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当前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端,我们应该用陶行知 创造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创造教育方法来指导教学,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造就适应时代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二、创造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教学内容开放。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 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照本宣科,“教”教材,这样教育出 来的学生,思维封闭,能力低下,不善于思考,更无创造可 言。因此,教育要由封闭走向开放,面向未来,让学生在开 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探索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进行 实践创造。
比如,在学习了“乘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同学们去春游,汽车的票价是成人每人40元,儿童每人25元, 10人团体票200元。我们班有45名同学,如果都去春游,请 你从以下几种情况中至少选择一种购票方式。你能想一想怎 样买比较省钱吗?这样设计练习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 选择不同的购票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学 习与探索,通过不同方式的选择、计算、交流,发展学生的 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开放。
有了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 习过程,实现“六大解放”。
以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为例:有的学生对和在20以内加法 的凑十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就请出小棒来帮忙, 学生通过摆摆小棒理解了凑十法的意义:5+6=?学生拿出小 棒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并进行思考,学生发现:可以把 5分出4,使6凑满10;
也可以把6分出5,5凑满10。学生在充 分的时间和空间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口 交流中,获得多感官的数学经验,理解“凑十法”口算的算 理,培养动手创造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激发学习疑问。
创造教育理论认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步,也是 探究学习的核心,因此,使学生产生疑问意识,是进行探究 学习、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
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用小棒 摆出12根,我先选择了一位学生的摆法进行展示,大家发 现:将12根小棒放成一堆这样的摆法,别人看不清到底是多 少根,必须要数一数才行。于是我提出要求“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2根?”,激发学生带着疑问,主动积极地思 考“一眼能看出12根”的摆法。学生的摆法各种各样,通过 对不同摆法进行比较、体验,都选择“先摆1捆,再摆2根” 的摆法后,组织学生都用这样的方法摆一摆,让全体学生都 有深刻的体验,进行了方法的优化。这样,使学生在有了第 一次摆小棒的体验后,发现这种摆法不够清楚,产生了寻找 新摆法的心理需求,从而带着疑问去进一步思考能看得更清 楚的摆法,激发了学习新方法的欲望和主动性。
4.开展创造实践。
根据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论,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 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产生 疑问,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使学生形成创造意识,优化 创造心理,开启创造智慧,不断发展创造能力,成为具有创 新精神和创造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