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出售合同 > [河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实践探索

[河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实践探索

来源:出售合同 时间:2019-10-20 07:55:35 点击:

河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河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目前,河南旅游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大批的旅游专业人才, 河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众多,但仍面临着大量的人才缺口,人员流失严 重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新联学院为例,分析探究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寻找出路,形成特色,为旅游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一、我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新阶段开始发展,30年来社会经济的 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旅游活动的需求,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空前剧增, 导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跨度式拓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 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旅游业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也使旅游业对旅游人才 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时也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作为 旅游资源大省,近十几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校旅游专业的外放式专业 建设,从最早的郑州旅游学校上世纪80年末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此后的众多 中专院校、职高、专科学校、职业院校到现在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都规模不等、条 件不一的开设此专业,为旅游市场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行业发展及多方面的 因素,导致人才大量流失,旺季仍然出现用工荒,究其原因,虽然我省旅游高等 教育整体发展迅猛,但是由于起步晚,目前与发达国家和一些省区相比还存在很 大的差距,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表现 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学科地位不够明确,体系有待规范;课程设置不够 合理,脱离旅游需求;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层次比例失调;教师入职门槛偏低,缺 乏实践经验;校企合作方式单一,缺乏法律保障;实训基地建设落后,不少院校没 有建设与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室,在学校重学理论知识,少有实践机会。因此培养 出的专业人才良莠不齐,高素质人才较少。尤其不少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和 实践技能与旅管高等教育人才的称号不相匹配,且旅游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行业 内就业率低、竞争能力弱、人才流失严重等社会问题成为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企 业、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甚至家长的一大难题。此问题在我省部分公办本科院校中 较为凸显。

二、我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建设盲目跟风,缺乏特色 目前我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有中专、大专、本科,办学性质有公办、民办、独立院校,但各类院校在开设本专业的过程中一部分院校没有有效 评估自身实力和办学条件,看到旅游业有发展前途,盲目跟进,后续无力,带有 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别人,生搬硬套,造成目前各类院校 本专业存在类似感,但学生层次与知识基础又有很大差别,因此造成很难培养出 优秀旅游人才的局面;另一部分院校即使按部就班培养人才,但对本专业考量不 足,造成毕业生批量成产,缺乏特色。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在专业建设之初,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 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看着旅游专业有广阔前景,很多院校开设了或拟开设, 以也来分杯羹的心态开设专业,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不合理,培养动 机不单纯的局面。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融入到旅游行业中,要么知难而退,要 么转专业,要么转行,人才流失严重。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运用不科学 由于没有很好的社会调研和考察学习,对于自身办学条件和能力的估 算不足,在课程设置问题上,各类院校差别较大,比如高职高专类院校,重实践 而轻理论,与企业的联系较为密切,重视实习,但多数并不是从学生实践教学的 目的出发,很容易使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多数为酒店实习,真正搞旅游的很少, 不少本科院校由于将旅游管理专业开在不同的系部里,因此课程的侧重性很强, 重理论轻实践,实习的单位基本都是酒店,学生不愿意去,施压也要去,虽然学 生的学识能力、知识基础较好,但实践性太差,能以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的特点 去设置培养计划与课程的高校较少,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教学方法的不科学 运用,教学质量停留在较低层次。

(四)与企业缺乏有效沟通与对接 目前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合作不够紧密,实习计划与 实践执行不能有效对接,双方沟通不及时,很多学校学生实习没有实习指导教师 带队,仅指派学生负责人,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沟通上的不平等与障碍,不能有 效解决,造成学生情绪爆发、甚至不断出现罢工、脱岗现象,而企业和学校之间 相互支持力度不够,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上,往往以校内处分、政策施压来解决。

虽然现在不少院校与企业以第三方中介来协调实习事宜,但出现矛盾时,仍出现 各自站在各自角度上看问题的现象。(五) 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旅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不少高校,尤其本科公办院校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从各个系、院抽调 文化、历史、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师资团队,有旅游、酒店行 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甚至没有,造成只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训练与经 验累积,分设在不同学院的本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倾向性又比较明显,本身就不 符合本专业发展特点与规律,有些学校也重实践,但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真正 具有“双师型”的懂行者带领专业发展与学生培养。

三、新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改革 (一) 师资力量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师资力量需进一步提高,已有的专业教师与学生人数、课程设 置不成比例,学生多,教师少,工作量大,双师型教师占50%,多为旅游管理方 向,需要具有实践经验、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为师资队伍补 充活力。

(二)专业教师实践与教学时间的安排需要调整 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师需要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参与一定 的社会活动,时间安排有时与学院工作时间及工作模式有冲突,需要协调解决。

专业教师需要走出办公室,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拓宽视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与行业的联系、需要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参加行业的实践活动,把握行业动态。

