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出售合同 >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_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_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来源:出售合同 时间:2019-10-27 07:59:48 点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西安财经学院旅 游管理专业为例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供需错 位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 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主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结合教学改革,确定 了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优 化整合。

摘 要:
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 柱性产业。据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预测,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大国到世界 旅游强国的转变,需要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作保障,尤其 需要懂实践、懂管理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队伍作支撑。

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是多样的,但院校培养 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应,中国旅游高 等院校的发展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包括陕西省在内的全国 各地旅游院校为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和储备了大量 的人力资源。

从博硕士、本科及大中专科等各层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来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供需错位现象严重。陈特水、 殷章馨(2005)对学历层次需求特征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 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 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角逐的重要部分,以培养“本科”层 次人才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将面临更大的需求空间。而另一方 面,据统计,旅游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旅游行业 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0%,而两年后能继续在旅游行业的本科 生也只有40%左右,也就是约有80%的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没 有在旅游行业就业[1]。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 供给与人才需求错位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人才的流失和教育 资源的巨大浪费。

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之一 就是现行的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仍基本上沿用传统 的教学模式,并未随着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加以改革。因此,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积极探索 旅游人才培养途径,就成为了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 教改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教育的现状 国外的旅游教育从1893年瑞士洛桑旅馆学校建成算起, 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旅游教育象中的那样糟 糕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国外大学正式设置旅游专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 的发展道路[2]。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清晰具体的培养目 标、丰富灵活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是国外旅游 人才培养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3]。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 院聘请教师的必备条件是要有经营酒店的经历。而美国康奈 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把酒店业著名专家的讲座作为必修教 学计划的必备内容。两校均设有实验教育场地,并提供校外 实习课程。此外,洛桑学院的课程设置不断推陈出新,规定 新生入学后,必须经过18周的酒店基本功锻炼,每周一个课 题,以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观念,培养学生 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2]。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始自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末,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已经 基本建立[4]。中国旅游行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7 年底,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 同)共有1641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 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专业。其中,高等院校770所,100 多所高等校院可以自主培养硕士 和 博士研究生,中等职业 学校871所,现有在校生77.38万人。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旅 游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都落后于旅游 业的发展。大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未能进入旅游业工作, 而旅游业缺乏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现状长期不能有效解决[5]。我国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许多制约旅游专 业人才培养的弊端,具体表现为: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无特 色;
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缺乏联系、沟通,课程设置严重脱 离实际;
各院校之间以及院校与业界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
大多数院校人沿 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 力差,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和行业管理经验,不符合旅游企业 的要求[6]。当前,我国各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绝大多 数实行四年在校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2-3个 月的实习[7]。这时学生们已经是忙于写论文、找工作,无 心实习。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 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构成要素[8]。本文关于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也主要从这几个方 面出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 式存在的常见问题之一。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 标存在具体要求缺乏或者是目标要求不符合实际等问题。而 且,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发挥, 忽视了其他效益的产生与发展。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就是过多地培养学生经济、管理理念。此外,在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导 致各院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相 互借鉴,结果导致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甚至是千篇一律,没 有自身的特色。整体上来看,部分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 标明确,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坚持国际化 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明确。但同时, 多数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特色或者不明确。

2.专业设置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 不断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

但是,国内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不健全,开设的专 业多集中在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领域,一些新兴的专业如 会展、旅游交通等专业较少,且较多地存在于专科层次。可 见,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不能够按照实践的需要而建设多样化 的专业方向。

3.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9]”的刻板模 式。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是从地理、历史、经 济、外语、中文、管理等专业出发,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 “以教师为中心”而因人设课,却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是以专业建设、学生专业学习为中心,不考虑学科体系内在的逻辑性。在课程设置上,仅仅是多课程的简单相加,面 面俱到。并且,许多教材内容落后于实践,院校教授的情况 与旅游业中的实际情况不相一致。

4.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的发展不能够适应旅游业 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也 缺乏到旅游行业挂职和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从而导致专业 教师对行业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持有旅游行业资质证书的旅 游专业教师很少。致使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 脱节,从而难以保证能够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教学质量。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基本对策 旅游人才质量的评价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唯一标准。

