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协议 > 浅谈个人提高创新能力【浅谈初中生物教师的创新能力】

浅谈个人提高创新能力【浅谈初中生物教师的创新能力】

来源:承包协议 时间:2019-10-22 07:57:21 点击:

浅谈初中生物教师的创新能力

浅谈初中生物教师的创新能力 【摘 要】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 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 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初中生物是一 门自然科学,更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把这 些意识和能力通过新课改传授给学生。

创新是教育的制高点,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创新的 教育是无效的教育。新课改下的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 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 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本人对这 一问题的认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时代新人 生物教学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 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 创新型教育观;
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
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 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在初中生物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 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二、只有整合教材,教学才得心应手教材在编定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 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 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 分内容作适当变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教材内容的编排不 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 整与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例如, 教师可以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克隆技术、 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可以增加人与生物圈关系 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学会 健康的生活;
可以增加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知识,培养 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一定会使教学 内容得到创新。

三、开创新教学方法,事半功倍 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 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 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 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例如,“种 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 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的条件;
如水、空气、温度等,接 着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 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此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极为重要。例如、针对“如何使农作物增产”这 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矿质营养、 遗传以及生态的角度去分析解答。

四、更新教育手段,适应课改要求 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 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 诱发学生思维;
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 所接受。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 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尤 其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等各项活动 同时进行。

五、与时俱进,采用新评价标准 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 旧观念,应从片面的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 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 观的评价。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 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 实验数据、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 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等等。

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 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

例如,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不仅要看其结果,更要看其过 程。

在评价功能上,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 功能,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 能转变。

六、扩充知识面,与时代同步 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 发展的重要标志。生命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教 育科学如今也在教改中迅速前进,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扩 充知识信息,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只 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每个人 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必然妨碍创 造性思维的产生,而新知识、新信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以新 的创造基础,而且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发新的联系乃至 幻想,增加迸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育. 教育研究,2005.10. [2]唐志保.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教 育评价,2008.3. [3]《中学生物通讯》.第十一期,2014.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