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出租合同 >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人才培养现状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人才培养现状

来源:出租合同 时间:2019-10-04 07:58:00 点击: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一、引言 当前,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前期煤炭投资产能释放以 及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等原因,导致煤炭市场供给量不断增加, 同时进口煤炭也在一定程度恶化了国内煤炭供求关系,煤炭 供求关系平衡被打破后必然导致煤价下跌。加之煤炭生产投 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施加给企业不合理费用等不利因素的存 在,导致我国煤炭企业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经济效益持续下 滑[1-2],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使采矿工程 专业就业和招生形势日渐严峻,以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 例,近三年就业和招生情况统计见表1,表2。

2012年以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率一直稳定或接近 100%,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2届开始,近三年来就业率持 续降低,另据就业负责老师介绍,2016届就业形势也不容乐 观。受就业形势影响,近几年来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也在逐步 削减招生人数,从表2可以看出,较2012级相比,2014级招 生人数下降约1/3。

毫无疑问,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及清洁利用将是 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也给新形势下煤炭行业的主题 专业—采矿工程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作为采矿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的桥头堡,一些煤炭院校相关人士针对新形势下采 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或优化途径进行了研究。如李桂臣 等[3]认为开采深度的延深、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及对经济投资效益的重视是新形势下我国 煤炭开采发展主要趋势,从而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相应能 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应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强化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体系和优化专业考核标准的策略,积 极面对煤炭开采发展新趋势。赵光普等[4]从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三个方面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煤炭产 业进步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 讨,提出以先进的理念培养出高端适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范军[5]针对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进军国际矿业 市场,煤炭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认为应尝试 进行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包括试点成立采矿工程 专业国际班、强化学生外语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 着重培养合作、管理、实践、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从而提升毕业学生就业和深造国际竞争力。笔者试图在研读 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一 些做法,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进行探讨。

二、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面对新形势带给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压力,煤 炭院校不应当只是传统方式上的被动应对,如单纯削减招生 人数等,而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将当前煤炭行业的新形 势看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学科培养体系等进行优化或改 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健康有序发展。

2.1拓宽专业领域拓宽专业领域是指在现有采矿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下,采 用“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大采矿”学科思想[6],使采 矿工程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在多种相关领域进行择业。

(1)专业内拓宽。目前国内开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院 校有四十所左右,专业侧重点各有不同,有些院校仅以煤炭 地下开采为主,专业领域相对较窄。当前新形势下可考虑将 原有的《煤矿开采学》主体课程拓宽为固体矿床开采学,覆 盖煤矿、金属矿以及非金属矿床开采,同时包含地下开采和 露天开采,从而扩大学生毕业择业范围。

(2)专业间拓宽。对于工科专业,专业基础知识都有 一定的共性。例如采矿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中的地质学、井巷 工程、爆破工程、测量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等课程也是 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所需掌握的知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煤炭低迷时期,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 业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根据采矿工程是庞大复杂的岩土工程 的事实,从1995年开始尝试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 培养模式探索[7],研究了采矿与岩土工程学科的知识体 系、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就业的相通性,将传统的“采矿工程” 专业拓宽为“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 获得成功,证明了采矿工程人才和岩土工程人才可以双向流 动,具有一定的等效性和可合并性。

随后,2004年以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煤矿专业主体院校,也对 采矿工程专业领域拓宽进行了改革尝试,将采矿工程专业拓 宽到采矿、煤层气、交通、材料充填等几个方向交叉大学科, 新增了煤层气、地下气化、矿山岩体力学、交通工程、充填 开采等专业[8]。

当前,与采矿工程同属地下工程其它一些专业却呈现出 紧缺和大受欢迎之势。以贵州省为例,目前正在进行城市轨 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建设,急需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因此,2015年贵州大学新增城市地下空 间工程专业,而省外其他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也 开始申请增加该专业。作为最先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的中南大学,该专业就是由该校采矿工程专业派生出来的。

说明以采矿工程专业为基础,纵向往其他专业领域的拓宽是 可行的。

通过专业内、专业间的横向和纵向拓宽,形成宽口径“大 采矿”培养模式,不仅拓宽了采矿工程毕业生就业渠道,也 有助于适应当前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2.2加强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培养与提升 打造一支优秀师资队伍是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 的根本保证,而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加强青年教 师执教能力培养与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采矿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1)加强新进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采矿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作为专业教师除了需要掌握坚实 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当了解和熟悉现场施工工艺、机 械设备运转等知识。当前众多高校都在朝着高水平大学的目 标迈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其中以应届博士毕业生为主。

