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前大陆赴台学生思想状况中的突出问题 (一)在台湾有限度的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孤独感 尽管大陆学生很容易适应在台湾的生活习惯,在台湾期 间与台湾师生及朋友相处融洽,但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75% 的学生表示在台湾学习生活期间感到孤独。在“以何种方式 排遣孤独感”这一问题上,选择最多的是“上网、看电影、 逛街”(66.7%),其次是“和大陆的同学、朋友聊天”(50%), 另外选择“给家人打电话”和“与在台湾的大陆学生联系” 各占8.3%,而选择“和台湾的同学或朋友联系”的为0。在座谈中了解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大陆学生感觉和台 湾学生“容易交朋友,但是难以交心”,所以难以成为倾诉 的对象;
另外一方面,出于现实因素的顾虑,大陆学生在台 湾期间也不愿过多融入当地社会。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网 络的过多依赖,容易引发大陆学生心理健康上的问题。
(二)在对两岸差异进行比较中,容易产生价值误判 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赴台学生认为“在台湾学习生活的 经历总体上感觉要比在大陆好”。对台湾民众的生活方式“十 分向往”和“比较向往”的合计占比75%,78.95%的学生表 示“如果将来离开,我会很留恋台湾”。不过,对留在台湾 定居表示“比较憧憬”的只有25%,另有50%的人表示“没兴 趣”,25%的人表示“没想过”。调查显示,学生对台湾民 众的生活向往程度依次为以下方面:民主权利广泛(84.21%)、 生态环境良好(57.89%)、人际关系和谐(36.84%)、物质 生活富裕(31.58%)、教育程度高(31.58%)。当然,对优 质的生活、宜居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无可厚非, 但是,对台湾民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则需要引起注意, 对于两岸目前某些方面的差异过分夸大从而产生价值误判, 甚至有“美化台湾、丑化大陆”的不良心态,则必须要加以 纠正。
(三)在观察台湾社会政治现象时,比较缺乏政治鉴别 力 在将台湾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与大陆进行比较时,21.65%的学生表示台湾优于大陆,表示“没想过”的占73.68%, 另有5.26%没有明确态度。在“台湾民众享有的政治权利要 比大陆民众更广泛”的赞同度调查中,42.11%的学生表示“非 常赞同”,36.84%的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5.79%表示“不 清楚”,“很不赞同”者仅占5.26%。在对于“台湾的民主 政治堪称华人民主政治的典范”的说法,33.3%的学生表示 “表示赞同”,33.3%的学生不赞同,其余表示“说不清楚”。
在对待台湾学生“反服贸”运动的态度上,“坚决反对”和 “不支持”的各占16.7%和41.7%,表示“非常支持”的占16.7%, 另有33.3%的学生表示“看热闹,没什么态度”。但与此同 时,75%的学生表示“台湾学生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精神 可嘉”。在问及“台湾的经历是否让你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 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发生变化”时,50%的学生表示“没有变 化”,另有8.3%的学生表示“更加困惑了”,25%的学生认 为此类问题没有意义。
(四)在对大陆及两岸关系动态方面,关注度不够 58.3%的学生表示在台湾期间,对大陆的时事新闻“经 常关注”,41.7%的人表示“偶尔关注”。而对于今年6月张 志军访台这一备受两岸关注的事件,仅有25%的学生“认真 关注且了解访台目的和意义”,16.7%的人“有所关注但不 了解其访台目的和意义”,41.7%的学生仅仅知道有这么一 件事情,其余16.7%则从未关注。座谈中发现,赴台学生对 大陆时事新闻关注度较低,一方面是由于信息获取渠道较之在大陆时有所减少,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陆学生到台湾之 后,环境的变化使得自己与大陆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感,认为大陆发生的事情“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另外, 在座谈中也了解到,不少大陆学籍生对于长期不了解大陆时 政表示忧虑,认为会影响到自己回大陆考研或考取公务员。
(五)在两岸继承中华文化的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 47.37%的学生表示“我在台湾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强大魅力”,33.3%的学生赞同“台湾是中华文化的正统” 的说法,41.7%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反对者有25%。对 于“繁体字是正体字”的说法,有57.89%的学生表示“比较 赞同”,42.1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三、加强赴台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当前大陆赴台学生在价 值取向、政治辨别力、时政关注度和历史文化认识方面均存 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对赴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 必行。要做好这项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机制并丰富形式,拓宽赴台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渠道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和两岸相关制度的出台, 大陆学生赴台日益常态化且规模不断扩大。针对赴台学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形成完善的机制,使其在制度上有切 实保障。从当下的实践需要来看,应当不断完善行前教育制 度,寒暑假学习座谈制度,赴台学生联谊会制度,“分享会”制度。应丰富赴台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如可采取课堂教育、 网络教育、基地教育、社团活动、两岸学生夏令营等形式, 不断拓宽涉台学生思想教育的渠道。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开展 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加强赴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 先重视并且巩固相关理论课程教育的作用,对赴台学生适当 增加相关理论的学习,让涉台教育走进课堂。