(三) 实验室建设问题 1.面积与教学设备 现有的实验室面积需扩大,与学生人数不相符,因为实验室容积有限, 只能分班授课,这样一来,容易造成课程进度不一,学生接受方式和学习能力存 在差异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一,教师因为分班不停重复教学产生疲惫感;新开设的 酒店专业,也需要实验室授课,因此,现有的几个实验室需要扩建。

实践教学活动中,现有物品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餐饮模拟实验室 的各类餐具、杯子,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40名左右的学生同时学习使用,仍 不可避免有所破裂、损坏,加之新增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增加了使用力度、次数和频率,需补充添置。

2.实践基地建设问题与瓶颈 根据院系人才培养目标,我商学院需加大专业投入,进一步加强与行 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 地。目前除校内实践基地外,校外只有上海和厦门两大实训基地,为进一步推进 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的发展方针, 需不断开拓新的基地,依托河南当地有利资源与市场,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校 内与校外联系、课堂与岗位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完善并充实实践基地内涵建设, 使人才培养质量能高度符合企业岗位需求,使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长足发展后 续力。

四、新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果与改革特色 商学院旅管专业近几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求发展” 的 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立高尚人格,学高超技艺”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四年制人 才培养定位除了具有旅游和酒店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与一定的涉外能力,适应 旅游活动、宾馆、酒店等岗位的高素质人才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 之掌握能够适应文化旅游产业、休闲度假园区、农业观光旅游相关产业关系链岗 位的特殊技能。已有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导游证过关率连续三年连创 新高,各级别旅游类比赛成绩显著。未来几年将继续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以德治校、以质立校”的办学方针,把旅游管理专业办成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省级品牌专业,力争此专业在我省高校诸多旅管专业中 独具特色,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口碑,逐步形成“新联模式”。

(一)与学院发展步调一致,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 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重视程度,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 我院旅游管理省级品牌专业申请下来后,会在建设经费上加大投入, 尤其是本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并将合理的规章制度最大化的有效推行,不合理的 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杜绝朝令夕改。

2.人员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专业教师一定时间自由,开展科研、社会实践工作, 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中青年教师培 养计划,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业务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通过自修、培训、公干、继续深造等方式提高青年 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水平,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二)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结合实际形成特色 1.形成工学结合,“321”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并认真实行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日常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实践,形成了工学结 合、学工交替,在校学习与在旅游相关企业实践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四年制“321” 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即3项任务学习:一是专业技能学习(三学年理论专业学 习,一学年顶岗实习和自主实习),二是技能学习,通过实验课实训课和企业互 动,使学生掌握旅管人才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三是人文素养技能(包括思想道德 素养、身心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2项能力培养即专业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 1项目标即打造旅游业的“星级”人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实行“1345”的任务 实施模式。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院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需要, 灵活微调培养计划和实施安排,能够达到阶段性预期教学效果。

2.建立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人,中级职 称3人,骨干教师2人,全部为硕士学位,“双师素质”教师4人。外聘教师18人, 其中高级职称6人,副高6人,其余为中级职称,新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增 补师资队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未来五年内,将按照人才招聘计划和教师培养 计划逐步增强师资力量,形成高水平阶梯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加大核心课程建设 1.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在做好课程标准开发的同时,依据岗位需求,重点将《旅游英语》、 《导游业务》、《模拟导游》《餐饮服务与管理》、《中原民俗与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几门课程建成 “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优质核心 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完成课程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完善网络资源,突出“拳、 古、根、花、祖”的河南历史文化特色,从而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

2. 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加大教材建设 按照项目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原则,组织专业老师编写相关课程教 材。在现有教材编写基础上,提高编写水平与档次,四至七年内达到专业实践课 程教材80%由我院专业教师编著。

(四)继续加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学院二期教学用房建设和系部人才培养目标,加大专业投入,除 建成的模拟旅游仿真系统实训室,客房实践教学基地—颐馨公寓外,建设校内旅 行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旅行社建立有 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为学生、班级开展旅游等提供组团和导游等服务,在 服务中提高学生导游业务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与省内景点密切联系,每年组 织学生进行校外景点实地考察学习。

2.建立适宜专业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 进一步与旅行社、星级酒店、特色休闲农庄、产业园区、景区等加强 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河南省多家相关企业建 立合作关系,与郑州市4家旅行社、两个景点、签订合作培养协议,由企业提供 岗位供学生选择,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日常室外教学活动。

(五)提高创新型学习能力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与兄弟院校有效对接,与企业建立有 效的产学体系,虚心向发展的比我们好的兄弟院校学习,主动学习与分析不如我 们的院校存在的原因与问题,和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将 之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和端正认识行业与岗位的能力需求,加强“双 师型”教师队伍模块建设。督促教师学习本专业发展新状态、新形势、新走向。

作者:赵芳鋆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9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