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合伙合同 > 溥来熙现况 [剖析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况合理性]

溥来熙现况 [剖析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况合理性]

来源:合伙合同 时间:2019-11-12 08:49:07 点击:

剖析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况合理性

剖析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况合理性 剖析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况合理性范文 一、教育国际化研究现状 1.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1)宏观考察: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和发展 趋势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学者们意见纷呈,如吴定初认 为教育国际化是现代人类跨越教育的时空障碍,在空间范围 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在时间尺度上描绘明日世界教 育图景的一种自然进程。朱军文认为,国际化是用以表征人 类由狭义的地域联系走向社会化普遍交往的程度和水平的 范畴,是建立在经济和科技走向全球一体化基础上的政治、 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趋势,教育国际化是这一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少东认为,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教育的整体特征和历史趋势,属于历史的 范畴,也是发展的概念。袁利平认为,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 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所出现的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 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趋势,教育 国际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研究人员均从宏观层面出发, 将教育国际化视为以经济为主的全球密切联系影响下教育 发展所必然面临的历史进程和客观发展趋势。(2)微观定 义:教育国际化内容要素说除了对教育国际化宏观层面的考 察,不少学者立足于探索其微观定义,如李炳煌提出,教育国际化应注重: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②培养具有 国际眼光并为本国发展所需要的人;
(3)开展国际交流与 合作,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肖凤翔认为,教育国际化应 该包括以下3方面:①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国际化的能力;
② 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促进国际理解;
③促进各国教育制度的 开放性,加强各国教育界合作。王华丽认为,所谓教育国际 化是站在国际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使本国的 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一部分,为其他领域的国际化提供援助, 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国际交流、教育的国际理解和教育的 国际合作,以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 力的人才为目标。刘贵华提出,教育国际化包含以下5个要 素:①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具备国际意 识的开放型人才;
②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 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添加国际性内容;
③ 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
④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 究;
⑤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以上研究人员从 微观层面考察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和所应包含的要素,提 出自己的观点。

2.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合理性探寻 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科技、 教育领域的日益密切的合作与关联成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 程的主要动因,主要包括:①物质基础,教育国际化是世界 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基于全球化的客观事实和趋势走向的主观能动的价值选择;
②内在动力,当代世界政治 主题与各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一致性;
③技术支撑, 信息化社会建设与通讯科技发展;
④外在驱动,教育产业化 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如WTO贸易原则促使教育服务市场不断 开放,国际组织又推动这一发展。3.中国本土教育国际化研 究从词源上来看,国际性的(international)和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两个词汇是英语国家的舶来品。在 我国,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提出的,是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发达 国家制定的世贸组织规则规定其他国家申请加入必须将教 育作为服务贸易向世界开放,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如果教育 市场对外开放就会影响国家主权而颇有异议。2003年中国加 入WTO组织时,143个成员国中仅40个左右承诺了教育市场开 放,事实上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并未承诺开放教育市场。

中国承诺教育市场开放但有所保留:(1)义务教育不做承 诺;
(2)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方面的教育不做承诺;
(3)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须接受国家调控;
(4)中外合作办学须 由中国籍人士担任校长。国内学者对教育国际化的讨论集中 在高等教育阶段,涉及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动 因、现状与对策等,注重与欧美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 进程开展比较研究。出于对教育民族性和本土化的考虑,对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则是近几年才有所涉及。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合理性探寻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博弈的产物 教育全球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和 发展进程,是科学知识无国界的本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虽然教育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消极影响,诸如人才外 流、教育市场的旁落、意识形态的冲击等等,不可否认教育 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改 革与优化本国的教育;
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进程,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共享;
有利于加强 各民族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交融, 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教育民族化是指在制定教育方 针政策、安排课程内容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体现国 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是民族国家发展教育的内在需 求。教育国际化是以教育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外在客观趋势 与教育维护民族国家传统和精神的内在需求的博弈的结果。

2.教育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育现代化是在一定起点基础上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 现为对传统教育的不断扬弃和对现代教育的不断超越。教育 现代化是教育全球化、教育民族化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共同基 点和发展方向。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由教育现代化引领和规范,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的策略和手段,其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现代化。

3.教育国际化并不排斥教育本土化 狭义的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沟通与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 际并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教育本土化的合理性根据在于 它是基于对教育民族性的认同和深厚民族情感追求的、历史 的、具体的教育理性。教育国际化作为客观发展趋势,并不 排斥教育本土化,相反教育国际化可以促成本土教育特色与 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措施开展对话,反观自身加以改进,在 教育开放过程中走向世界。

4.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渐成潮 流 20世纪末,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 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国际化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 发展潮流,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新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 革的一项重点。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开放的教育市场,谋 求教育新发展的同时,从长远看,人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可 能是多元的,但终极目标与普遍价值则应当是统一的,这是 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前提。尽管国内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争论 此起彼伏,但在大环境影响下,如何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 育的平等对话和沟通交流,如何应对基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是教育界不可规避的重大课题。

三、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1.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和特征 虽然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关注和实践探索最初更多地聚 焦于高等教育,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培 养目标国际化,重视外语教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国 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教育服务贸易纵向拓展,推动 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2005年以来有关国际交流合作的 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依据, 明确管理要求并规范其运行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地区 教育实际出发,引导当地中小学探索国际化形式,形成了合 作办学模式、扩展国际业务模式、项目合作与交流模式、境 外教育消费模式、专业研修模式等基本模式。研究中不少学 者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是呈现 出不少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3类:(1)形式和数量较多, 但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政府在国际化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仍需中小学师生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走出来”, 不断“引进来”;
(3)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中小学 师生对国际化理念的认识水平均有待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 远非是几门国际课程的引进、频繁参与国际交流与互访这些 形式与表象,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从中小学就开始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立足本土行动的世界公民, 这是民族国家教育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内化、提升, 主动参与世界竞争的历史进程;
(4)基础教育国际化在不 同地区、学校、合作对象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发展,在经 济发达的省市,部分城区中小学如示范性实验性学校,明显占优势,走在前列;
(5)一些国际教育交流组织、社会中 介机构逐渐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对此,政府部门需要引起 重视并加强监管。

2.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理想路径 就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路径讨论中,学者陈如平、苏 红等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1)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 步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
(2)承认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国 际化的实践主体,鼓励其在国际化办学维度上展开竞争,优 化教育资源配置;
(3)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国际教育资 源的监管;
(4)师生流动趋势更加明显。吴定初认为,基 础教育的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肯定民族教 育传统的基础之上,其理想境界是通过与他国平等交流与合 作,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并扩大其 国际影响,造就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灵魂的新型人才。笔 者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理想路径应包含以下 4个层面:(1)通过纲要等政策、方针形式确定基础教育国 际化的战略地位。如《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2010-2020)》 中将扩大教育开放单列为一章,提出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升教育国际 化水平。在《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 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上海建设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明确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 平,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纲要中探讨上海推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可能途径有:设立若干所中外学生融 合的学校,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识和交流理解;
试点高中 国际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由外籍教师执教的课 程;
开展国际高中合作项目,扩大高中学生国际交流的规模 与渠道,拓展高中学生的国际视野等等。(2)明确培养目 标。基础教育国际化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民族情怀,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3)拓宽实现途径,在办学 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扩大开放与交 流,既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成果,又传播本土教育特色。(4) 在承认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国际化主体力量的基础上,对学 校开展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如和国际教育交流组织、社会中 介机构的合作,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育监管与引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