此外,还应当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占领网络阵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 飞速发展,网络教育技术也日益成熟,“微课”、“慕课” 等新的授课方式正被广泛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借助互联网 平台,创设网络思政课堂,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以灵 活多样的方式,生动活泼的内容来影响和引导赴台学生的思 想,能有效弥补空间距离带来的不足。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 教育。目前,全国不少省市均设立了“涉台教育基地”,依 托地方历史文化并且融合校园文化的“涉台”教育活动,在 赴台生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以赴台学生为主 体组建学生社团并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无论是 对于即将赴台的学生,还是返回大陆的学生而言,都可以起 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与台湾有合作关系的高校,可以定期在 两岸学生之间开展主题夏令营活动,在增进两岸学生相互交 流和了解的同时,也可以搭建赴台生思想教育的新平台。
(二)加强“中国梦”主题教育,在赴台学生中激发和 释放正能量 自从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并阐释“中国梦”,针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 持续至今。大陆高校是开展“中国梦”宣传的重要阵地,让 广大青年学生认识、了解并认同“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 国梦”已经得到了海内外广大华人的高度认同和广泛拥护, 成为了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强大精神动 力。而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赴台学生对“中国梦”一知半解 甚至一无所知,不能不说是相关教育的缺失。因此,在赴台 学生(尤其是学籍生)中深入加强“中国梦”主题教育十分 必要。针对赴台学生的特点,在他们中间开展“中国梦”主 题教育需要特别重视方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在传统宣传方 式受限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发挥新媒介的作用。借助于 微博、微信等渠道,既可以将“中国梦”的理论知识传播给 赴台学生,也便于大陆师生与赴台学生、赴台学生之间的相 互交流、分享心得。针对赴台学生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 需要特别重视体验式教育,坚持主体性原则。[2]体验式教 育是区别于传统理论教育的方式,它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经 历和亲自感知来实现对目标的认知和认同。所谓主体性原则, 是在教育过程当中,让赴台学生始终扮演“主体”角色。在 赴台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应当充分利 用陆生在台湾期间视野开阔的有利条件,使其认识到当前中 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标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实现民族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大华人的共同心愿,从而增强 赴台学生对“中国梦”的事实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3]开展“中国梦”的教育,应当和在赴台学生中激发和释 放“正能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激发“正能量”。赴台学生是青年学生的一部分,也是 构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赴台学生是两岸青年学生交流 的使者,在赴台学生中唤起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激发他们 身上正能量的同时,也要通过他们向台湾的年轻人传递正能 量。实现“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夙愿,事关整个 民族的利益,已经超越了党派分歧、历史纠葛和意识形态的 对立。从实践层面来看,以两岸学生暑期夏令营为载体,组 织文化寻根活动从而增强民族认同,开展社会服务从而引起 两岸青年心理共鸣,安排参观大陆台资企业从而增强对两岸 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唤起两岸青年共 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共识,激发新的正能量。
(三)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防范赴台学生价值观受侵 蚀 价值观教育是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内容。随着大陆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变迁 的加速,当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复杂的状况,个人 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成为侵蚀主流价值观的重 要因素。对赴台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除了要应对上述问题 外,更加需要着重处理和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凸显主流价值观,并且有效应对其它外来价值观的挑战等问题。众所 周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文化多元是台湾社会文化的 一大特点,对于赴台学生而言,这既给了他们开阔眼界增长 见识的机会,也面临在形形色色文化价值取向面前产生困惑 和迷失的可能。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即使是在一个 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社会里,也必然有一个主流文化和核 心价值居于主导地位。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的“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全社会的价值标准,也是青 年学生应该奉行的价值准则,同时也应当是赴台学生衡量其 它价值观的准绳和抵御、批判不良思想的武器。对赴台学生 的思想教育要注重体验式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尤其如此。
由于赴台学生都有着在台湾学习生活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简 单的说教式教育很可能适得其反,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尤其 要注重引导。比如,通过更加深入的社会接触,帮助赴台学 生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台湾的政治制度;
