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包括了各种教学元素,例如课程体系、 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优化了多种教 学元素[7],例如:教学模式结构一体化→课程体系层次 化→实验知识递进化→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融入教材→ 注重实验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展研究个性→学生创新 团队产生。实践表明,该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理实验教 学新模式,取得了成效显著的多项标志性成果。1层次与递 进互联教学新模式与实验中心建设有机结合所谓“层次、递 进”,是指将课程体系内容的展开为“层次化”,使课程内 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按由浅入深、从基础到研究的秩序进 行,使课程的实施逐步“递进化”。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模 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其特点与作用表现在:教学新模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
加强学生 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体现了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新模 式,重点突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针对本科生自主性学习 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我们将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模式与物 理实验必修、选修课的教学有机结合,采用3个实验教学层 次并依次展开[8]:基础性实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全 校本科生必修)→提高性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应用物理 类、光信息类本科生必修)→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物理实 验新技术进展与专题实验,全校本科生选修,重点培养优秀 生)。
1.1基础性实验课程特点:①以基本实验方法、基本 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思想训练为主的、基本物理量测量的普 及性实验;
②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题的开放性基 础实验(包括预备性实验、网上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实验等);
③内容丰富(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适应不同专业学 生需求。基础性实验教学的要求:(1)对学生要求:①独 立完成实验全过程,每个实验结果数据经教师签字认可,实 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能够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实验报告;
②通过基础性实验训练,基本掌握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 法,例如比较法、放大法、转换法及传感器法、干涉法,补 偿法等;
③在基本实验训练中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 量,如电阻、电压、电流、磁感应强度、长度及微小长度, 温度(含热电偶测温)、折射率、液体浓度、光强度等物理测量;
④了解常用实验仪器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及操作技 能,如测长仪器、电桥、测温仪器、计时仪器、分光计、共 振仪、He-Ne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干 涉仪。(2)对教师的要求:授课讲稿必须说明每个实验的 目的、要求和实施细则、授课时间、拓展思维性的实验主题 或能够启发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实验问题;
注重学生实验 过程中的实验灵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对学生的实 验结果进行讲评,批改全部实验报告,并指出实验报告中的 问题和不足。(3)对实验人员要求:学生实验情况及时反 馈,征求每位学生对实验仪器使用情况意见,每位学生实验 完成后,按实验桌号(仪器号)填写实验仪器使用情况记录 本,包括实验仪器使用的满意度(仪器完好率、性能、稳定 性等)提出意见或建议,保证课堂教学仪器完好率达到10 0%。
1.2提高性实验课程特点:①在同一个实验中综合应 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综合性实验”;
②由学生按课题 的设计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全过程的“设计性 实验”(完成方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实验类型与实 验内容的安排上,将综合性实验与新技术实验有机结合(在 实验训练中观摩现代技术测量仪器)。原则上每个实验大类 配置1~2台反映现代技术水平和物理实验原理、方法紧密 结合的实验仪器,例如在长度或微小量测量的物理实验中, 配置了激光测距仪、电子水准仪等;
在物理光学类实验中配置了光栅光谱仪、椭圆偏振测厚仪等;
在电磁学物理实验中 配置了B-H特性测试仪、磁光或电光效应实验仪等。通过 综合性实验的训练与观摩现代技术实验仪相结合,有利于学 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现代物理实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有利 于拓宽学生实验技术应用的知识面,引领学生站在新技术实 验领域的高度去审视实验技术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实验 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
1.3研究与创新性实验研究与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在 提高性实验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科研基础训练,进一步提 高其科学研究素质,锤炼其创新能力。训练的形式与内容主 要有下述两类:①组织若干个围绕基础物理实验的研究课题, 学生以个体或团队形式参与,采用科研方式,创新性地完成 所研究实验项目;
②结合教师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基础训练, 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个体或团队形式完成的研究与创新性 实验项目。研究与创新性实验的步骤: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或自行提出某个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条 件、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等有创新的设想或一些新的构 思,以书面形式提出初步方案送交创意性实验室或网上申请、 登记,并约定实验时间。研究与创新性实验书面申请要求:
