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经常在实践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教学 的本质是什么?不断领会挖掘甚至拓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时俱进,为教育事 业增砖添瓦,否则,我们就会迷茫。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这应当是一个永远而常新的话题,尽己所 能,从最高、最深、最广、最全的角度关照自己的教学行为,不至于发生根本性、 方向性的错误,误人子弟,进而思考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品质,改进教育教学的 方法,有意识地培养树立教育教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国家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地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般开放的胸襟和勇气,要锻炼 全面分析和正确抉择的智慧能力,要善于学习。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就在 我们面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触手可及。我们自信,但也绝不可偏执,我们 拥有无穷的智慧和勇气,参与对未来的预测和创造。
放眼世界,回望历史,传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有传道、授 业、解惑之说,今有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之倡。它们之间有同有异,一脉相承, 我们要不断去伪存真,不断地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而不是急功近利,断 章取义,极端化,让它走偏了。
例如,对于课堂教学,有学者研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教育界对其 有着不同的理解,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第一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 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显然,这种看法是比较 传统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育的执行者手中,学习者只能处于被动接 受状态。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学活动的 基本形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这种把教学当做是传递, 把学习当做是听讲,把学生当做是容器的课堂显然是落伍的,也不符合当代教育 发展的实际。第二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 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只 算独白而非教学;
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只算自学而非教学中的学,因此构 成这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成分有:(1)讲解(教师的活动);
(2)学习(学生的活动);
(3)教材。此观点认为: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学生的) 学与教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其中教与学是以教材为媒介的,是师生双方 共同的认识活动。这种对教学活动本质的重新认识,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第三种理解,即后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 通,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 交往活动的过程。这种认识以实践理论为依据,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 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学生 在交往活动中习得知识、掌握能力,学生是这种交往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教师 作为交往的另一方,更多的却是责任,是想方设法地给予学生交往的环境与机会, 让学生在交往中获得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所以,交流、交往、沟通,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后现代教学的本质特点。从把教育的本质看做是传授知识或 师生共同活动,转变到把教育看做是一种交流、交往与沟通,并且是在教师的组 织下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活动,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是为了 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 学之路漫长修远,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的诞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不可限 量的新天地,只有怀着对生命、对学生、对知识、对教育的尊重、热爱甚至敬畏 之情,在不断地学习探究践行反思中前行,才能不断地领悟教学本质。
一堂有品位、高质量的课总会让人留恋,情不自禁地反复咀嚼,课虽 终,意未尽,自有难得精妙之处。首先,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并且感受到所学与 收获的快乐兴奋,它将鼓舞我们再接再厉,此刻,万不可吝啬赞美之词,难道这 不是让大家最高兴的吗?还要凸显美感,师生互动中的和谐美,表达中的言行美, 感悟到的思想美,个人的精神形象气质美等让人有赏心悦目,如沐春风的感觉。
另外,还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唤醒学生的潜意识,真正 触动学生的灵魂。因为思想指导行动,行动决定未来和命运。要有知识沉淀的厚 重感和引领风骚的时代感,教学过程不是走套路、秀形式,而是处处用心,在传 承中发扬。知识性、情趣性、思想性、过程性、灵动性和时代性等科学的积极的 教学特征都有恰到好处的体现。要有尽现个人魅力的创新感,教与学不仅是模仿, 是对一般教学内容模式的习得与应用,还要有独立思考的创新,表达个性化的见 解,展现属于自己的魅力和风格,与大家共享。
教育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不断地努力与学习,就只有落后。以上是我对教学的一些感悟,抛砖引玉,说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还请广大专家 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陈浩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