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据文体,取舍教学内容,努力让语文学习有意思 所谓文体,简言之,就是文章存在的类型。不同文体有 着不同的教学价值。因而依据文体展开教学,已逐渐成为广 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提到文体分类,说法有很多。仅《文章学通论》一书就 根据功能、表达方式、行业三种文类划分了数十种次类。而 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划分法,2011版 课标在第三学段中就只提到“叙事性、诗歌、说明性、非连 续性”四种类型。事实上,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文体分 类应该是越具体清晰越好,因为这样更便于教师精准取舍教 学内容,寻求抵达教学目标的路径。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微小说。
它主要描写了黎明时分,山洪暴发,老支书沉着冷静,果断 指挥,有序组织村民通过木桥撤离到安全地带,而他和儿子 却被洪水淹没了的故事。课文在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上 都很有特色,文章的结尾更是出人意料,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为此,依据文体特点,我尝试从三个角度选取教学内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是分析语言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课文用 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暴雨和山洪,但是这些句子如同珍珠,散 落在课文的不同部分。因此,笔者指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 认识这一词就是一句的短句表现形式,理解其运用拟人、比 喻等修辞手法的妙处,借助有感情的朗读,一线串珠,感受 短句段所表现出的急促、紧张、有力。此外,还特别注意引 导孩子们在朗读时用语气的轻重缓急来再现山洪的变化,体 会环境描写渲染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效果。
二是聚焦人物形象,感悟老汉的优秀品质。认识老汉是 个怎样的人,是教学的重点。然而文中对老汉的描写却只寥 寥数笔,这正是文本表达的秘妙所在。为此,教学中引导学 生聚焦两个关键处:1.村民与老汉对比处。通过对比朗读, 学生发现,老汉“不说话”“像一座山”的冷静与临危不惧 的形象在村民们“跌跌撞撞”“像发了疯似的”衬托中更显 高大。2.小伙子与老汉的矛盾处。学生感兴趣的是在这生死 关头,原本想先走的小伙子为何要“推”老汉一把?老汉的 一“揪”、一“推”,小伙子的一“瞪”、一“推”耐人寻 味,细腻的动作中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正是引导学生进入 语言丛林的关口处。
三是续写故事结尾,学习行文结构的多样性。俗话讲,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说篇 末点睛,用悬念贯穿全文的写作方式,教学前事先隐去文章的结尾,引导学生循着文末语意去猜想这老汉和小伙子的关 系,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充分表达后再揭示原文结尾,给他们 以豁然开朗之感。
总之,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观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与语言 的生长点,从而使学生在朗读、理解与表达中实现“言意融 合”。
二、紧扣本体,提升语文能力,努力让语文课堂有意义 我们常说,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要体现语文的学 科特性。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语文课应该做语文的事情。这 样的“有意义”就是让学生学到有用的“语文知识”,累积 形成语文学习的经验、策略,以思维为核心,在言语实践中 提升“转识成智”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做出了三点努力。
1.积累短句。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认为:语言积累的数 量是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关键要素。他提出:从儿童语文 学习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 语文教学的重点。显然,《桥》作为一篇微小说,那些巧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课文表现力的短句段,是值得 背诵积累的。通过背诵,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这些句段,更重 要的是理解了这些句段的表达效果,并潜移默化地在语言实 践中加以运用。我想,也只有这些“存活”在孩子们脑中的 句段,才是孩子真正的语文积累。
3.发展心语。《语言本能》强调:“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方式。心语,才是思维的语言。”由此可见,培养并发展 学生的心语水平是促进学生言语生长的根本旨归。发展学生 的心语水平,找准言语训练点至关重要。在解读文本时,我 们发现当山洪中只剩下老汉和小伙儿的时候,老汉的“一揪” “一推”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的丰富内涵与复杂情 感是耐人寻味的,由此我们隐去课文对老汉和小伙子父子关 系的交代,引导学生运用短句段的形式尝试重新给课文写个 结尾。学生在这一练笔过程中,不仅体会了微小说“设置悬 念、篇末点题”的行文结构特点,还将“心语翻译成一串串 文字”。这种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言意融 合的表达能力。