①创新性实验题目。②要完成构思或设想的条件,是否要教 师指导或自行完成。③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突出新构思或创 新点。研究与创新性实验内容提示:①实验原理、方法及理 论方面的创意性。②对提高或改进实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创意性。③基础实验原理、方法与小科技作品相结合的新思路、 新方法。研究与创新性实验结果总结报告:①创新性实验技 术报告(原理、方法、结果)。②创新性实验结果成败原因, 提出下一步打算或设想。研究与创新性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 意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在接受科 研工作能力基本训练的同时,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 学作风,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初步 平台。
2教学新模式促进了实验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 在“层次―递进―素质互联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实施 过程中,以6个结合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质,提高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1)基础实验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 术相结合。示范中心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上开辟了一个 开放的、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宽 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目前网上实验有68个。每个实验室 都为多媒体实验室,所有实验都用PPT方式向学生进行实 验前教学,内容丰富,效率高。此种结合方便学生实验过程 中能察看课件内容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2)基础实 验与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原则上每个实验配置1~2台 反映现代技术水平和物理实验原理、方法紧密结合的实验仪 器。通过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的训练与现代技术实验的观摩 和测试,有利于学生在基本训练实验过程中了解现代技术发 展与应用,拓宽了实验技术知识面,引领学生站在新技术实验领域高度来审视实验技术发展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实验 的兴趣。(3)课堂教学中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 合。该结合促进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比 如:通过热电偶测量温差实验,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 他测温方法;
在示波器基本实验中,出现了仪器故障或理论 与实验不符合,通过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排除故障或 解决为什么理论与实验不符现象;
对薄膜厚度测量的方法, 在基本实验中学生掌握了劈尖干涉法,通过提高性实验又掌 握了白光干涉法,通过研究性实验又掌握了椭圆偏振法,采 用“递进式”学习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高了 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4)课堂教学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
物理实验中心所有仪器设备面向本科生开放,利用江苏省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发布所有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和图片等, 有些仪器设备的介绍用展板挂在实验走廊,展板的内容为实 验原理、用途、仪器主要性能及测试参数等。所有开设的物 理实验必修和选修课程所涉及到的近百个实验向本科生开 放,利用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开辟了一个开放的、信息资 源丰富的网络教学环境,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宽了教学的时 间和空间。教师科研和学术思想面向本科生开放,在硬件(科 研成果引入教学)和软件(提供一些研究性或创新实验项目, 提示、建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内容)上同步进行(5)“层 次、递进”教学新模式与实验教材实时结合。实时组织编写 了典型的实验教材[9],对实验原理、方法和实验过程进行透彻剖析,向学生提供了26个设计性实验案例、18个 创新实验案例、17个专题实验仪器介绍,提高学生对实验 方法和实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其逐步积累在实验工程技术 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共 振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纳米材料或薄膜制备技术等,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 能力。(6)课程考核内容层次化与合理性结合。该结合有 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拓展研究个性。考核层次分为三部 分:基础性实验(包括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考试)(5 0分)+提高性实验(50分)+研究与创新性实验(20 分),满分为120分。评定等级:优≥90分,良≥80 分,中≥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9分;
凡超过 100分的学生可优先安排创新实验和科研基础训练项目。
3结束语 近几年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求知 热情、敢于实践学习精神大幅度提高,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 果。例如,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得教育部、江苏省、学校资 助的有多个,有20余个创新实验项目组获得江苏省高校大 学生物理与实验创新杯奖和全国高校物理实验论文奖等[1 0-11];
2010年9月申报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杯 奖的项目组(每组3~5人)就有20余个,充分展示了知 识、能力、兴趣、个性。实验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取得了显著成效,物理实验课程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物理实验中心评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