存在的问题是,尽管有些高层次人才理论研究水平很高,但 工程实践能力较弱,个别博士甚至坦言在读博期间没有一次 深入现场,全部是实验室理论研究,这显然与当前“卓越工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形势下教师的 执教能力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些院校尝试“双师型”教师 培养、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等方法,收效甚好。

(2)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贵州大学近年来每年 开展学院、学校两级“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通过 聘请资深教师作为专家点评,同时邀请学生代表现场参与评 分,极大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3)鼓励青年教师开新课。对于青年教师,基本无所 谓新课和老课,而且他们知识新颖,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在 教学任务明确之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7]。如我院采矿 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以往均是邀请外院老师进行授课, 而从今年开始则由一位新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开设该门课 程。

(4)鼓励中青年教师跨专业读博。新形势下,要想培 养一批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首先要有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根据采矿工程专业与其他相关领域工科专业 的相通性,可鼓励中青年教师跨考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城 市地下空间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可以造就 一批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专业教师,强化“大采矿”的思想, 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同时,顺应学科交叉 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采矿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在科学 研究领域拓宽教师知识面和研究思路与方法。

2.3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强弱始终是衡量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质 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一直以来因各种原因特别是受实习条 件限制,导致毕业学生理论水平高但实践能力弱,因此为煤 炭企业所诟病。新形势下煤炭行业发展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 学生综合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更需 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相继有部分煤炭院校 采矿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 以此为契机,大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贵州大学采 矿工程专业从2011级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入 选学生30人。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在第 七学期进行矿山企业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 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成立指导小组,进行现场教学及工程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2.4加大采矿工程与其它交叉学科科学研究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学家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很多关键性的新东西不属于哪一个专业,常常是两个专业 或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产生的。”新形势下煤炭安全、高效及 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采矿工程专业与更多交叉学 科结合研究,将其他一些专业领域的先进研究思路及技术引 入采矿工程专业,将会极大促进采矿工程专业技术的发展。

如一些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与岩土工程专业展开合作,进行了 诸如“煤矿长距离斜井TBM(盾构)施工基础理论研究”等 项目的研究工作,将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引入煤矿巷道施工。

除此之外,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团队,不仅能 够促进采矿工程学科内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科学 研究。

2.5加强就业引导力度 (1)加强就业指导。当前形势下,影响采矿工程专业 就业因素,除了行业发展不景气等客观因素之外,还存在很 大的主观因素,比如怕吃苦,不想吃苦等思想在学生特别是 独生子女学生心中滋生。面临当前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应 加强对学生就业引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同 时鼓励学生到西北、西南等矿业人才紧缺的地方就业。

(2)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力。

目前,我国已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国,给我国工科专业 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4年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首次接受工程教育认证并通过认证,意味着有效期内我校培 养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国际上是被承认的,这为毕业生到国外从事采矿工作或深造提供了便利条件。以此为契机,煤 炭院校一方面应当加大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重视国 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竞争力,另一方 面,就业过程中鼓励学生将简历投向跨国企业。

(3)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如贵州大学近年来推行“博 学计划”,引导和鼓励学生考研深造,不仅可为煤炭行业培 养造就一批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防止煤炭行业复苏时 人才断层的局面再次出现,而且也在一定程度缓解当前本科 生就业压力。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响应国家号召 以其他形式如参军入伍、自主创业、考公务员等就业。

三、总结 为应对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低迷的新形势,煤炭院校应以 积极的心态面临这一挑战,变被动为主动。首先,拓宽采矿 工程专业领域是关键,与此相适应的,注重加强青年教师执 教能力培养与提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采矿工程 与其它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同时加强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引导 力度。总体来讲,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对人才培养体系等进 行优化或改革,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新形势下煤 炭行业发展的采矿工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管馨,李文臣. 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原 因分析[J]. 煤炭工程,2015(1). [2]宋明达.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4(9). [3]李桂臣,卫英豪,万志军,等. 新形势下采矿工 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探讨[J]. 煤炭高等教育,2014(3). [4]赵光普,张勇.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 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 [5]范军. 谈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 养[J]. 中国电力教育,2013(4). [6]张向林.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后采矿工程本科 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13-14. [7]古德生,吴超. 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 的培养模式实践[J]. 现代大学教育,2004(3). [8]弓小平,木合塔尔·扎日,黄滚. 我国采矿工程 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 高等理科教育,2010(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