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多机会的发挥;
互联网时 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想法、知识的交流更加频繁便捷,以及网络带来的不可阻 挡的开放性,这都使非理性、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组织的运营实践中。在一定的 条件下,一个确定系统也会表现出不确定的行为,即无法预测的、随机的行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所强调的理性、确定性成为科学管理学派的空想,确凿无误 的东西,诸如组织的秩序和治理变得没有意义。格丽特惠特利在《领导力与新科 学》中指出:“机械世界观是制造管理问题的元因。量子物理、自组织系统和混 沌理论为管理带来启示”。这提示我们,以牛顿范式、机械世界观为基础所建立 起来的组织及其管理概念已不能有效地指导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实践,我们亟需找 到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来应对现代复杂组织系统的管理。
2、自组织涌现律及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 系统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 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成就,从哲学角度考查客观系统的一门学科。系统哲学主 要由差异协同律、自组织涌现律、结构功能律、层次转化律和整体优化律这五条 哲学基本规律组成。其中自组织涌现律是系统哲学的核心规律,由自组织原理和 涌现原理等构成,其表述为:在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条件下,系统的组成元 素或子系统从局域到全局扩展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经过突变、分叉和临界点,能 获得有序性更高的整体突现性质。
2.1自组织原理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给自组织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如果系统在获得 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则系统是自组织的。
自组织广泛地发生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中,在其他领 域,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和技术中,自组织过程也普遍存在。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道:“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 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 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 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 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 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为大”,这是一个典型的发生在经济学中自组织的例子。
相对于“他组织”,自组织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张华夏教授在《系统 哲学三大定律》中指出:“人工的干预自然和干预社会的活动应该尽可能利用一 切可能利用的自组织活动”。乌杰教授在《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中提出:“一种 社会系统,或是一种生态系统,自组织化程度越高,这种社会或生态系统就越先 进,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化也就越快”。《物理学之道》作者卡普拉认 为,科学底层范式已经从物理学转变为新生态学,那么公司也应该是自组织形态 的。
2.2自组织是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的动力行为 自组织发生的条件是在开放系统中,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有能量、物 质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在开放系统中,系统的熵的变化士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 部分是系统内部产生的熵,记作dis,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这个内部熵 总是增大的,即dis0;另一个部分是从外界环境中输入的熵,记作des,它可正、可 负。这就是说开放系统的熵=ais+des0如果ds为负值,即ds0,就意味着系统朝有 序的方向发展。
在封闭系统中,系统的熵的变化只由系统内部产生的熵dis决定,而 dis0,则如=此0。也就是说,在封闭系统中,熵,或者说无序度总是趋向增加, 直到达到热动力学平衡(thermodynamicsequilibrium)的“热死”状态,即最大嫡状 态。在最大嫡状态,系统进入热均匀、热平衡的状态,其分子总体上是混乱、无 序的,也就是对称的。
当前,大多数公司仍是基于泰罗范式而设置的科层式组织结构,是有边界的,是封闭系统。一个封闭、有边界的系统一定会产生熵增,并且熵增是不 可逆的。《物演通论》作者王东岳教授讲:“任何一个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定会变得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并最终走向消亡”。这就是企业组织熵增 的结果--由于对付不了熵增的压力,企业最终趋于腐朽、瓦解。抵御传统企业组 织熵增的首要任务就是使组织从封闭到开放。
当企业能够充分地开放,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熵交换,也就是能够由环 境持续不断地向系统输人能量或低熵物质,确保企业远离平衡态,才能使企业充 满生机和活力,使企业稳健发展。
2.3自组织是元素或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自组织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系统的元素与元素之间以及元素与结 构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非线性关系。所谓非线性关系是指元素之间的 关系,元素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成比例,小原因可 以有大结果,大原因可以有小结果。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所给出的企业管理模型强调稳定、有序、平衡, 组织及其管理的因果关系简单、明晰。科学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流程, 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一台完全可控的机器。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因果关系 明确、线性的流程,一方面使企业按照既有方向高效地运转,另一方面却也阻碍 了企业自组织的形成,使更优的系统功能的涌现成为不可能,成为企业无法灵活 创新的根本原因。
2.4涌现原理 哥德尔第一定理说明:任何一个体系,它必是内部和外部自洽的,这 样才能有效运行。但是任何一个内部逻辑完全自洽的体系,一定存在自身的边界, 一旦越过边界,这套体系一定是失效的,边界外是另一个新的体系。也就是说一 旦逻辑自洽就会获得一个合理性,而恰恰由于事物本身的合理性,使我们不能突 破这个事物本身的困境,这就是遮蔽盲区。
在泰罗范式下,企业的最大追求都是利润最大化,这是合理、理性的 追求,但恰恰是由于这个最原始的追求,造成了企业的遮蔽盲区。例如,一家年 营业收人5000万元的企业,如果其增长速率想达到15%,每年只需增加750万元 的收人。但一家年营业收人50亿元的企业,必须增加7.5亿元的收人才可能实现15%的增长。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能获得750万元收人的新机会,出于机会成本的 考虑,公司的董事会很难同意执行。这是理性决策的结果,却同时让企业丧失了 进人新兴领域的机会。移动端操作系统(安卓)对微软的颠覆、360免费杀毒对 传统杀毒软件的颠覆、阿里金融(余额宝)对传统金融、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 颠覆等重大的商业颠覆都是从小型新兴市场而来,它们慢慢增长,突然有一天呈 指数级加速,瞬间变大。这时,传统公司再想进人这些领域,通常是没有机会的。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时间效应非常大,后来者追赶几乎不可能。
涌现是指系统在高描述层次上,也就是在整体层次上出现了新质的行 为,即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剩余功能”、“剩余结构”、“剩佘效应”, 这时系统获得了更多的组织形式和更多行为模式。在泰罗的管理理念中,存在着 隐含的前提,那就是对于任何系统而言,未来的发展轨迹是清晰的、可预测的。
然而,由于遮蔽盲区的存在,使这种预测成为不可能,这就要求企业系统能够自 发的、类目的性的适应外界环境。当企业形成自组织时,存在差异的各子系统不 断地改变其稳定的模式,各稳定模式的变化和各不同模式的演化,各差异模式间 的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增加,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层次。自组织与外部环境相 互选择、相互作用最终会涌现出最优状态、最优过程和最优功能来适应环境变化。
3、结束语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当时所处时代的科学范式为背景的。伴随 着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从工业时代转向互联网时代,科学范式也正在从牛顿范式 向系统范式转换,管理科学也需要进行范式的转换。
然而,也应该认识到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推翻旧理 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适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特例包含在内。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方式并不是对泰罗科学管理的放弃,在属于工业时代的 生存环境中,科学管理理论依然有效,如同地心说、牛顿力学、农业文明在今天 依然存在一样。但是,在属于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环境中,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和 管理文化。
黄强,雷丽娟 (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