培养模式要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符合市场需要,要符合 行业的实际需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承担起本专业的上 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以下相关对策。

(一)组织科学调研 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之前,应当针对 行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 究。通过调研,确定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针对性地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这项调查研究工作,对象应该包括旅游 企事业领导、旅游业从业人员以及旅游业界专家。此外,还 应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认真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最后,还可以搜集国内外各旅游院校的培养模式,认真探讨, 积极获取信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同,生源地、院 校所处地域以及自身特色有所区别。所以,要根据调查研究 的结果,依据社会与旅游业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 适合自身的、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是 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管 理专业本科人才应该是具备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 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可见,旅游管 理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 能力。湖北大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融课堂教学、野外实 习、案例分析课程为一体,注重师生的互动和行业间的互动, 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结合上文提出的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 可以考虑合并类似和相近课程,适当增加学生思考和研究的 时间;
参考专业教师和从业人员的意见,认真研究专业课程 内在的逻辑关系,依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学习的规律来 安排课程的先后次序;
重视专业基础课,细化专业方向课, 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四)提高师资力量 从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师应该既可 以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又可以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给予学生应用方面的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考虑引 进或聘请旅游从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 业务人员。这样,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就能直接了解旅游 行业的具体情况。此外,可以鼓励专业教师更多地接触旅游 行业,如到旅游企业锻炼等。当然,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 国内外其他旅游院校进修学习。

四、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 体系优化整合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已 经逐渐形成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人才培养方式总体上符合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在人才培养目 标、培养内容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为 此,结合我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对设置有旅游管理相关专业 的高校进行了调研,进一步设计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 案的框架,并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经验制定培养方案的原则、 宗旨、主体内容等。最后,经过全系教师、有关专家、教学 管理人员的讨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

(一)西安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于两个方面:一 是旅游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和陕西省旅游产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地方化要求;
二是当前旅游高 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我 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立足财经、管理的学科优势,培养适合旅 游市场需求的中高层旅游企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根据方向性、科学性、适应性和个性化原则,我校旅游 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如下。

1.专业基础课的整合优化 该模块课程设置将围绕构建旅游学科理论框架展开,是 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对旅游学 科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基本上达到旅游学科 的“入门”状态,能合理解释旅游现象,把自己学习所获得 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旅游实践和问题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 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与开发、 饭店管理原理、旅游导游学、旅行社管理等课程。

2.专业选修课的整合优化 该模块是学生在对旅游学科的整体知识结构有全局性 的掌握之后,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这部分 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的理论和知 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充分培养学生在自己感兴趣领域的 创新和创造力。该模块拟从技能知识、旅游人文、行业动态 和定量分析四个维度构建。

3.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旅游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比较 强,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教 学与技能培养,真正实现理论素质与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 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机结合。一要做到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完善,继续稳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实 践教学基地;
二要不断建设旅游景点与旅游社类教学基地。

五、结束语 旅游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 的专业人才,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本 科教育,应该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 培养模式,改变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 现状,以适应旅游业实践的需要,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中国旅游迅猛发展 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脱节[EB/OL]. www.china.com.cn.2008-12-09. [2]邹亮,王颖,曹红珍.相关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163-165. [3]夏学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沈阳 师范大学学报,2009, 33(1):91-93. [4]樊中红,邢慧斌.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 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65-66. [5]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 游学刊,2008,23(1): 11-12.[6]王操红,江历明.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J].高 教论坛,2006,(4):26-29. [7]肖拥军,王林,庄小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 养改革——以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考试周 刊,2007,(35):100-101. [8]魏敏,李秋颖.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高校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4):72-75. [9]赵娇.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河 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62. [10]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 旅游学刊,2005:9-15. [11]陈特水,殷章馨.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 需求特征——以湖南省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为例[J].湖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4(6):103-106. [12]朱江.浅谈高等院校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完善[J].科技信息, 2008:634-636. [13]张补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 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25-12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