大声喝 彩。如此,文章已成功了大半。
五、巧劲用于点题 “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表达的曲折,但有的学生写作 文一味追求含蓄,结果文章变得含混晦涩,让读者如坠云雾,不明其意。文章要 想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觉,关键就在于点题。所谓点题,就是要把最能 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或段落,锤炼好以后放在文章的显要处,如开头和结尾,或 放在某些带有总结性的词句后面。从阅读心理学来讲,这些地方最能引起读者的 重视。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将点题句放在首段: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用“不宁静”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是文章的“主眼”,读者循此便可把握 文章大意。
再如,杨朔名作《荔枝蜜》的点题句放在了结尾:透过荔枝树林,我 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 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 酿造着生活的蜜。此句乃全文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总之, 作文要善于点题,尤其是考场作文,一定要点明题旨,因为阅卷者往往没有足够 的时间去领会一个过于含蓄的题旨。
六、巧劲用于书写 书写的弱化是信息时代的悲哀。因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很多学生在 电脑中文字输入的速度和准确率要比他的钢笔字书写要骄傲自豪得多,因为可以 预见的未来无纸化办公和各种电子产品的丰富多彩,使更多的学生越来越不重视 自己的书写,甚至写得丑的字被认为有个性,这一点很需要下大力气去纠正。要 知道,汉字因为其形体和内涵的美,写好汉字,不仅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更是陶 冶性情、继承文化传统的需要。虽然,对于初三的学生,从现在开始,要想将自己的字写得出彩,时间上也不允许,但是,在如今越来越强调卷面整洁、书写规 范的考试中,将自己的字写清晰、写工整,不涂踏、不写错,还是比较容易做到 的。减少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赢得阅卷老师的印象分,书写很重要。
中国武术非常强调“以柔克刚”,讲究“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为文亦如 此。若学生在作文时能着力关注以上几处,善用“巧劲”,文章定会出彩。当然, 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以上几个方面不可能一一到位,但倘能抓住关键的一两 处,展现靓丽,切合阅卷老师的心意,自然也会写出高分作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