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出售合同 >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大全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大全

来源:出售合同 时间:2019-08-16 08:27:19 点击: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成语故事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可与古诗词相提并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 大家推荐的几篇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1:走马观花 唐朝着名诗人孟郊,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相传小时候家里 很穷,但他很有才华,学习也非常刻苦。长大后,他的诗作得很好。可是,他考 试当官的路却走得相当坎坷,连续参加了好几次考试,都未能考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郊四十六岁(一说四十五岁)的时候,终于考中了 进士。几十年的读书当官梦终于实现了,孟郊非常高兴。他迅速穿上新衣,骑上 马,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尽情地游玩。玩到高兴时,他不由自主地取出笔,很快就 写成了首叫《登科后》的诗。

他在诗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思是说,过去那种贫穷的生活实在没有值得夸耀的,今天 我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我很高兴,马儿也跑得飞快,一天就把长安 城的美景全都看完了。

“走马观花”的成语由此引申而来。《登科后》中还出了另一个成语“春 风得意”。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孟郊任溧阳尉。在任时常以作诗为乐,作 不出诗则不出门,因此有“诗囚”之称,不事曹务,还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 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2:言不由衷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周天子不再受到诸侯的重视。郑庄公成为周 平王的卿士后,执掌着朝中大权,他对平王就很不尊重。周平王有好些事情,不 得不交给同时也在朝里做官的西虢公去处理。郑庄公因此对周平王很不满意,认 为平王是有意要让西虢公代替自己处理朝政。

周平王向郑庄公解释说他没有这样的意思,为了进一步消除隔阂,双 方决定互换人质,以示信任。于是,周平王的儿子狐去郑国为质,而郑国的公子忽也到周国为质。

可是,就在这年(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去世了,平王的孙子姬 林继承王位,史称周桓王。周桓王即位,也想委政于西虢公。郑庄公非常生气, 就在这年四月,派大夫祭仲率领兵马到周王畿内的温邑(今河南温县南),把已经 成熟的麦子全都割走了,并全部运送到郑国。

秋天,祭仲又带兵到周王畿内的成周(今河南洛阳东),把那里成熟的 谷物也全部割跑,运回郑国。从此,周郑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彼此间结 下了仇恨。

当时,有正直的史官在评论这件事时指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注:“人 言为信,中同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是从内心里说出来的真话,即使交换 人质也是没有信用的。如果相互间能坦荡、真诚,而且都能用礼仪来约束自己, 即使没有人质,谁又能离间得了相互间的关系呢 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哪些3:两袖清风 于谦是明朝浙江钱塘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 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 升为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仍很俭朴。

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坏 蛋。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 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 一些着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 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 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 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 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后来,王振把于谦陷害下狱,终在群臣的保护和压力下,把于谦放了 出来。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