三、凸显主体,变革课堂生态,努力让语文课堂有意蕴 “有意蕴”指向课堂文化,强调教师、学生、课程、观 念、行为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其中,通过课堂生态的变革来 重建课堂文化,是让课堂变得更有意蕴的关键。
1.新学不是零起点。研究证明,儿童的言语习得有赖于 教师对学习环境的精心设计。这种教学环境的设计必须以学 为中心,精准把握学生语言发展的已有水平,这样才有可能 帮助学生建构新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 《桥》之前,为了把握学情,笔者让学生课前自主按照“智 趣学习单”,完成诸如“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 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出课文中写大雨和洪 水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等练习并提出疑问,教师批阅整理后发现,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基本到位,但对“发现了 什么”很难说清,于是课后习题“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 自然成为了课堂学习聚焦的主问题。围绕主问题展开教学, “顺学而导”,课堂变成了“学堂”。
2.介入点拨有秘妙。有文化韵味的课堂始终离不开教师 灵动的点拨与介入智慧,特别是当下的自主互助课堂,随时 可能会出现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面对课堂教学中的这些 “突变”,教师的适时介入与巧妙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课文的第10到16小节是老汉与小伙子的一段对话, 感悟老汉的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伙子仅有的一句 话“党员也是人”是其中的关键。让我们回顾其中的一个教 学片段。
…… 师:(采访扮演小伙子的学生)在这生死关头,你喊出 “党员也是人”,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想,面临死亡,每个人都希望能活着出去吧, 其他没有多想。
师: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想能够活着出去,这是最真实、 最朴素的想法,更是情理之中的想法。那么,你为什么要说 “党员也是人”呢? 生1:因为我是个党员。
师:哦,难道党员不是人?(全班大笑)为何要加个“也” 字?生1:党员是人,因此面对死亡,也想能够活下来,但 不是普通的人。
师:是啊,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说来听听,党员和普 通人有何不同。
生1:嗯……就是多些责任吧。
师:举个例子。(生摇头)那么,我们班有没有党员? 生1:没有。
师:但是我们有班干部。班长在吗? 生2:在。(全班大笑) 师:作为一班之长,如果遇上需要大扫除之类的苦活累 活儿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生2:我一般是按照事先的分工,如果大家来不及我会 主动帮助的。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班长,善于分工协作,身先 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党员也是如此。(生鼓掌) 仔细品味师生的这段对话,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介入与 点拨的智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找准对话的关键点。“角 色扮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其优点就在于语言情 境中的“现场感”。学生在“采访”中现身说法、有感而发, 增强了表达的真实性。二是扣住语意的转折点。教师精准地 抓住“也”字,牵一发而动全身,境界全开,党员与普通民 众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为学生进入“老汉”与“小 伙子”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快速通道。教师介入点评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携领而顿式、顺势纠 偏式、追问探究式、趋同求异式,等等。其中,师生间的深 度对话是发展学生“心语”的有效方法。
3.媒体支持须精当。当下已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 寻求新媒体的技术支持是变革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必然趋 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用怎样的媒体技术,都必须为 学生的言语生长提供服务,为学生快速进入语言情境提供情 感通道。比如,在学生续写《桥》的结尾时,配以悲壮的音 乐,就可有效延展文本的意境空间,激活学生的“心语”因 子,其言语表达自然实现了真情流露。为了展示学生现场语 言表达水平,教师将相关视频传送到大屏幕,全班同学在听 其声、观其形中圈画点评,就能反馈学习效果。因此,利用 媒体的交互性“更容易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 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 建构新知识”。
总之,依据“本体”要求,多法并用,探寻“文体”言 语训练点,是促进“主体”言语生长的有效路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