通过与台湾学生的 交流,了解“太阳花学运”中台湾学生的真实想法等。除此 之外,通过适当的引导,将赴台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 大陆一些现象的不满,转变为积极提升自身文明素养,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转变为积极投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赴台学生 的价值观教育,既要找准切入点,也要体现层次性。[4]围 绕赴台学生关心和困惑的问题,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考虑到交流生和学籍生的差别、生源不同地域的差别以及 学生学历差别、认知能力的差别,从而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层 次性。
(四)加强政治素养教育,切实增强赴台学生政治鉴别 力 赴台学生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辨别力不高、对时政 关注度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多方入手,切实提高其政治素养。
既需要重视行前教育,也需要强化在台湾期间的教育引导;
既需要加强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实践。通过这些途径,帮助 学生深入了解台湾的经济社会政治状况,特别是使其深刻理 解台湾现行政治制度的由来,透过现象看清其本质,不能仅 仅停留在对游行、示威等表象的认识上。鼓励学生在台湾期 间更多了解台湾民众对台湾政治的看法,如对“两党制”相 互掣肘,“大选”背后的金钱政治的真实看法和态度,以及 “太阳花学运”的真实目的和学生参与的直接动机等,从而 客观看待两岸政治制度的差异,同时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认知。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容 易给敌对势力可乘之机。近期,已经有关于“台湾间谍策反 大陆学生”的新闻报道,这就使得提高陆生政治鉴别力成为 迫切需要。针对当下形势,在陆生赴台之前有必要聘请相关 工作人员对其(特别是公务员子女和将来有意考取公务员的 学生)进行关于国防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当前两岸关系虽然 总体趋好,但仍然复杂多变。广大赴台学生到台湾不带有政治意图,但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预防境外敌对势 力的渗透和“策反”。
(五)将历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赴台学生的思想 教育之中 台湾与祖国大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存在 较大差异,但这些差异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原因。
赴台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出现向往台湾的政治制度、认同台 湾为中华文化正统等问题,正是由于没有认清问题形成的原 因。所以,在赴台学生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历史教育,以及 诸如台湾政治、政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专题教育, 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两岸差异的历史由来和成因。在社会方面, 使赴台学生认识到民众文明素养、服务意识、道德规范是一 个和经济社会进步相伴随的渐进过程,台湾社会的文明成果 也是经过长期的建设而取得的。在文化方面,帮助赴台学生 正确认识到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大陆使用简体字是历史条件 下的客观需要,不能因此否认大陆在中华文化承继中不可替 代的地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时指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 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 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5]这 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发展优秀 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决心。台湾在保存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确有优势,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在台湾的有利条件,充分感 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鼓励他们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 精神结合起来,转化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中来。引导他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 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5]与此同时,引导 赴台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培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意识和 提升人格修养。[6]虽然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在语言、文 化和习俗方面差异不大,陆生很容易适应,但是由于教育理 念、成长经历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在“融入” 当地生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从他们深度交往受限而导 致出现孤独感来看,应当防范出现心理疾病的可能。可以考 虑为每位赴台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既要在行前进行心理 评估,更要在他们赴台期间定期进行访谈,及时掌握赴台学 生的心理动向,加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有效干预。与此同时, 鉴于台湾与大陆有合作关系的高校均有专门负责照料陆生 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加强与其合作,共同关注陆生心理 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保障赴台学生在台湾学习期 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除此之外,在赴台生思想教育 中可以引入闲暇教育,引导他们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提高、 充实自己的精神境界,避免把时间过多耗费在网络世界中。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